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镇”执行 | 在“小标的”中倾情守护“大民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20:21 2

摘要:民生案件承载民心之所盼。小标的涉民生执行案件虽然案情简单、涉案金额较小,但却是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最直接的体验,关乎着胜诉当事人的期盼,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生案件承载民心之所盼。小标的涉民生执行案件虽然案情简单、涉案金额较小,但却是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最直接的体验,关乎着胜诉当事人的期盼,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2024年以来,扬中法院常态化开展“小标的 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聚焦追索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育费、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涉民生领域案件,力争最大限度推动小标的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及时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专项行动被扬中市委政法委确定为年度政法惠民实事项目。

2024年全年共办结涉民生案件和其他10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1723件,执行到位金额1789.65万元,执行到位率69.33%,高于最高院设定的区间最优值19.57个百分点。

重拳出击强“力度”

把常规执行与集中执行相结合,用足用好搜查、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聚合力量推进小标的、涉民生等领域案件执行。落实“每案必搜”要求,及时查扣和处置珠宝首饰、香烟白酒、高档箱包等财产,提升“涉民生”和“小标的”案件在首次执行阶段兑现权益的比重。拓宽执行宣传渠道,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公布典型案例,走进“行风政风热线”直播间展示专项行动成效,营造“守信一路绿灯、失信寸步难行”的浓厚氛围。扬中法院执结的王某申请执行匡某合同纠纷案获评镇江法院守信失信典型案例。

完善机制提“速度”

建立并落实“一次性有效执行”机制,对涉民生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做到“法律讲透、压力给够”,力求案件情况一次性了解、财产状况一次性查明、法律义务一次性告知,违法后果一次性释明。构建“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机制,强化全流程信息共享、风险告知,推进“以保促执”,做实督促履行,做优执破融合,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2024年,新收执行案件同比下降23.13%,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同比下降19.73%。持续深化“执行110”机制作用发挥,实现24小时出警,切实提升对执行线索的反应力、处突力和执行力。

巧借外力拓“广度”

从深化财产查控、推动案件信息共享等方面细化举措,强化联动协作,最大限度凝聚“朋友圈”的智慧和力量。积极争取市委政法委支持,借助网格优势,实现执行网格化管理,有效掌握被执行人的动向及财产状况,纵深推进执行协作融入基层治理。深化“法院+公安”“悬赏执行+保险”等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与市场监管、不动产等部门协作,增强新领域、新业态的执行联动,着力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加强与其他政法机关的沟通联系,健全常态化打击拒执犯罪协同机制,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犯罪线索13件。

柔性执行传“温度”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畅通绿色通道,对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放款。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切实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树牢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采取预处罚、“活封活扣”、给予宽限期、执行和解、信用修复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为企业提供法治保障下的“自愈期”。

下一步,扬中法院将始终秉持“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的办案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在每一件看似普通的“小案”中,努力办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大”情怀。

编 辑:赵品轩

校 对:王 天

审 核:孙彩萍

来 源:扬中法院

来源: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