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催生职业“新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7:02 1

摘要:清明小长假,正值踏青赏景好时节。人们出游热情高涨,多地热门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假期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除了“假日经济”,综观近期我国消费市场,一些消费新热点和新场景,助推消费市场迸发蓬勃生机。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带动下

消费新热点正在转化为就业新渠道

清明小长假,正值踏青赏景好时节。人们出游热情高涨,多地热门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假期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除了“假日经济”,综观近期我国消费市场,一些消费新热点和新场景,助推消费市场迸发蓬勃生机。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特别是,线下消费加速发展,生活服务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我国掀起银发旅游热潮。据悉,“银发专列”开行后得到市场认可,仅3月份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就开出“银发专列”21趟。图为在四川省成都市铁路安靖站,旅客们在上车前合影。新华社

消费的背后离不开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支撑,三者相互促进,既关系到宏观经济高质量运行,又关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主动脉”。清明小长假前夕,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动消费新热点转化为就业新渠道。事实上,在前期政策支持下,这一转化正在加速发生。

从消费现象看消费增长点

经常网购的人们可能会发现,随着初春时节的来临,近期各大电商平台掀起了“春上新”热潮。据抖音电商数据显示,平台上服饰鞋包、美妆等行业的数万家商家借助直播、商城等渠道,大力拓展经营空间。据了解,此次活动中,抖音电商平台上涌现出多种创新直播模式。例如,ICICLE之禾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旗舰店开启新型探店直播形式,并且在直播间首次发布10款春季新品,带动当日店播销售额同比提升600%。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联合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发布的《中国新职业形态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短视频与直播、兴趣推荐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探店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探店达人通过真实体验分享,将线上“种草”转化为线下消费,成为商家提升曝光、吸引客流的重要抓手。越来越多的探店达人聚焦餐饮、文旅、零售等生活服务领域,以内容创作挖掘消费新场景。例如,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雪旅游等爆火的背后,均有探店达人的深度参与。他们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展示地方特色,将小众景点、本土美食等推向全国消费者,有效带动区域消费。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达人探店为线下商家带来了总计超过1333亿元经济收益,近144万中小商家在探店达人帮助下增收超过425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智库办主任周晓光表示,当探店达人与商家建立长期合作时,还可共同开发独家产品,提升品牌新鲜感与吸引力。在这种价值创造和共享的合作中,商家与达人共同推动了线下商业生态的创新和发展。

在“探店经济”成为连接线上流量与线下消费重要纽带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的推动,线下消费正在萌发更多的消费新增长点。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 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

在线下消费中,“人工智能+消费”催生的新型消费模式和场景正在展现出较强的爆发力

“酒店有‘小度’吗?”“有机器人给我送餐吗?”……北京市民赵先生向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表示,如今出游住酒店,3岁的女儿都会将酒店是否有智能化服务列为“必备条件”。据B站数据显示,2024年,AI智能家、全屋智能、智能家居等话题内容播放量暴涨8倍多。

就在不久前刚落幕的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2025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现场,TCL、华为等企业与苹果同场竞技,纷纷展示自家最新款AI眼镜,引来观众排队试戴体验。据了解,在展览现场,以现货形式可发售的雷鸟V3AI眼镜,售价仅为千元级,可拍照视频、听音乐,还能在手机中查看照片和影片。

在广东深圳坪山,环卫机器人在街道上忙碌着的场景早已不足为奇,这些机器人能够自主识别垃圾、自动返回基站倒垃圾并加水,协同配合完成复杂道路清扫工作。

……

这些消费现象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消费新需求的真实写照,其中蕴藏着有待深度挖掘的消费新增长点。紧随消费市场的变化,政策指导同步跟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久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抓手,通过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加速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3月25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在培育新型消费方面,要培育“人工智能+消费”,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入千商万店。

在政策叠加效应下,消费新赛道的热度不断攀升。《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的数据显示,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这为发展“人工智能+消费”夯实了基础。

此外,从北京的胡同小店到上海的弄堂咖啡馆,从青岛的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到以重庆“小黄楼”为标志的三层马路徒步路线……这些沿街小巷烟火升腾的“后街经济”“潮经济”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新场景、新模式,助力拓展城市消费新空间。

从消费新热点看就业新增长点

随着天气转暖,清明小长假期间,露营的人开始多起来。近年来,以露营为代表的文旅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报告显示,国内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突破1330亿元,冰雪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达1.2万亿元。

产业的壮大助推岗位需求激增,而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更新,也让人们看到了新质生产力催生出的职业“新芽”

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露营管家、滑雪巡救员等职业搜索量飙升300%,成为年轻人就业新风口。

而在文创行业,文创伴手礼也助推了一个新的消费和就业增长点的产生。据了解,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从2019年的200多万元增长到2023年4000多万元,直接带动20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1.5万余人就业。专业人士认为,这与《行动方案》中提到的“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领域,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形成一种呼应,“提升”二字意味着将会有更多优秀从业者投身到这些领域。

自去年我国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消费者踊跃换购新能源汽车、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更加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产品,这体现了我国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消费品质的提高推动着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完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融合,正在培育新的职业序列,推动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2024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将滑雪巡救员、露营管家、生活服务体验员等19个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文化和旅游部同步发布《2025年文旅消费促进计划》,拟投入50亿元培育露营、冰雪等万亿级产业链,预计带动就业超300万人。

清华大学文旅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体验经济催生职业细分化,2026年露营策划师、冰雪数据分析师等岗位或成标配。AI智能营地系统、环保可降解装备等技术渗透率将超35%,轻创业模式或颠覆传统就业观。

数据的变化是最有力的证明。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219%,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均同比增长。因此,分析人士表示,聚焦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的职业工种,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将推动未来的职业发展形成正向的增长潜力,助力我国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从就业新增长点看企业减负发力点

继《实施方案》发布后,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有关工作。紧接着,4月2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举行。会议强调,更加注重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拓展岗位,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的挖潜扩容,是有效应对国内外变化、促进就业稳定的重要举措。同时,发挥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带动作用,先进制造、消费新热点、重大工程项目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通过挖潜扩容这些领域的岗位,能够带动更多就业。

消费归根结底是消费者和企业的“双向奔赴”。约1.9亿户经营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是稳就业的关键一环。为了加大减负稳岗支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加大对不裁员少裁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促进稳定就业的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

不仅如此,在专业人士看来,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举措正在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作为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的突破口,力求从源头规范收费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振霞认为,此项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涉企收费改革实现从“减负治标”向“制度治本”转变。涉企收费长效机制的构建,将为提振市场信心、改善预期注入强心剂。

来源:老满说高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