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区 生态美区 教育名区·教育篇】平川区黄峤镇:以教育之笔 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1:51 2

摘要: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平川区黄峤镇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上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以及创新教学模式,为乡村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平川区黄峤镇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上主动作为,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以及创新教学模式,为乡村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五育并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着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体育意识,在黄峤镇的各所小学,阳光大课间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明快而富有节奏的旋律,黄峤镇双铺小学的《弟子规》武术操展示正式开始,孩子们昂首挺胸、意气风发,抱拳、伸臂、推掌、踢腿等一系列动作整齐划一、刚柔相济,他们用昂扬的斗志展示着顽强拼搏的少年风采,用整齐的动作彰显集体的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平川区黄峤镇双铺小学学生李淑洁:“我们学校的武术健身操我特别喜欢,它让我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了乐趣,也增强了体质,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多彩多姿。”

在大课间的舞台上,孩子们尽情展现自我,彰显活力。在黄峤镇马饮水村小学,除了坚持做广播操,学校还设置了律动操、下五子棋、秸秆工艺品制作、手工编织等项目,阳光大课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强健体魄。

平川区黄峤镇马饮水小学学生张佳美:“我参加手工编织社团,通过编制围巾的过程,我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感受到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希望学校能够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平川区黄峤镇马饮水小学教师张霞 :“我们通过阳光大课间课后服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使我们的学生在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协调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我们将继续挖掘乡村资源,开展更丰富的校园活动。”

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为关键。除了丰富的校园活动,黄峤镇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专递课堂的开展让乡村孩子接触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专递课堂打破了地域限制,跨越了城乡之间的距离鸿沟,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乡村学校。

平川区黄峤镇双铺村教师陈欲蝉:“通过与不同学校的学生互动交流,让我们乡村的孩子也接触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我们的老师和城区的老师可以实现网络互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觉得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今后我们学校也会更加科学、有序、有效地开展专递课堂。”

乡村教育既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防火墙,又是培育新型城镇化建设者的孵化器。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读好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平川区黄峤镇教管中心主任刘活:“我们将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教育名区’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依托乡村整合资源,自我创新,不断提速加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方位、系统化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动我镇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来源:平川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