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跨境电商大变局:卖家加速调整市场布局,新兴平台扩大在华招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5:35 4

摘要:美东时间4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正式实施。此前的4月8日,美国还宣布在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基础上,将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征税从30%提高至90%,或在5月2日至6月1日缴纳关税提高至75美元,在6月1日后缴纳关税提高至150美元。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兴电商平台正扩大在华招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敏璇 胡梦然 深圳摄影报道

美东时间4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正式实施。此前的4月8日,美国还宣布在取消小额豁免政策的基础上,将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征税从30%提高至90%,或在5月2日至6月1日缴纳关税提高至75美元,在6月1日后缴纳关税提高至150美元。

美国政府连日来的关税“大棒”引发全球市场震荡,跨境电商行业亦因此面临大变局。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内诸多跨境卖家正加速调整供应链,同时通过布局多元化市场积极应对美国关税影响。专做化妆品类目的广州跨境卖家田巍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计划停止在美的广告推广,同时增加布局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弥补原有的美国市场份额。

“美国市场占我们跨境电商业务约30%,我们有信心将这个份额找补回来,这是百分百能做到的。因为我们开工厂十几年了,在设计研发、供应链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东南亚等市场以前是我们主动放弃不想做,接下来一旦开拓相信销量马上就回来了。”田巍说。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美国高筑贸易壁垒之际,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土电商平台正逐步扩大在华招商,助力中国卖家和商品开拓新兴市场。韩国本土最大电商平台Coupang中国地区一位招商经理4月9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平台会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卖家和中国商品出海韩国。新一年平台在中国招商已从去年的大品牌定向招募改为全面面向市场招募,入驻商家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

跨境卖家:重构多元化市场布局

田巍的化妆品工厂自2020年开始从国内电商增加外贸和跨境电商业务,目前为止跨境电商占公司全部业务比重三成多,而美国市场占其跨境电商业务比例30%左右,“不算太高”田巍说,正因如此在她看来,美国关税政策对其影响有限,公司也“有信心应对”。

“目前公司出口业务有两种,一种是外贸,这方面不做美国市场所以不受影响;另一种是跨境电商,除了30%的美国市场份额,我们还有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市场。”田巍说,应对美国高关税,其主要策略是不再将政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美区市场放在重要位置,而是优化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业务。具体而言,公司一方面将停止在美国的广告推广,减少在美投入,同时将增加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地区市场。

“接下来美区市场份额我们会从其他地区找补回来,这一点我们有信心能做到。因为我们开化妆品工厂十几年了,在设计研发、成本、供应链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我们会以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挑战。”田巍说。

对于以美区市场为主的跨境卖家而言,应对之策则较为复杂。来自广东中山的跨境卖家Mike专做定制礼品类目,北美地区是其主要市场。与田巍相同,Mike计划之一是将美区市场逐渐弱化。“现在我们不会像以前一样集中精力盯着美国市场了,注意力会慢慢放到其他国家去。例如今年我们报名展会不再往美国去,而是往俄罗斯、非洲等地方去,已经做了明显调整。”

不同的是,除了布局新兴市场寻求新机遇,Mike也将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美国市场受到的影响。

“我们准备改变产品选品方向,后期产品开发方向会往高客单价的方向进行,提高利润空间,这样会有较大的空间来应对这样的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开发一些非定制产品备货到美国海外仓,避免每一个包裹都要被征收一次关税,尽量降低关税成本。”Mike说。

与此同时,高关税带来成本激增,为维持原有利润率,Mike将不得不选择涨价应对,最终将高关税转移至消费端。“目前如此高的关税成本我们供应端是承担不下来的,只能把产品价格加上去。举个例子,原本我们定制礼品的价格区间在20美元至25美元,高关税政策实施后产品价格将涨到70多美元,如此高的物价就看美国消费者能不能忍受了。”

此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也显示,美国发布“对等关税”后,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中国坚决抵制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对等关税”推高美国通胀压力,美国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品零售价格上涨压力将明显增大。美国“对等关税”无助于解决美国国内经济问题,必将遭到反噬、自食恶果。

新兴平台:全面面向中国市场招商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美国高筑贸易壁垒时,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正逐步扩大在华招商,助力中国卖家和商品开拓新兴市场。

本报记者去年8月参加2024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时就发现,全球多个地区本土电商平台正在加速进入中国产业带招商。当期展会首设新兴平台专区,吸引了26家来自非洲、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本土电商平台参展。现场多个平台招商负责人称,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招商力度并降低商家入驻门槛,看好中国商品在当地的销售潜力。

田巍也向记者表示,在保证资金安全等前提下,公司接下来会考虑借助他国本土电商平台、独立站等方式开拓新兴市场。

韩国本土最大电商平台Coupang中国地区一位招商经理4月9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Coupang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卖家和中国商品出海韩国,并且会深入产业带帮助源头企业发展。新一年平台在中国招商已从去年的大品牌定向招募改为全面面向市场招募,入驻商家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

“最近确实来咨询韩国业务的卖家多了起来,很多都是原来做北美的卖家,因为担心关税风险,在转移阵地到新兴市场。”该招商经理说。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数字经济学院教授崔丽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多变性,寻求进入新兴市场或是目前跨境卖家最好也是最快的选择,这对许多新兴平台而言也是一个机遇,通过直接引入中国卖家,能够大幅增加商品丰富度,帮助平台撬动买家增长,在本国行业竞争中带来更大竞争力。而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成熟的商品供应链接入不同的平台,除运营侧可能需要做出学习和探索之外,相对来说应该是现阶段成本最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卖家对冲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网经社特约研究员王与剑认为,高关税下跨境卖家应对路径有多方面,一是品牌化的跨境企业有较高的品牌溢价,尚可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同时自身消化一定关税成本,从而维持一定利润;二是做多元化的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特别是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及新兴经济体市场。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强化本土采购,重构稳固供应链。

“美国关税政策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风暴过后,未来地缘政治将成为跨境电商行业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大家已经逐渐意识到,同时在做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以及供应链的多样化和替代性,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对本报记者说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