思恩府史:姚镆的困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1:47 4

摘要:在王守仁还未到思田交接之前,军务仍由姚镆管理指挥,他欲集结兵力夺回田州,擒获卢苏和王受,以挽回自己的声誉。1527年八月初六,姚镆统率军队从梧州出发,前往南宁、宾州等地进行调度和行动。八月初八,思恩叛军首领王受、邢相、王笋等人以及田州的叛军联合历来的第三敌对势

姚镆的困境

◎阿素喇

在王守仁还未到思田交接之前,军务仍由姚镆管理指挥,他欲集结兵力夺回田州,擒获卢苏和王受,以挽回自己的声誉。1527年八月初六,姚镆统率军队从梧州出发,前往南宁、宾州等地进行调度和行动。八月初八,思恩叛军首领王受、邢相、王笋等人以及田州的叛军联合历来的第三敌对势力——八寨的农民军,共计三千多人,围攻上林县城池达十多天之久,参将李璋陷入围困之中,宾州也即将被叛军逼近,参议邹輗只能每天以泪洗面,自怜自艾,而佥事张邦信则只是手持棍棒以自卫,形势又坠入危急之中。姚镆随即紧急调动各处的官兵,加速前往救援。幸运的是,叛军得知有官兵前来,于是计划撤退。加之向武州土官黄仲金、泗城州土官岑施等人马和江西的畲兵在外共同支援,使得明军得到暂时的喘息。

▲姚镆

姚镆同时向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发放檄文,要求他们及时响应商议军事。谁知当时与姚镆不和的张邦信在苍梧巡视,后者暗中使绊,让邮差把传给广东广西的信函相互调换,使得收信人都误以为传递错误而将信函退还,紧急集结兵力的命令随之东流。姚镆知晓后大怒,对左右身边的小官疑心重重,同时沮丧于自己即将落败的境地而郁郁寡欢。他将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写成一万多字的奏疏《纠各官沮兵养乱疏》上奏朝廷,在此奏疏中,姚镆详细陈述了若干关键事件,并揭露了明军将领内部的混乱状况:

卢苏、王受等叛军步步逼近,形势严峻。姚镆与总镇太监郑润以及总兵抚宁候朱麒多次商议,深感此事难以轻易解决。因此,他们一方面紧急上奏朝廷,请求增援兵力进行征剿;一方面则权宜地进行招抚工作,并紧急集结官兵,共同谋划防御策略。同时,姚镆还积极催促各地迅速调兵遣将,合力围剿叛军。

在此期间,姚镆对任何“不利于平叛”的言论都极为反感,他严令各守巡官员必须查明并报告此类言论。他曾召集参将李璋等人商议进军和停战事宜,但出乎意料的是,李璋竟向巡按御史石金汇报并请示。石金在批复中虽表示,在两广这多事之秋,姚镆的威望对于安抚地方至关重要,但他也暗示姚镆已难以胜任此任。此事传到姚镆耳中后,两人的矛盾迅速激化。

姚镆痛斥石金心怀妒忌,百般阻挠平叛行动,甚至故意削弱湖广兵马的调度,企图将灾祸转嫁给他本人。他还揭露了石金曾向佥事申惠等人散布关于岑猛和岑邦彦的虚假消息。

▲沈希仪

此外,沈希仪因在征讨岑猛时期,率军攻破工尧与田州府城而军功显赫,但这样的成就却引来了李璋与胡尧元(?—1526)的嫉妒与诋毁。为此,姚镆对胡、李二人提起了弹劾,他指责二人在田州之战中故意拖延出兵,回避与叛军正面对抗,错失战机;在叛军初起时未采取有效措施,反而选择观望、拖延,加剧了局势的紧张;更震惊的是,他们甚至可能与叛军有所勾结,多次故意解散兵力,放跑叛军。在上林之战中,这两位指挥官居然乘坐轿子督战,成为泗城、东兰州土兵的笑柄,胡、李二人以招抚为借口逃避战斗,从而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而且据已故的奉议州判宋兰、头目罗甘、生员阮应韶及知州王熊兆反映,胡尧元和李璋在招抚过程中,曾向每人索取巨额买命银。当地舍人王堂也证实,他在前往田州府时,听闻了招抚官员索取银两、引发民愤的情况。姚镆本想立即审理此案,但考虑到涉案人员中包括已经投降的田州土目唐玉等,且当时正值追捕叛军的关键时刻,为避免引发边区动乱,他选择给予警示并计划在事态平稳后处理,但因故一直未能及时弹劾。而据知县韦邦宪举报,这两名官员还曾在军前用朱墨对擒获的妇女做标记,其中用墨色标记的送交官府,而用朱砂标记的则不知去向,其贪婪荒淫的行径实在令人不齿。姚镆还在奏疏中讽刺胡尧元,说他“生性过于胆怯,一提到岑猛,他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双腿发抖”,而且还被佥事杨凤指控贪污受贿。然而胡尧元在田州之战后不久就病逝,因而逃脱了了追责。姚镆坚信,这些官员的种种劣迹,都是因为有石金在背后撑腰。

同时,姚镆对申惠等人一味坚持招抚的策略深感厌恶。他指出,申惠等人不仅未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反而急于赎罪,以田州兵力不足为借口拒绝参战。他们的行为主要源于对御史石金的奉承,因为石金首倡招抚策略,并且申惠、张邦信曾受其庇护,因此他们视石金为至交。然而,申惠和张邦信均有不光彩的历史,申惠曾涉嫌设局骗银,而张邦信在分巡梧州时克扣军粮,姚镆正打算对他们进行弹劾。但他们却在暗中勾结,竭力阻挠剿叛行动,甚至放纵叛军关键人物蔡德政等人在宾州自由活动,暗中泄露机密。他们还公然阻碍张祐、张经、沈希仪、汪必东等其他将领进军。为了迎合御史,张邦信等人甚至共同谋划陷害姚镆。姚镆表示,官员们的奸诈与恶毒让他难以应对。更令人不安的是,张邦信等人还散播土兵不可靠的言论,宣称他们都有通敌嫌疑。姚镆强调,尽管土著士兵有时行为狡猾,但不能仅凭一些疑似迹象和细微言论就诬陷他们与敌勾结,并将此类诬陷上报朝廷。他认为,这种做法只会引发人们之间的相互猜疑,并不符合安抚的策略。

1527年十月二十七日,姚镆提出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方案,但参议邹挽、佥事张邦信等官员却对此表示反对,甚至拒绝执行。以石金为首的反对派提出了三个论点,以反对现在出军:一、明廷已经确认让王守仁来督军指挥,姚镆不应再参与军事事务,只应等候王守仁来后再做计划;二、湖广兵力不足,现在出军只能受挫;三、往年征讨田州的军队高达十二万兵力,但仍然没有完全消灭叛军,足见黩武的政策应该检讨,等等。

鉴于前述的诸多情况,姚镆愤然对那些他认为“心怀奸诈、因私废公、阻挠军事行动、姑息养奸并导致地方事务败坏的官员”提起了弹劾。与此同时,他深感自己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受痰火之困扰,夜间睡觉时常常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需要两名仆人扶持才能坐起,主仆常常因此相对饮泣。正因如此,他迫切希望新任提督王守仁能尽快赴任,完成交接。在奏疏中,他甚至用上了“我如今的境况极为窘迫,如同乞丐般向家人乞求援助”这样的言辞。

姚镆的困境并非一蹴而就,它不仅是个人的遭遇,更是明朝中期政治、军事和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来源:小李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