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白俄罗斯的总统,说过一句挺让人深思的话:“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听中国的建议和经验。”这话是2023年他公开讲的,当时正值俄罗斯那边闹内乱,他跑去斡旋了一把,之后感慨万千。这句话一出,不少人开始琢磨:白俄罗斯跟中国到底啥关系?为啥卢卡申科这
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白俄罗斯的总统,说过一句挺让人深思的话:“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听中国的建议和经验。”这话是2023年他公开讲的,当时正值俄罗斯那边闹内乱,他跑去斡旋了一把,之后感慨万千。这句话一出,不少人开始琢磨:白俄罗斯跟中国到底啥关系?为啥卢卡申科这么后悔?
卢卡申科是谁?从农村小子到总统
要聊卢卡申科的这句感慨,先得搞清楚他是个啥样的人。卢卡申科1954年8月30日生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一个叫科皮斯的小村子。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早早就跑了,母亲一个人拉扯他和兄弟姐妹,靠在集体农庄干活养家。卢卡申科小时候就跟着干农活,吃过苦,性格也硬朗。
1975年,他考上了莫吉廖夫师范大学,学的是历史。大学毕业后没留在城里,而是回了老家当老师,还在集体农庄干过副主任。1977年,他被征去苏联边防军当兵,两年后退伍,又干了几年政治指导员。军队生活让他学会了纪律和组织,这对他后来的路影响不小。
1982年退伍后,他继续在农村混,先是当集体农庄的副主任,后来升到主任。他干得挺不错,农庄的收成和效益都上去了。1985年,他被提拔到戈尔基区一个农业企业的主任,管理能力又有了新舞台。1990年,苏联眼看要散,他瞅准机会,跑去竞选议员。凭着接地气的作风和反腐的口号,他真选上了。
1993年,他当上反贪临时委员会主席,查了一堆高官的腐败案,名气一下子起来了。1994年,白俄罗斯搞第一次总统选举,他以80.1%的票数当选,成了首任总统。从那以后,他连任了六届,到现在快30年了,是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家领导人。
卢卡申科的风格很硬派,上台后搞了半计划经济,国家管得严,打击腐败和寡头,稳定住了局面。不过,西方不待见他,给他扣了个“欧洲最后的独裁者”的帽子,说他压反对派、限制自由。可在白俄罗斯国内,尤其是农村和老人眼里,他还挺有号召力。这人从小苦日子过来的,信奉国家得有个强硬领导才能搞好,所以他对外交政策也一直强调独立,不想当谁的小弟。
为啥说没听中国是个大错误?
卢卡申科2023年那次讲话,背景是俄罗斯的“瓦格纳事件”。2023年6月,瓦格纳集团头子普里戈任跟俄军高层闹翻,差点打起来。卢卡申科跳出来调停,事情很快平了。他事后感慨,说白俄罗斯最大的错误是没学中国。这话啥意思呢?得从白俄罗斯的历史说起。
1991年苏联解体,白俄罗斯独立后,经济直接崩了。通胀高得吓人,工厂停工,日子不好过。卢卡申科1994年上台时,国家乱成一团。他那时候就想过向中国学学,毕竟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蹭蹭往上涨。可当时白俄罗斯内部很多人不服气,觉得咱们是苏联老大哥的后代,咋能跟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学呢?这股傲气让白俄罗斯错过了不少机会。
中国没一股脑搞全盘私有化,而是国家管住命脉产业,市场放开搞活,既稳住大局又调动了活力。
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不像苏联解体后东欧那些国家搞“休克疗法”,把自己整崩溃了。中国拉外资、建特区、搞出口,硬是把自己嵌进了世界经济里。
中国基建搞得风生水起,高铁、港口这些东西直接拉动了经济。
卢卡申科觉得,白俄罗斯要是早点学这些,经济没准早就起来了。比如说,白俄罗斯独立后也试过市场化,但没章法,国家管得太死,市场又没活力,效果稀烂。再比如外交上,白俄罗斯老盯着俄罗斯,觉得有这个大哥就够了,没咋搭理中国。结果呢?俄罗斯经济一波动,白俄罗斯跟着遭殃。
2000年代初,中国搞“一带一路”,白俄罗斯位置好,正好卡在欧亚中间,是个天然的中转站。可那时候白俄罗斯没咋上心,错过了好多基建和投资的机会。卢卡申科后来才反应过来,要是早点跟中国合作,修点铁路、建点园区,经济哪至于这么拖后腿。
再看2022年俄乌战争后,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没跟着掺和,还跟俄罗斯做生意,帮俄扛住了压力。欧洲呢?自己断了俄气,弄得能源价格飞涨,日子不好过。卢卡申科看在眼里,心想:中国这路子真行啊,白俄罗斯咋就没早点学呢?
中白合作后来咋样了?
卢卡申科也不是光感慨不干事。白俄罗斯跟中国的合作其实早就开始了,尤其这十几年,越走越近。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白俄罗斯马上加入,成了中欧班列的关键节点。2015年,中白工业园在明斯克郊外开建,这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工业园,吸引了不少中国企业过去投资。2016年,卢卡申科跑去中国签了一堆协议,经济、贸易、科技啥都聊。2018年,白俄罗斯还成了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跟中国的安全合作也加深了。
2023年3月,卢卡申科又去中国,说想跟中国一块搞个“东方经济体系”,还想拉上俄罗斯。他觉得,西方老压着白俄罗斯,靠中国这条路能顶住压力。
效果咋样呢?中白合作确实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实惠。经济上,中国投了不少钱,帮着修路、建厂。中白工业园现在是白俄罗斯的明星项目,好多中国企业在那生产电子产品、机械啥的。白俄罗斯的奶制品、牛肉、木材也卖到中国,出口额年年涨。基建上,中欧班列跑得勤快,从中国到欧洲的货好多都经过白俄罗斯,物流这一块赚了不少。
社会上,老百姓也感受到变化。中国货便宜又实用,手机、电器啥的进了白俄罗斯市场,大家日子方便了不少。反过来,白俄罗斯的农产品在中国也打开了销路,农民收入多了点。
当然,问题也有。西方制裁没停过,2020年白俄罗斯大选后,国内还闹了挺大抗议,卢卡申科的位子被质疑。国际上,他想在东西方之间找平衡,但这平衡不好拿捏。跟中国合作多了,西方更不高兴,可不合作吧,白俄罗斯又撑不下去。
卢卡申科的反思和中白未来的路
卢卡申科这句“没听中国是最大错误”,其实不光是后悔,也是对未来的打算。他现在快70了,政治上还挺硬朗,说只要人民要他,他就干下去。但白俄罗斯以后咋走,接班人问题迟早得面对。
中白关系这几年发展得挺快,中国对白俄罗斯来说是个大靠山。白俄罗斯呢,对中国也有用,是“一带一路”上连通欧洲的桥。卢卡申科看明白了,靠着中国,能让白俄罗斯在国际上多条路走,不至于被西方掐死。
未来咋样?中白合作估计还会加深。经济上,工业园、班列这些项目得继续搞,贸易额还能再涨。安全上,白俄罗斯跟中国靠得近,能多点底气对付西方的压力。不过,白俄罗斯自己也得想想,经济结构太单一,靠俄罗斯和中国还不够,得有点自己的招。
卢卡申科这辈子,从农村走出来,干到总统,路不平坦。他感慨没听中国,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现在的提醒。白俄罗斯要想过得好,跟中国这条线得抓紧了。
卢卡申科这话说得挺实在,白俄罗斯确实错过了不少机会。中国这些年的路子,给了白俄罗斯一个镜子:发展得靠自己琢磨,但也得学别人的长处。中白合作这事儿,不光对白俄罗斯重要,对中国和整个欧亚地区也有意义。你觉得呢?卢卡申科这反思有道理吗?中白还能再干点啥?有想法就聊聊呗。
来源:历史系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