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下午,长篇报告文学《又见青绿——“耿车模式”蝶变记》新书首发式在南京举行。该书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主题,由孟昱、宋显磊、倪李三位作者合著,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月10日下午,长篇报告文学《又见青绿——“耿车模式”蝶变记》新书首发式在南京举行。该书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主题,由孟昱、宋显磊、倪李三位作者合著,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首发式现场,举行了新书揭幕仪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发展体育基金会理事长陈震宁,省政协原副主席张九汉,省政协原副主席、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长王荣平,南京图书馆党委副书记、馆长陈军,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一级巡视员、省评协副主席刘旭东共同为新书揭幕。新书首发式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主持。
30余万字记录“新耿车模式”
《又见青绿——“耿车模式”蝶变记》(以下简称《又见青绿》)讲述的是耿车人与青山绿水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
20世纪80年代,耿车独创了“户办、联户办、村办、乡办”四轮齐转和“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双轨并进的发展模式,快速发展了农村经济,红极一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专家在实地调研后,将其提炼概括为“耿车模式”。随后,《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耿车模式”诞生记》,并配发短评《好一个“耿车模式”!》。耿车也从此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之一。
后来,受经济效益的驱动,“耿车模式”在前进过程中发生了偏移,以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进入新世纪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耿车镇用66天彻底禁塑,形成了“产业、创业、生态、文化”新四轮齐转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新双轨并进为依托的新“耿车模式”。
《又见青绿》以30余万字的体量,通过描述典型事迹,刻画典型人物,追溯了耿车镇的发展历史、“耿车模式”的由来和该镇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业的经过,重点描写了耿车镇全体居民以“彻底禁、禁彻底”的精神,在66天的时间内,取缔了存续30多年的污染产业的奋进过程,鲜活地呈现了耿车镇一路走来的清晰足迹。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崭新成果,用纪实文学反映时代
《又见青绿》不仅被列入江苏省作协第十一批“重大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工程”项目,同时也是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的成果。三位作者中,孟昱和宋显磊都是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文学类徒弟,师从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倪李是耿车镇宣传委员,发表过多部文学作品,并参与了《耿车镇志》的编撰工作。
首发式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指出,《又见青绿》通过讲述传统的“耿车模式”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的故事,呈现出江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努力成果和喜人成就。在江苏第二轮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即将收官之际,很欣喜看到两名徒弟继承老师衣钵,持续关注江苏创造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省域实践,并以合著的方式推出高品质的报告文学作品,向全省的“名师带徒”计划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徐宁表示,期待三位作者能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个人文学理想和宏大时代表达结合,独立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力度的报告文学作品。
章剑华表示,全面小康之后,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改变乡村的面貌,最主要的还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要有新型的产业,所以耿车的蝶变是走出了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它又成为当今江苏的一个先进典型。“纪实文学最主要的就是要反映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学题材,所以我将这项创作任务交付给了两位学生。对于这部作品的策划、创作和出版,我是极为重视的,尽管没有直接投入创作,但依然坚持全过程参与其中,无论是书名构思还是带他们去采访、研究写作提纲。我相信这部文学作品出版后,一方面在社会上和读者中会有一定的反响,另一方面对乡村振兴也会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助力千千万万个“耿车”美丽蝶变
2023年1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行动方案》,谋划推出更多饱含生态文明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作品。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指出,《又见青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它让我们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包袱’,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绿色发展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通过科学规划、坚定信念和全民参与可以实现的美好现实。”
“当前,我省正大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从这个角度看,《又见青绿》的出版恰逢其时,它不仅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更以文学的感染力凸显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丁捷表示,希望这部作品能成为一粒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中,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愿《又见青绿》如它的书名一样,成为一抹清新的底色,映照出江苏人民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戴亦梁介绍了该书的出版情况。她表示,相信《又见青绿》的出版和发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耿车“绿色蝶变”历程中蕴含的勇气、心血和智慧,铭记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缩影,为其他地区探索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新路径提供有益借鉴,更好地助力千千万万个“耿车”的美丽蝶变。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