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业生产中,作物难免要遭受各种害虫的危害,特别是地下害虫,不易发现也不易防治,使用传统化学药剂,不仅要多次重复施药,还要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防治地下害虫的生物药剂,有效期超长,且无化学残留,这就是金龟子绿僵菌。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难免要遭受各种害虫的危害,特别是地下害虫,不易发现也不易防治,使用传统化学药剂,不仅要多次重复施药,还要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防治地下害虫的生物药剂,有效期超长,且无化学残留,这就是金龟子绿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昆虫寄生真菌,通过活体孢子侵染害虫体壁实现致病,害虫接触到这种真菌后,能粘附在害虫体表,在湿度≥85%、温度20-28℃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通过气孔进入害虫体内,吸取体内的营养物质,并在害虫体内进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孢子,并产生毒素,将害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吸收干净,最终杀死害虫,一般5-7天内可出现僵死症状,同时,还能在害虫种群中不断传播,持续杀灭更多的害虫。
1879年,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首次发现其杀虫特性,20世纪8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于1998年登记首个绿僵菌制剂,目前已开发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8类剂型,制剂登记数量10余个。金龟子绿僵菌对地下害虫、鞘翅目及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长效生物防治药剂。
(1)杀虫谱广,适用范围广。金龟子绿僵菌以触杀作用为主,能杀灭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几乎所有地下害虫,还能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甜菜夜蛾等上百种害虫,广泛适用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以及蔬菜、果树、园林、苗圃、城市绿化等。
(2)靶向性强,安全性好。金龟子绿僵菌对鞘翅目(蛴螬、象甲)、鳞翅目(地老虎、黏虫)、直翅目(蝼蛄)害虫具高致病力,对蜜蜂、家蚕等非靶标生物安全系数达98%以上,对土壤、环境、人和其它动物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使用浓度高,也不会产生药害,安全性好,而且菌丝体及代谢产物,在土壤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无化学残留。
(3)持效期长。金龟子绿僵菌主要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达到杀死害虫,并能在害虫体内不断繁殖,被侵染的害虫尸体还可作为新的传染源,二次传播孢子,产生的分生孢子能随空气、水在田间传播,不断感染其它害虫,通过自然传播形成“生物菌库”。孢子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可存活2-3年,可实现持续压制害虫虫口基数的效果。
(4)无抗药性。不同于化学农药神经毒理机制,金龟子绿僵菌作用位点独特,对有机磷、菊酯类抗性种群防效达85%以上,还可与昆虫病毒、植物源杀虫剂复配,协同增效,形成“物理阻隔+生物毒素”双重作用模式,不会产生抗药性。
(1)粮食作物:玉米田防治蛴螬、地老虎;小麦田防控金针虫、蝼蛄;水稻田抑制稻水象甲幼虫。
(2)经济作物:甘蔗地治理蔗龟(蔗根锯天牛幼虫);花生田防治暗黑鳃金龟;烟草田控制烟青虫。
(3)果蔬类:蔬菜大棚防治根蛆、跳甲幼虫;苹果园灭杀白星花金龟;草莓地驱避象鼻虫。
(4)林业及园林:松树林专杀松墨天牛成虫及幼虫;城市绿地控制蛴螬危害草坪根系;苗圃防治吉丁虫。
(1)土壤处理:在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蒜、生姜、甘薯等作物播种时,用2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4-6千克/亩,拌细土或有机肥10~15公斤,均匀撒施后整理土地,然后播种,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
(2)拌种处理:在小麦、玉米播种前,将种子按1:100(药剂:种子)比例拌种,先将2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稀释成糊状,均匀包裹种子晾干后播种,可保护种子、种芽及幼苗,不被地下害虫危害,持效期可达60天以上。
(3)滴灌冲施:可将1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每公斤药剂兑水500L),随灌溉水冲施,适用于滴灌系统,亩用水量30-50m³。
(4)常规喷雾:防治菜青虫、蚜虫,可用20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稀释300倍(每喷雾器装50g药剂),重点喷施叶片背面,亩用水量60L,建议加入助剂增加粘附性;防治松墨天牛,可用400亿孢子/ml油悬浮剂稀释200倍,使用高射程喷雾器,对树干基部及主枝喷洒,每株用药液量500ml。
(5)蛀孔注射:针对天牛蛀孔,可用注射器将50亿孢子/ml菌液注入虫道,每孔3-5ml,后用湿泥封堵。
(1)禁止与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混用,间隔期需≥7天;碱性土壤(pH>8.0)效果不佳,建议先调酸后再施药,干旱地块需造墒后用药。
(2)施用最佳温度22-26℃,相对湿度>80%,避免在10:00-16:00强光时段作业,清晨露水未干或傍晚湿度回升时最佳,连续阴天可全天候施药。
(3)避光冷藏(2-8℃)保存,严禁冷冻;开封后需在3天内用完,剩余药剂密封冷藏;施药时做好防护,作业后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对蚯蚓等土壤生物有短期抑制作用。
来源:叶雨拾光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