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诚然,在如今信息量爆炸的时代,纷繁复杂的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诚愿君在这时代初心不染,在浮华喧嚣中坐得住“冷板凳”。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问:成功需要有怎样的品质?
答:坐得住“冷板凳”。
诚然,在如今信息量爆炸的时代,纷繁复杂的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诚愿君在这时代初心不染,在浮华喧嚣中坐得住“冷板凳”。
坐得住“冷板凳”,要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耐力,沉醉于值得做的事情但不被外物所扰。
坐得住“冷板凳”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我国著名数学家周向宇留学期间正值苏联晚期,外界动荡不安,但他不受影响,每天乘地铁“两点一线”从公寓到研究所学习,与诸多数学家讨论数学问题,去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稳步做着自己的学问。也正是周向宇十余年来寒窗苦读,坐得住冰凉的“冷板凳”,攀登一座又一座的数学高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醴泉寺僧舍读书时,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却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为食,如此苦读三年。为了专心读书,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隔绝一切干扰,常常一读就是通宵达旦。也便是这段非凡的经历,磨炼了他的意志,为他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能人以及当上宋朝宰相并推行“新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坐得住“冷板凳”要有超凡的韧力,此乃是为人生之路筑基铺路的不二法门。坚持,离不开日夜的不懈努力,离不开朝夕的初心不变。少年周恩来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并凭借自己“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毅力和决心,苦读十余载的同时练就了一身本领,为他以后的从政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少年匡衡虽家境贫穷,却不改其志,“凿壁偷光”借微茫夜中苦读,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最终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浮华褪尽,愿君能永葆初心不改。一件事,认为是对的,就要去做,要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决心,要有不惧外界质疑的勇气。“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不顾他人的评说,毅然选择在大漠黄沙中穿行,为考古事业日夜躬耕。“一腔爱,一洞画”,心归处,是敦煌。疫情面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多“逆行者”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用实际行动去守护人民健康。他们逆流而上,逆光而行,驱散黑暗,照亮人间,为人性光辉添彩。
在这喧嚣浮躁的世间,坐得住“冷板凳”犹如朵朵傲梅在严寒中绽放,又似棵棵青松咬定青山不放松。摒弃繁华,君之心纤尘不染;坚持不懈,君之性坚不可摧;永葆初心,君之情心意殷切。
教师点评:
1. 立意明确深刻:文章紧扣 “坐得住‘冷板凳’是成功必备品质” 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立意精准且深刻,从时代背景切入,强调在喧嚣浮躁环境中具备此品质的重要性,发人深省。
2. 论据丰富典型:列举了多个古今中外的事例,涵盖不同领域和时代,有力支撑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
3. 引用巧妙贴切:大量引用古诗词,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等,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还恰如其分地阐释观点,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4. 论证结构清晰:采用总分结构,开篇引出主题,中间从耐力、韧力、决心与勇气三个方面阐述坐得住 “冷板凳” 的内涵和意义,逻辑连贯,层次分明。
本文来自【保山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