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基于这一趋势现状,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新型食品申报指南进行更新,其中对于合成生物技术来源产品的申报要求进一步细化(分析文章请见:欧盟新型食品法规25年2月实施!合成生物学食品如何应对?)
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基于这一趋势现状,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新型食品申报指南进行更新,其中对于合成生物技术来源产品的申报要求进一步细化(分析文章请见:欧盟新型食品法规25年2月实施!合成生物学食品如何应对?)
该申报指南中,欧盟针对微生物,包括转基因微生物(GMM)的审评内容多次提及了QPS清单。瑞旭将针对企业关注重点,就QPS展开介绍,以供企业参考。
QPS,全称为“安全资格认证(Qualified Presumption of Safety)”,是欧盟于2007年正式提出管理体系,用于对添加到食品及饲料中的微生物实施上市前的风险评估,由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负责评估。经EFSA认证安全的微生物会以正面清单的形式对外发布,即QPS清单。该清单每6个月进行一次更新。
EFSA针对微生物的评估内容包括:分类学地位、知识体系以及潜在安全风险3项核心内容。通过评估的微生物将被授予QPS状态,并列入清单。
微生物纳入QPS清单意味着其安全性已通过EFSA的预审,获得了欧盟的安全性背书。因此,企业所用生产菌若为QPS清单内的微生物,可豁免/减少部分安全实验的要求。
案例A:新型食品(Novel Food)申报
2025年1月,EFSA评估了裂殖壶菌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ATCC-20889来源的DHA藻油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安全性,并发布了评估意见。意见结论显示,企业虽未进行毒理实验,但EFSA综合评估了企业提交的多项安全性资料(包括裂殖壶菌的QPS状态,以及其他裂壶藻来源DNA藻油的公开毒理资料),认定该来源的DHA藻油不存在毒性风险,无需进行额外毒理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该申报企业曾于2019年提交过该物质申报,但因首次提交的卷宗中未包含生产菌的菌种鉴定资料,EFSA无法确认生产菌的QPS适用性,其产毒、致病能力均存疑,因此EFSA不认可采用公开毒理资料来佐证该申报物质的安全性。
案例B:酶制剂(Food Enzyme)申报
欧盟酶制剂申报指南文件中明文规定,若生产菌已纳入QPS清单,且符合QPS资质要求,可豁免毒理实验。
综上,当前企业尚不能自行申请微生物的QPS状态,但若企业采用列入QPS清单的微生物作为生产菌,虽然无法直接跳过欧盟的上市前申报步骤,仍有助于欧盟进行标准化审查,减少资料性要求,可大大缩短申报周期,降低申报成本,加速产品上市。
如需具体菌株的QPS状态查询或申报策略优化,瑞旭可提供进一步技术支持。
关于瑞旭集团(CIRS)
瑞旭集团食品事业部组建于2012年,已经帮助超过1000家国内外食品及饲料相关企业完成“一站式”的合规工作。在中国三新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美国GRAS认证、欧盟Novel Food、保健食品、两特食品、饲料登记等申报领域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凭借专业技术能力、多方资源和全球网络,我们为客户提供:中国三新食品申报(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包括合成生物学新品种)、美国GRAS认证、欧盟Novel Food申请、中国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申请、美国Animal Food GRAS认证、欧盟Feed Additive授权申请等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产品合规,并快速获得市场准入,提升竞争力。
来源:容颜健康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