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新招数” 昆明市西山区多措并举推动农村消防治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14:31 2

摘要:为破解农村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和群众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昆明市西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强化党建引领,推行乡土化治理模式,为平安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为破解农村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薄弱和群众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昆明市西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强化党建引领,推行乡土化治理模式,为平安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院坝协商”解民忧聚民心

以党建为抓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在村内祠堂或客堂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践行“提、议、行”工作法。

在团结街道龙潭社区乐居村,辖区消防监督员,派出所民警,社区书记、主任,村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宣讲消防政策法规,分析乐居村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治理瓶颈,听取村民的诉求。另一方面,建立“急、难、愁、盼”问题清单,现场能协调解决的,当即予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汇总相关部门多方合力解决,并将协商结果纳入村规民约。

“院坝协商”推行以来,解决了部分农村消防通道堵塞、老旧线路改造、消防水源不足等问题,推动了乡镇消防专职队建设,有效提升农村消防安全水平。

“乡土味宣传”进千家入万户

制作涵盖农村火灾案例、春耕农忙防火要点、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的“土味”展板,强化村民对火灾风险的认知;开设“消防器材课堂”,传授村民独立式烟感探测器、灭火毯、防烟面罩等器材的使用方法;“田间演练”设置初期火灾扑救、油锅起火、烟道逃生等演习,提升村民应急自救逃生技能。

同时借助乡镇赶集日、庙会等,联合街道、社区、村小组及志愿者设立咨询台,发放消防宣传手册。在村口公告墙张贴防火宣传海报,敲门入户排查火灾隐患。

“村村响喇叭”常提醒广传播

“各位村民,最近春风大,天干物燥,春耕就要开始了......”龙潭社区乐居村杨大爹刚打开窗户,大喇叭里的“土味方言”就传进家里。

立足农村区域广、留守老人多、信息传播慢等特点,各村党支部书记借助田间地头,村前屋后的大喇叭,用方言向村民“喊话”,播报用火用电安全、丧事焚香烧纸等注意事项。

不仅如此,西山区还建立了应急广播系统,覆盖12个街道、124个社区、260个村小组,特别是碧鸡、海口、团结3个涉农街道实现101个自然村终端全覆盖,西山消防积极利用西山区应急广播系统,在关键时节精准推送消防广播提示,与村村响大喇叭形成资源互补,联动发声,将宣传触角延伸至街道、社区,村小组及村民脑中。

“消防设施进村”强技防护平安

紧扣农村消防本质安全,大力推行“土法智改+精准防护”的技防手段,让消防设施既“进得了门”又“守得住平安”。

在西山消防大力推广下,乐居村、白石岩村结合水源分布合理布局,尊重传统古村落历史风貌,优先在经营自建房、民宿和老宅等区域安装简易喷淋、室外消火栓系统以及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在楼顶预留逃生出口,拆除铁栅栏等技防和物防措施。

另外,全区最大的城中村船房村与联通公司合作,租用其设备搭建社区数据平台中心,组建智慧烟感联网报警系统,安装了11940余个无线感烟探测器,由小组护村队、义务消防队人员24小时值守,对监测反馈信息进行处置,同时在手机上安装无线广域智慧消防系统,信号同步推送至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房东等相关人员手机,大大增强了火灾风险预警能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直以来,西山消防将配发消防器材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购置消防器材,分发放给各街道办事处,由其分配至社区、重点场所。近三年,累计配发2000余个独立感烟探测器,3000余具灭火器,1000余个防烟面罩,实现了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防灾”的转变,为农村地区消防治理提供鲜活样板。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