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市场上太多的净水品牌和产品,各家都说自己的产品好,各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有这个优势,有那个优势,真相到底如何呢?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楚。其实,不仅消费者分不清楚,市场上那些从事净水行业的人,其实也根本没有几个真正懂净水的。如果你不信,那请你继续把下面的内容看完。看
前置过滤器到底应该怎么选择?
面对市场上太多的净水品牌和产品,各家都说自己的产品好,各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有这个优势,有那个优势,真相到底如何呢?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楚。其实,不仅消费者分不清楚,市场上那些从事净水行业的人,其实也根本没有几个真正懂净水的。如果你不信,那请你继续把下面的内容看完。看我说的对不对,你再做评价吧。
首先,我们要先搞明白一个问题,净水器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或者说净水器到底解决什么问题?也许你会说,就是为了去除自来水中有害的物质,这不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吗,你何必多此一问呢?对,但是也非常错。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请你先回答一个问题:朋友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你认为朋友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你是不是要开始思考了呢?你理想中的朋友,是不是那种可以帮到你忙的人,比如你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能够帮你出主意,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甚至说可以免费提供帮助,诸如资金、职位、权力、金钱或者其它精神类、物质类的人呢?这才是你真正希望的朋友呢?答案是肯定的。可是,现实中的朋友呢,好像符合以上标准的,根本就不多吧?现实中的朋友,不给你帮倒忙就算非常不错了,而更多的朋友是有好处的时候才跟你分享,而困难的时候,却远离你而去,甚至坑害你的那种朋友居多呢?尤其在当今经济并不理想的情况下,这种朋友是越来越多呢?
好,当你把关于“朋友”这一问题思考清楚后,我们再回到净水器的问题上来。通过朋友的类比关系,我们可以非常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并不是叫净水器的产品都是符合要求符合标准的净水器。如果看到这里,你还不明白,那我就再跟你提一下“三鹿”牌奶粉事件还记得吗?以及现在非常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等事件,到了这里,你就应该要明白了吧?如果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那下面的内容,你可以不需要再看下去了。
我们继续言归正传,回到“净水器到底属于什么性质”这个问题上来。我先给答案,再做分析和解释。净水器属于“食品”、净水器属于“食品”、净水器属于“食品”。重要的事说三遍。为什么说净水器属于“食品”?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净水器是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要进入我们身体,水要被我们用来饮用的,所以说净水器属于“食品”一点也不夸张。净水器的主管部门是我们国家相应的各级卫生健康管理机构。
既然我们已经非常清楚的对净水器的属于做了定位,那接下来的要求以及标准,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多余的话我们不再谈及,直接进入主题吧。
前置过滤器必须符合的几条标准和要求:
所有的材料,必须要达到食品级甚至医用级要求由于前面我们花了大量的内容来说明净水器属于“食品”的性质,所以具体的原因不再解释了。因此,所有的材料,记住,是所有的材料,一定要达到食品级这个最低的要求。从最近几年出现“隔铅铜”我们就可以知道,铜材料的前置,一定是不符合食品级要求的。我们要区分净水器里面所使用的铜,跟空调、电线、电缆等做热传导、信号传输的铜是不一样的,不是但凡叫铜的铜都是食品级的。空调、电线、电缆等所使用的铜,属于纯铜。纯铜是比较柔软的,颜色为紫红色,也叫紫铜。而净水器上的铜,由于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承压的能力,因此必须采用合金铜。而合金铜,是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的,如锌、砷、铅、镉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因此,市场上所有采用铜材料的前置都不可选择,无论TA宣传说什么食品级还是“隔铅铜”。因为本质上还是合金铜。
接口材料一定要选择使用正宗304级别的不锈钢,而不是铜材料关于铜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说明了。合金铜根本无法做到完全不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而不锈钢则可以做到。
水流量一定不能低于6吨每小时流量达到6吨每小时的前置过滤器,才能完全满足家里3个以上用水点同时用水的要求。低于4吨每小时,则一个是水流量不能完全满足3个点及以上同时用水的峰值,以及需要频繁的做清洗排污工作。当然了,如果你家中人口不多,你又有大把时间的,这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正常家庭,我想不可能经常自己去做清洗排污工作的。市场上有很多宣传8吨、10吨的前置,甚至有说15吨、20吨的,那完全是忽悠和扯蛋。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家用的PPR水管,商品房正常情况是6分(25管)的水管,极少情况使用1寸(32管)的。而别墅大部分也是采用1寸的水管,采用1.2寸(40管)的也非常少见。很多装修公司还给商品商采用4分(20管),给别墅还采用6分(25管)的水管。而家用净水器的接口最大的也就是1寸(32管)水管。根据国家相应的标准和要求,1寸(32管)每小时最大流量为5.3吨。而1.5寸(40管)每小时最大流量为8.7吨。
从以上数据和标准中,答案自然就非常清晰了。
需要采用压力表前置过滤器有了压力表,一个是可以用来判断家中的实际水压压力,还有一个是用来区分各自的责任和查找具体的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那就是管道井的压力并不等于家中的压力。家中的压力由于经过管路的水头(压力)损失,自然要低于管道井压力表的数值的。同时,物业人员手中的压力表,往往是不准确的,测量出来比实际压力要夸张得多。
本人曾经亲自见证过两种情况。
由于客户家中安装了我们的全屋净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反馈说压力变小了,一开始找物业,物业带业主看管道井的压力表,都非常正常,一般在3-5公斤的压力,这时物业再具体一问知道业主家中安装了全屋净水,就直接说是全屋净水导致的问题,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中一种情况是,经过我们净水方、业主、物业人员三方见证后查找原因,发现管道井处的管道拆下后,含有大量的堵塞物,基本占据了管道口径的一半多,清理后,业主家中的压力瞬间变大,一切都良好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管道井的压力显示为4公斤,物业人员用手动压力表检测管道井的压力是4公斤,家中的压力也同样是4公斤,而经过我们净水方的前置测量,发现管道井的压力的确是4公斤,而业主家中的压力实际却为2.2公斤,明显的损失了1.8公斤的压力。这时候物业也是非常尴尬的。
这两个案例,我想已经说明了具体的一些问题,以及压力表的作用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筒体一定要采用透明防爆材料此处不做过多的说明和解释。
一定要有排污口原因非常简单,前置过滤器是用来拦截大颗粒杂质,需要及时清理排污,以保证充足的过水量,否则前置过滤器会导致堵塞,时间过久,则有可能导致破裂,甚至爆裂的风险。
至于排污是半自动(实际就是手动型),还是全自动排污,取决于你花的费用。
一定不要相信所谓的刮擦、虹吸排污功能原因也是非常简单,这种刮擦、虹吸功能一开始的确有用,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自来水中的胶体、污泥、藻类等杂质不断的聚积在过滤网上,刮擦、虹吸功能根本不管作用,根本无法清理积压在滤网上的物质。
记住:商家往往是通过现场演示的效果来忽悠你的。现场演示并不能代表实际的使用情况。因为现场演示商家一般是用大的泥沙来做演示,而自来水中的杂质成份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两都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就算商家使用很脏的自来水做演示,也根本不能代表家中实际的使用情况。
比如商家告诉你一个月做一次刮擦、虹吸排污可以及时清理前置过滤器里面的脏东西,按照每天家庭正常用水以3小时计算,一个月则为90个小时,而商家如果演示90个小时,在店面每天演示一次为10分钟,则需要540天,也就是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你认为有可能吗?现实中商家每次演示其实也不过几分钟而已,也就是你使用一个月,商家要演示10年以上,还需要商家每天都在做演示,节假日还正常在操作。所以,商家说的是不是真的,答案也就已经出来了。
一定不要前置过滤器采用PP棉材料的原因也是非常简单,PP棉材料根本不可能具有清洗排污功能,这一点就已经跟第6点相冲突了。并且PP棉还会聚积大量的红虫、细菌、病毒、藻类等物质,成为这些有害物质繁殖的温床,导致产生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无论商家宣传的PP棉采用多少精度的,哪怕是做到最高的1微米也会出现上述问题,并且精度越高,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就更加严重。
有商家说,PP棉材料便宜,半年换一次,换一次可能也就100元左右,甚至会更加便宜,这个的确是的。问题是商家能做到一年给你家换两次吗?半年之内商家能够保证不会出现二次污染吗?就算这些问题都不会出现,一年换两次,每次换100元,商家时间久了,客户数量多了,你家距离又比较远,商家来回的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这时候商家还愿意来回一次只收你100元吗?也许商家来回的油费、人工成本就已经高于100元了,更加不要说收费50元以内的事了。
商家还会说,那客户你自己可以换,一次拿上10支PP棉。是的,这个听上去非常不错的建议。新的问题总是同样的出现,试问,作为客户的你自己,你是否能够做到在二次污染出现之前及时的更换滤芯吗?
就算商家或者你自己可以做到及时的更换,时间一久,一年就算花费100元,10年下来,也是1000元了。所谓积少成多,为何不一次性买个不需要更换的前置过滤器呢?
以上问题,就已经导致使用PP棉滤芯,问题可是层出不穷,所以,使用PP棉滤芯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选择。
一定要采用带有“先导式”稳压功能“先导式”稳压,就是自来水先经过稳压,再进入滤芯过滤;“后置式”稳压,即先过滤,再进行稳压。
由于水压存在波动,会导致水锤效应,尤其在大量用水、大量关水,以及停水后来水的瞬间,压力的骤然变化,会产生压差的10-100倍的冲击力,类似于开车的急停急刹,此时的破坏力非常大,会导致筒体的破裂甚至炸裂,使财产甚至生命受到威胁。
如果采用了“先导式”稳压功能,则可以杜绝此种问题的出现。原理类似于优质汽车的缓冲系统。“后置式”稳压的弊端在于筒体都已经受到影响了,此时稳压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
如果你坐飞机的时候带了小孩就会非常清楚,因此空乘人员会告诉你,要先给小孩系上安全带后再给你自己系上安全带是同一个原理。因为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有资格去保护TA人。
但凡带有活性炭材料的前置过滤器均不能购买商家会说带有活性炭材料的前置过滤器,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让家中的自来水口感非常好。
可以说,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带来好处,反而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具体原因我给大家解释如下。
首先,活性炭根本无法去除自来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虫卵、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即使能够去除,也是少量的。问题如第8点采用PP棉材料一样,活性炭表面会聚积大量的细菌、病毒、藻类、虫卵、微生物等有害物质,成为这些有害物质多次繁殖的温床,产生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只是这些污染你根本上无法去分辨和检测出来。我们经常说,看不见的才叫污染,看得见的只是脏而已,而污染却比脏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
其次,全世界的自来水中,都要求用户出水端必须保留一定量的余氯。出水端,其实就是你自己家里的任何一个出水口,也就是自来水标准中所说的“管网末梢”。
你千万不要被这些根本不懂净水的人所误导了。为何全世界的自来水标准中,都会有这个要求,这是你必须要明白的核心点。很多人以为余氯对人体有危害,这种观点恰恰是错误的。任何一个自来水标准中,都要求末梢水必须保留余氯,正是为了防止自来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虫卵、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滋生和繁殖。也就是说,按照自来水相应的标准,比如卫健委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城建部的《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以及代表国内最高、最严格标准的深圳市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4403T60-2020,都规定管网和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得低于0.05毫克每升(mg/L)。也就是说你家中的自来水任何一个地方打开,如果检测不到大于等于0.05毫克每升(mg/L)的余氯,不仅不符合自来水标准,反而你家中的自来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细菌、病毒、藻类、虫卵、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和威胁,你整个家庭的用水健康根本得不到任何的保证。
就算余氯具有一定的危害,但是你要搞清楚,余氯的危害,要远远小于自来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虫卵、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危害。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道理自然不用我再来解释了吧?
顺便提醒一下,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全屋净水系统中采用包含有活性炭材料的中央净水机。这里同样包含三种工艺,分别为: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石英砂+KDF、活性炭纤维+2/5/100微米的PP棉折叠膜(即国内某大牌所宣传的所谓“第三代中央净水工艺”安某尔)。
如果你不相信,没有关系,验证我的观点有两种方案:第一个就是咨询自来水公司的人或者查阅上述国家相关部分的文件标准;第二个方案就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水,拿去做微生物检测。
在此,顺便反思一个问题:你认为是国家级的标准文件可信,还是那些根本不懂净水专业知识的人可信?难道专家真的是“砖家”吗?难道真正懂专业的人的话不可信吗?如果国家级的标准文件都不可信,那些销售人员反而可信?你再问问这些销售人员,TA们知道这些标准吗?TA们有几个上过大学的?TA们又有几个大学的专业是跟水处理有关专业毕业的呢?
一定不要选择PP棉加活性炭组合或者两级并联的前置过滤器道理不再重复,具体参考第8点、第10点即可。
不要相信看上去的“大”有很多品牌的前置过滤器看上去非常的大,这是真的,而真正拆下来的滤芯,实际却非常的小。至少我所见过的“康丽根”就是典型的案例。
不要选择宣传所谓的“平替”产品“平替”根本就是伪命题,所谓“一分价格一分货”的道理也自然不需要我再做解释。别人卖3000元,你“平替”出来的产品,不到1000元,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呢?如果材料一样,质量一样,会有这么便宜吗?就像最近出现的“小米”汽车一样的道理,保时捷跑车要几百万,你的SU7却几十万一个性质。夸大宣传,问题频出,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真正的有钱人,真正重视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人,TA是选择保时捷还是选择“小米”的SU7呢?难道真的是钱多人傻吗?难道那些有钱人的见识会比普通人低还是差呢?那些有钱人的智商还不如你?如果有钱人都是这样的,那人家为何会成为有钱人呢?所有有钱人,都是违法犯法得到的财产吗?好像并不是这样的吧?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有钱人,人家的见识和智商,就是比我们普通人要强,这是你我不得不认可的事实。
你说有钱人是钱多人傻,你还不如承认自己就是穷,贵的产品你就是买不起。正所谓:贵从来不是它的缺点,而是你的缺点。
不要选择那些什么都做的品牌所谓:术业有专攻,什么都做的品牌,其实什么也不可能专业。我们再次拿“小米”来类比,SU7汽车事故频发,难道只有它的汽车是这样的吗?难道它的手机不是这样的吗?难道它的净水器又能够好在哪里呢?
你花了一次钱,买了不是专业做净水的品牌的产品,出现问题后,你还要再花钱去买其它品牌的产品,你为何不先做足功课,去选择专业做净水的品牌的产品呢?一定要自己花钱买教训,多次花钱买多次教训后,你才会知道自己原来犯了错误吗?后悔药好像并不存在的吧?你同样是上过学的人,这个时候,你为何不自己来教育自己家里的小孩呢?为何你还要花钱送小孩去学校让老师教育呢?
比如那些做家电的、做电视的、做空调的、做热水的、做橱柜的、做电器的、做油烟机的、做卫浴的、做新风的等等,就属于顺带做,什么都做的,更多的都是代工、贴牌生产的。
你认真反思一下这里的内容,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很多所谓的大牌都是跨界、代工、贴牌的,都不要买原因也非常简单,道理同第14点一样的,这里不再做重复解释。
早些年,国家有新标准,所有代工的、贴牌的品牌产品,在说明书上、产品标签上都要求标明具体的生产厂家和地址,你只要认真查看就可以了。比如GE、松下、格力、小米、九阳、康丽根等等,只要你认真查看说明书、包装、产品等,均可以找到对应的代工、贴牌信息内容。
为何说这些品牌的产品不值得买呢?原因也一样的简单,一个是没有自己的专业技术、没有自己的品质管控和生产车间等,无法做到品质、质量的保证,以后后续的售后问题难以保证。
还有一种品牌,的确是名气大,品牌也大,做的时间也久,但是TA并不是从净水行业起家的。比如行业内的安某尔、沁某园,这两家是做饮水机起家的,美某的,海某尔等等,都是因为以前的品牌出了名,有了一定的客户数量基础,再在此基础上顺带做净水,并且产品很多都是代工生产的,比例还非常之高。
还是一句话:术业有专攻,不要为了便宜,不要为了品牌而品牌,专业才是硬道理。
警惕国外品牌和进口品牌月亮并不是国外的一定比中国的圆。这些国外品牌和进口品牌,基本上都是国内代工、贴牌生产的,检验方案参考第15点即可。
还要警惕那些打着国外品牌,实际却是典型的假洋鬼子,往往宣传都非常的夸张,什么皇家御用品牌,什么贵族专用品牌,“道尔顿”就属于典型的案例。当然了,市场上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用数不胜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已经写了16个大点,限于内容和篇幅要求,不能再继续写下去了,否则内容太多太啰嗦,也许你又不爱看,正好又命中了你的触点神经,会让你不喜欢我。
顺便介绍一下我自己,国家食品水处理专业前三甲211高校毕业,在某专业净水品牌爱玛某特总部负责全国市场业务和培训9年,出来自己经营第7年,共16年净水职业生涯,拥有个人专利技术和产品,著有7大版本的净水知识手册。可以说,你目前应该还没有遇到有比我更专业、从业经验更久、知识更全面和完善的净水从业人员。
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上述所写内容,还是值得你去审阅和收藏的。
如果你对我的知识和经验分享认可,在各大平台可以找“净水哥黄信民”,后面的话就不方便继续说了。
但是,我最后还要再说一次:净水器属于“食品”性质,“饮用水是第一食品”,健康和生命是属于自己和家里人的,钱多花在专业的人和专业的事上,钱花在专业的品牌和品质上,是值得的。
来源:汽车吹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