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一代宗师进校园”活动在京启动 馆校协同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6:27 5

摘要:在人工智能深刻变革社会的今天,如何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生机?日前,第七届“一代宗师进校园”中国绘画大师赏析公益大课堂在京举行。中国关工委、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等单位代表,以及海淀区万寿路学区39位美术教师共聚北京画院美术馆

在人工智能深刻变革社会的今天,如何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生机?日前,第七届“一代宗师进校园”中国绘画大师赏析公益大课堂在京举行。中国关工委、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等单位代表,以及海淀区万寿路学区39位美术教师共聚北京画院美术馆,见证这场传统文化与未来教育的深度对话。“丹青承文脉”海淀区万寿路学区第三届美术馆课程也于当日启动。

“一代宗师进校园”中国绘画大师赏析公益大课堂系列活动旨在通过馆校深度协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育体系,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多年来,在北京画院、徐悲鸿艺术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黄胄美术基金会、李苦禅纪念馆等专业研究单位的支持下,系列活动通过政、校、馆、社多方资源整合,在“经典引路,以中华美学育时代新人”方面积极实践并不断创新。

“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李可染的‘为祖国山河立传’,黄胄的‘生活为师’,李苦禅的‘画品即人品’,徐悲鸿的‘融汇中西’,无一不彰显着艺术与人生的高度统一。”北京画院党委书记马胜民表示,要让经典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精神走出美术馆,走近学生身边,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中国关工委副秘书长、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郝毅表示,文化传承需要鲜活载体,齐白石等大师的艺术正是青少年感知中华美学的桥梁,要深挖经典艺术内涵并创新传播方式,深化馆校合作构建美育生态,同时将审美教育融入育人全程,培养既有中国心又有世界眼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越是技术奔腾的时代,越需要美育构筑人文根基。”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安雪晖表示,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希望“一代宗师进校园”活动能为丰富海淀区中小学美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贡献力量。

启动仪式现场,39名美术教师开启沉浸式研修之旅。北京画院宣教部主任罗元欣以《科技时代的语境下齐白石艺术与中华美学创新》为主题,介绍画院成立以来的发展及研究体系,特别是在公共教育与媒体传播方面,深入探讨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十一实验中学艺术学科主任褚洪静,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副高级美术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张英,北京市育英学校艺术学科主任刘怡斐三位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美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引发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胡孝群在点评中指出,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萌发的观点和深刻思考,是教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是具有实践基础的、真实的教研科研活动成果。她结合艺术欣赏理论、艺术家创作原理和对外艺术交流的案例,进一步表达了中国艺术讲究立德,品画先品人,画品即人品的观点。

海淀区万寿路学区管理中心主任程莉表示,此次活动帮助学区教师深入挖掘中国绘画大师的艺术精髓,了解多元化的美育形式,促进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融合,为万寿路学区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万寿路学区将继续探索美育教育的新模式,让传统文化以更富时代感的方式滋养青少年心灵。

座谈交流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北京画院美术馆“齐白石的生趣世界”等主题展览,在墨韵丹青中体悟中华美学精神。

来源:现代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