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以“Thought for Humans(为人类而思考)”为主题,聚焦设计、身体和可持续性这三大趋势。
近日,第63届米兰设计周正在举行,这座世界设计之都再次成为全球创意风暴的中心。
它以“Thought for Humans(为人类而思考)”为主题,聚焦设计、身体和可持续性这三大趋势。
整座城市化身为巨型展场,四大主展区联动超300+场活动,吸引来自48个国家的2000+参展商与设计机构,覆盖家具、建筑、科技与艺术装置等多元领域。
Gucci、Hermès、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牌与Cassina、Vitra、Kartell等百年家居巨头同台竞技,数十万观众穿梭于历史建筑与当代设计之间,见证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灵感对话。
在这场以“Cre-Action(创造行动)”为命题的盛会中,中国设计师群体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崭露头角。
陈耀光、吴滨、周宸宸等来自中国的创作者,通过装置、家具与灯光艺术,将东方哲学与现代设计语言深度融合。
他们的作品遍布米兰大学主展区、ADI设计博物馆等核心场地,在全球设计议题中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从可回收花卉构建的24米江南春色,到镜面与木质演绎的东方沉静美学,中国设计正以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创新实践,向世界递出一张跨越文化边界的新名片。
“杳然失所在,天际自生云。无形于形,无声于声。”
无间设计创始人、设计师吴滨携艺术装置《杳然庭》亮相2025年米兰设计周,以东方哲学中的“沉静之力”回应本届设计周“Cre-Action”主题。
该装置依旧以“游山记”系列为脉络,探索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
“杳”在中文中意为“指太阳落在树木下,如光影潜入林间”,引申为深邃静谧之境。
《杳然庭》通过“行”与“止”两个维度,构建时间与空间的互动体验。
“止”以镜面围合的半圆形院落呈现静态留白,观众可驻足感受廊道内流动的声音与光影;
“行”则以木质三角构筑体打造线性长廊,顶部棱镜折射游移的彩色光线,模拟林间透光意境,观众可以在此停驻,感受廊道内的声音流动,使“游走”的过程成为感知时间流动的媒介。
相较于西方设计强调“发声”,《杳然庭》通过空间的沉默语言,引导观众在动静交替间重新发现被日常喧嚣遮蔽的感知本质。
24米花田带来江南春色陈耀光
“我认为我的作品里没有太符号化的传统的设计痕迹,我想邀公众一起来完成这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中国著名设计师陈耀光携大型艺术装置《礼物》亮相米兰设计周,这是他继2014年后第四次受邀参展。
装置以“创·动”为主题,旨在通过自然元素削弱人工设计痕迹,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谦逊。
《礼物》由陈耀光与光合机构、顾家家居联合呈现,核心为直径24米的春季花田,模拟中国江南春日景致,选用米兰同期经济作物花卉,展现季节循环的生命力。
装置整体形似扁平蛋糕,外围环绕刻有拉丁文、意大利文及中国古汉字“礼物”字样的镜面不锈钢装置,形成“家天地”的东方意象。
中央设高8米的升降机械柱,顶端喷洒水雾与光线,模拟阳光雨露的滋养,营造互动仪式感。所有材料均可回收,花卉后续将赠予社区居民延续生命循环。
陈耀光强调“让设计消隐”,弱化传统符号,以植物、花蕾为主材,将作品生命周期与自然季节同步。
展览期间,花卉随展期盛放并最终回归大地,形成“生长的循环”。他希望通过开放的广场空间,让观众在花香与光影中感受自然与人的对话,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4月8日,CCD旗下品牌COSMO CROSS可室生活携手荷兰顶尖设计品牌Moooi,于米兰发布共创体验空间,并首次在欧洲展出碳纤维椅“星链HALO”。
“星链HALO”椅以碳纤维材质打造,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性,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产品创新,更通过签约深化东西方设计生态联动,为全球设计界注入跨界活力。
同日,CCD与荷兰国宝级设计师Marcel Wanders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双方从理念共鸣迈向“生态共创”。
CCD创始人郑忠与Marcel Wanders因“设计无界”理念深度契合,此前已多次交流,此次合作旨在推动设计跨界融合。
Marcel Wanders以反传统设计风格闻名,横跨产品、家具、建筑等多领域,被《纽约时报》称为“设计界的Lady Gaga”。
其作品与Moooi品牌长期合作,此次联名空间以“灵犀相曜·和鸣无界”为主题,将CCD的东方美学与Moooi的前卫视觉结合。
成立首家欧洲联营公司
梁志天×Andrea Bonini
就在昨天,梁志天设计集团(SLD)宣布成立首家欧洲联营公司,并与意大利新锐设计师Andrea Bonini携手打造SLD · Andrea Bonini Associate Office。
新公司坐落于米兰蒙特拿破仑大街18号一处静谧院落,经改造后重现贵族马厩与13世纪立柱的历史痕迹,呼应“隐藏的奢华”设计理念。
68岁的梁志天是亚洲设计界的标志性人物,作品以现代风格融合亚洲文化元素著称。
他与意大利设计师Andrea Bonini在2019年米兰设计周相识,因对“摒弃浮华、专注优雅”的理念共鸣,开启三年筹备。
新公司将聚焦高端住宅与奢华酒店领域,搭建中欧设计双向通道。
一方面,将意大利的生活洞察与美学精髓引入亚洲市场;另一方面,借助SLD的全球平台推动中国设计走向国际。首秀作品是与智能家居品牌Moorgen合作的灯具系列,在米兰设计周期间亮相。
梁志天坦言,此次布局打破了他原定的退休计划。“50岁时,我曾计划在60岁时准备半隐退,65岁彻底退休。但如今我已68岁,依然充满激情。”
从香港到米兰,这位设计老将的足迹印证了其信念:真正的奢华无需喧嚣,而是在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中,编织跨越时空的生活诗篇。
几何嵌合沙发Ensemble
周宸宸
周宸宸设计工作室携新作“Ensemble单人沙发”亮相米兰设计周,于罗莎娜·奥兰迪画廊展出。该画廊以推动当代设计走向收藏级艺术而闻名,是设计师与艺术家奠定国际地位的重要平台。
“Ensemble”诞生于对全球冲突与不确定性的思考,试图以设计回应“如何在混沌中寻找秩序”。沙发通过不规则线条与几何体块的嵌合,探索“确定性的无序”状态,模糊秩序与混乱的边界。
其设计灵感源于多元文化、思想及技术的交汇趋势,强调团结相向的价值观。看似随机的“混沌组合”实则以非线性规律为基础,既是对现实的隐喻,也是对未来的开放性表达。
“砖块灯”兼具功能与艺术
蔡烈超
蔡烈超工作室与意大利先锋设计品牌Cassina共同呈现新作Tsai Light,以建筑构件体系中基本单元——砖作为模块,通过三个维度的组合延展,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兼具功能性与艺术表现力。
除此之外,工作室还和SPOTTI MILANO合作,以场景化方式呈现经典作品,将传统美学中的马扎灯系列与塔灯将融入意大利展厅空间;联合Magazine into推出可持续生长的研究报告,重新看待“建筑之光”与“柔性力量”。
蔡烈超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扎根杭州,以“可持续设计”与“创新思维”为核心理念,跨界产品、装置、展览及策略领域。其作品以严谨逻辑融合诗意表达,曾获德国红点奖、Wallpaper*设计奖等国际认可。
Shero蝴蝶椅重构掌扇
李冰琦
“蝴蝶是众多女神的化身,同时也象征着自由、美丽和破茧成蝶的重生;而掌扇则代表着尊贵与权力。由此两者的结合创造出了这件设计——“Shero”,意为每一位破茧成蝶的“她”都能成为自己的英雄,大胆悦己,不被定义。”
4月7日至13日,米兰设计周·中国周主题展览之一的“2025华人新势力ADI设计博物馆联展”将在意大利ADI设计博物馆举办。
设计师李冰琦携代表作“Shero蝴蝶椅”参展,其作品以传统焕新为核心,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展现东方美学的当代活力。
“Shero蝴蝶椅”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掌扇与蝴蝶意象。椅背由圈形结构组成,以一条金属线条串联靠背与腿部承重结构,兼顾功能与视觉整体性。
设计突破古典元素“沉重繁复”的刻板印象,以简约流畅的线条、模块化造型及轻盈质感,传递活泼时尚的风格,让传统轻松融入年轻人生活。
该作品已获美国MUSE缪斯国际创意金奖、American Good Design铂金奖等四项国际大奖。
印度刺绣裙灵感吊灯
韩笃一
韩笃一在Alcova Milano展出的《Celestial Manual》大吊灯聚焦手工工艺的价值。
吊灯形似展开的印度传统刺绣婚礼裙(lehenga),以柔和的橙色色调象征从空白布料至完整服饰的创作周期,圆形结构暗含印度艺术与哲学中的神圣意象。
作品由Shakti Design Residency与印度设计师Tarun Tahiliani合作完成,旨在技术主导的时代重拾手工之美,致敬服装工匠的精湛技艺。
结 语从符号挪用走向文化转译,从形式创新迈向价值重构,中国设计师正在米兰设计周上书写新的叙事篇章。
他们的作品既是东方智慧的当代表达,也是对全球设计议题的深度参与。
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回应生态危机、文化融合等时代命题,为中国设计的国际化提供了更具深度的实践样本。
文、编辑:海带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外滩TheBund来源: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