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就了我们农民今天的模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16:00 1

摘要:每次回老家参加红白喜事,看着酒席上那些晒得黝黑的叔伯们,我总在想个事——他们这代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说是农民吧,有人开着SUV来吃席;说是老板吧,吃完饭还得赶回去给大棚放帘子。这种矛盾感,就像我二舅的手机屏幕,左边是快手直播卖苹果,右边还挂着黄历软件。

每次回老家参加红白喜事,看着酒席上那些晒得黝黑的叔伯们,我总在想个事——他们这代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说是农民吧,有人开着SUV来吃席;说是老板吧,吃完饭还得赶回去给大棚放帘子。这种矛盾感,就像我二舅的手机屏幕,左边是快手直播卖苹果,右边还挂着黄历软件。

要说这事得从老辈子说起。听爷爷讲,五六十年代那会儿,村里人饿得吃观音土,可交公粮的麻袋堆得比房梁还高。那时候的农民,活脱脱就是老电影里的样子,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腰上别着旱烟袋。现在想想,可能就像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所有家底都归零重来了。

后来包产到户那阵子,我爹说他十六岁就当家了。那时候家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天不亮就下地,田埂上都能听见算盘珠子响。不过要说真正的大变化,可能得算九十年代打工潮。我们村头老槐树底下,现在还留着用红漆写的"招工"广告,字迹都褪成粉红色了。当年去深圳的狗剩哥,去年回来盖了三层小楼,可听说在厂里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

最近看新闻说农村土地流转,这事让我想起小时候换橡皮。有人把自家二十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转头就去县城开滴滴了。不过也有像村西头王大爷这样的倔脾气,死活不肯撒手,说"地是命根子"。要我说啊,这就像老年人用智能手机,有人玩得飞起,有人死活学不会。

说到政策这事,我有个在镇政府上班的同学喝多了说过大实话:"有时候文件下来,我们自己都得琢磨半个月"。就像前几年推的"厕所革命",本来是好事,可有的村为了应付检查,修了冲水厕所没通自来水,成了摆设。不过这两年好像好多了,上次回去看见村口真装了分类垃圾桶,虽然大爷大妈还是啥都往里塞。

经济转型这事挺玄乎的。我三姨家表弟,大学学的是IT,结果回家搞智慧农业,用无人机撒农药。他爹老骂他败家,可去年他们家樱桃卖上了京东生鲜,价格翻了三倍。不过也有惨的,前年跟着种中药材的老李叔,遇上行情跳水,现在家里还堆着两吨柴胡。

要说农民自己争气的事,抖音上那个"白菜西施"真给我看服了。人家白天在大棚里摘菜,晚上直播教做泡菜,听说去年在城里买了房。不过这样的毕竟是少数,更多像我姑妈这样的,守着三亩菜地,天天和菜贩子斗智斗勇,为着每斤两毛钱的差价能吵半钟头。

有件事我始终没整明白,现在都说乡村振兴,可我们村小学去年还是关了。二十几个孩子都去镇里上学,得租房子陪读。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就像种玉米用了进口化肥,最后算下来还没多赚钱。可能这就是发展的代价?

我觉得农民变成现在这样,谁都不是故意的。有点像小时候玩泥巴,历史是河里的水,政策是手里的模子,经济就是晒泥巴的太阳,农民自己还得时不时翻个面。这么七整八整的,就捏出现在这副模样。要我说啊,再过二十年,可能他们又变样了,就像我爷那辈人绝对想不到,现在种地能拿着手机看卫星云图。

对了,上次听县里干部说,现在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给发证书。这事让我想起驾校考试,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要求农民持证下田。要真这样,我二舅估计得骂娘,他种了四十年地,现在还得考试才能摸锄头?

来源:暖阳往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