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赛道需要更多的“甲亢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12:01 1

摘要:70年前后,李小龙通过《龙争虎斗》、《精武门》等经典影视作品,把中国功夫带进了好莱坞,风靡西方世界。当时是个热血青年都会两下“中国功夫”。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甲亢哥speed带着流量来了,宝藏中国被世界看到了。

这事儿本质上,是短视频时代,信息屏障越来越少,地球更像一个村了。世界人民互相之间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

美好的中国已经去掉了过去BBC们的滤镜,正在被西方世界的老百姓重新认识。

与此同时,国家免签政策也很配合,免签政策也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

旅游行业似乎也看到了来自海外的增量。

//去掉滤镜,看到的是五千年的厚重

这个增量本质上是文化的传播带来,是有迹可循的,就像当年的李小龙一样,文化传播带动旅游热。

70年前后,李小龙通过《龙争虎斗》、《精武门》等经典影视作品,把中国功夫带进了好莱坞,风靡西方世界。当时是个热血青年都会两下“中国功夫”。

间接的,也带火了当时少林寺的旅游热。

其实,整个东亚的文化都有风靡全球的时刻,同样,与之一起带来的,还有旅游业的增量。

比如2000年后韩流兴起,韩国的综艺,把韩国的饮食,自然风光呈现给世界,同样的韩国的旅游业也被带动起来。

日本也一样,通过宫崎骏,鸟山明等漫画大家的画笔,让人对日本的风光充满了向往。

除了文化传播的角度,旅游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种转移支付。

比如我国,一些自然风光壮美秀丽的地区,出于保护的初衷,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不是很发达。

适合发展经济地区的人们,在赚到钱之后,去到这些地区消费放松,就形成了一种闭环。

那让我们把视角拉宽,放眼世界范围,从整个地球村的视角来看,对过去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西方老百姓来说,游遍全世界之后,唯独我们这里还是个待探索的新地图,而且这张地图既新鲜又安全,足够大也足够精致。

只不过,在过去因为媒介的限制,里面的信息没办法大量完整的传出去,只能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等媒介,碎片化的了解中国。

但是国外对内地的具体认知,更多的是BBC的一些纪录片,这些镜头下的中国,永远是胡同、旗袍、人力三轮车。

彼时的旅游资源倒也确实没有完全开发,交通也不够便利,整个基础建设都处于刚刚出发的阶段。

但是这一阶段媒介宣传内容,的确让黄金年代的西方人民对我们形成了贫穷落后的固有印象。

由此开始,加之在世纪初,加入WTO以后,虽然轻工业发达,各种小商品不断出口,但是都比较廉价,科技含量比较低,BBC时不时的来几个阴间滤镜,就造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

事情的改变在上一次贸易战开始之后,一方面我们的硬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短视频这样新兴的全民媒介开始了长足的发展。

世界开始逐渐的认识中国,首先就是我们的科技产品,诸如海信、华为、美的,VIVO等等科技消费品,完全有了和国际品牌掰手腕的实力,扔掉了廉价工厂的帽子。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出海,完全颠覆了人对传统汽车的认知,像奇瑞这样的品牌甚至去到西班牙这样的欧洲国家技术扶贫,让世界对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有了全新的了解。

第二是软实力,文化的影响力,《黑神话悟空》通过全网的主播宣传给了全世界,DeepSeek横空出世又给西方带来了亿点点震撼。

最关键的是抖音,小红书这样的短视频、直播、内容类的互联网平台,在成为全世界的人民消遣工具的同时,把整个中国全方位无死角的显露在了整个世界面前,形势从开眼看世界,变成了世界开眼看中国。

今年年初,在小红书上中外网友“对账”发现,双方过去掌握的信息根本不对。

加上近期“甲亢哥”来华,作为一个纯粹的“网红”,在纯粹的商业(money)驱动下,赤裸裸的把一个交通便利,高度现代化,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展现了出来。

作为第一个吃中国流量的外国网红,甲亢哥更有意义的一点在于,证明这里完全是安全的,带的保镖直接变成了吉祥物,相信在这之后,应该还会有更多的网红闻风而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性即是如此,过去有钱有闲的西方老百姓,出外旅游早就成了习惯。这时,加上网红们的推波助澜,大概率会对中国的旅游资源重新审视,来华的动力很大。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中国旅行行业应该做好迎接这泼天流量的准备,而最大的受益者,大概率会落在OTA(在线旅游)行业上。

//被低估OTA

对OTA来说,海外来华旅游的这个增量,也很重要,因为从估值上讲,整个行业是被低估的状态。或许是过去造成的伤口还没有愈合,投资人对OTA行业依然心存忌惮,普遍只有15-20倍左右的PE。

从业绩上看,在已经公布的财报数据当中,整个2024年,行业头部企业,同程旅行营收同比大增45.8%,利润大增29.7%,途牛旅游净收入同比增长16.4%,携程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

美团、飞猪、去哪儿都没有单独披露,但是就母公司整体业绩而言,增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未来的增长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具体来看,因为美团,飞猪的业务板块没有单独上市,拿同程旅行举例,据天眼查APP显示,2024年,同程旅行营收为173.41亿,利润19.88亿,截止发稿日市值约475亿。

从数据上看,国内出行情况是量减价增的情况,量和价都还没有到顶,我们的信心和经济都还处于一个恢复的阶段,拿十年的角度来看,收入提升是必然的,且就同程目前的规模和行业格局来看,头部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虹吸效应。

所以在成长性方面,当企业能在竞争护城河以及护城河保障的ROIC>WACC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增长时,它便具有利润增长价值。

此时,利润增长价值=资本IC×(ROIC-g)/(r-g)。

保守来看,拿10%-15%增长率做未来预期,同程旅行475亿市值,处于偏低的位置。

和巴菲特投苹果一样,这个看似是互联网上的科技股,实际上是可选消费细分领域,这行业无论是市场增量,还是商业模式都很有看头。

第一:市场有增量

在第一节我们说到,海外来华旅游可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这不是我们的臆想,因为行业内去年已经开始布局了。

24年年底,同程商旅英文版就已经上线,已完成了APP、小程序和H5等多个端口的全覆盖,也就是说老外来华,同程通过微信,也能触达到。

有人会问,那国外不是也有像Expedia、Booking、Airbnb这样的APP平台,但是国情不同,外来的和尚念不明白中国的经。

一是有政策限制,就像谷歌地图在中国推不动一样,加上对中国的固有印象,需求也不高,国外平台做中国产品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

二是国外平台没有我们内卷的环境,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

行业报告数据显示,Expedia、Booking、Airbnb等国外OTA平台的佣金率通常在12%-15%之间;而国内OTA平台如同程的综合佣金率大约为6%,相当于国际OTA巨头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GMV表现还能够与国际巨头持平。

说白了,携程和同程们用Booking约三分之一的佣金给合作伙伴带来了同等规模的生意,也意味着合作伙伴要实现同等生意,仅需支付三分之一成本。

所以,歪果仁来华,基本上可以说没得选,国内的APP 几乎就是又便宜又方便的最优解。

第二:商业模式,和电商一样,是妥妥的好生意。

OTA行业作为整个出行链条的中游,平台们一手拿着需求(消费者),一手拿着供给(旅行社,交通,住宿),只要做好资源整合就能躺着收钱。

从渗透率和规模来看,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行业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60%左右,交易规模达1.1万亿。

在整个行业有了规模效应之后,谁家能掌握流量入口,增长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拿现在电商平台的当红炸子鸡“拼多多”举例。

作为整个行业的后起之秀,过去,拼多多依赖其他平台的流量输送,但是在通过多年的运营之后,已经有了忠实的客户,不再依赖于其他平台的“流量输血”,自己就有造血(流量获客)的能力。

而且,在电商饱和的当下,依然高速的增长,形成了自己的商业闭环。

就同程旅行披露的数据来看,同程旅行APP的DAU(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付费会员黑鲸会员累计数量同比增长86%,OTA行业也正在形成自己的忠实客户群。

而且与抖音、快手在电商横插一家不同,OTA的产品是重决策周期,资源整合需要的时间周期也很长,在应对外来竞争者时,不容易被短视频颠覆。

这样的商业模式,和电商很像,在流量能够内生之后,手握上下游,一定程度上就有了定价权,躺着就能把钱赚了。

第三:穿越周期的核心在于符合人性

其实近两年这个大环境下,旅游业的火爆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合乎人性。

因为本质上,旅游是一种解决方案,和烟、酒、游戏一样,本就是一回事。

是缓解,失业,收入下滑焦虑情绪的一味良药。旅游市场,其实应该当做平价烟酒类消费去看。心情不好,我抽根烟吧,缓解缓解;心情不好,我喝瓶闷酒吧,放松放松;心情不好,我出去来个短途游吧,释放释放。

看当下的旅游股,可以把其当做升级版的“口红效应”。从中产群体来看,确实没啥钱了,日子苦哈哈,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些年,养成的旅游习惯还在。

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拿2024年劳动节举例,人次相比于2019年同期增长13.5%,人均消费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庆节,端午节,也呈现这样一个量增价弱的趋势。

说白了就是玩的人更多了,花的更少了。这印证了,虽然大家没钱,但是总还需要一个缺口释放,是另一种刚需。

就像戒不掉的烟酒,作为悦己属性的消费,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里面的现代人,只要不是负债累累,一样戒不掉对草原山川的向往。

旅游业往小了说,能够转移支付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往大了说,事关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不可或缺的好生意。

此时再回看市场对行业的定价,低估的结论是否正确呢?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来源:互联网江湖志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