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太阳2025届高三10月联考-《宋史·杨时传》等

360影视 2024-12-05 07:35 3

摘要: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真题呈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材料一: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时天下多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时宰之。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上书,乞留纲,军民集者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时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贰,则将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乞修《建炎会计录》,乞恤勤王之兵,乞宽假言者。已而告老,以本官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

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经学,排靖康和议,使邪说不作。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杨时传》,有删改)

材料二:

杨龟山应诏而出,论者病之,亦何足以病龟山哉?君子之出处,唯其道而已矣。召之者以道,应之者以道,道无不可,君子之所可也。徽宗固君也,进贤者,君之道也。蔡京固相也,荐贤者,相之道也。相荐之,天子召之,为士者无所庸其引避。天下虽无道而以道相求出而志不行言不庸,然后引身而退,未失也。龟山何病哉?当其时,民病亟矣,改纪一政而缓民之死,即吾仁也;国危迫矣,匡赞一谋而救国之危,即吾义也。徽宗虽暗,而犹吾君;蔡京虽奸,犹吾君之相,相召以义,奚容逆亿[注]其不可与有为而弃之?病龟山者,将勿隘乎?

(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八》,有删改)

[注]逆亿:事先预料。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天下虽无A道B而以道C相求D出E而志F不行G言不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以……为师,意动用法,与《师说》中“吾师道也”的“师”用法相同。

B.“时宰是之”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中的“是”意思不同。

C.安在,在哪里,属于宾语前置句式,与《赤壁赋》中的“而今安在哉”文言句式一致。

D.“而犹吾君之相”与《苟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而”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时自小就很聪明,能写文章,后来潜心于经典史书,他对程颢十分尊敬,以学生对老师的礼仪相待,师生相处融洽。

B.杨时为政,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政绩斐然,老百姓对其念念不忘,他的品德声望也日趋高涨,四方的士人都来向他求学。

C.杨时敢于劝谏,他劝高宗要致力于圣贤之学,恤勉勤王的军队,宽恕敢言之人,但晚年不再关心国事,致力于讲学著书。

D.王夫之认为,徽宗是君主,虽然昏庸,但是进用贤人合乎其君主之道;蔡京是宰相,虽然奸邪,但是推荐贤人合乎其宰相之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学生伏阔上书,乞留纲,军民集者数十万。(4分)

(2)相召以义,奚容逆亿其不可与有为而弃之?(4分)

14.材料二中王夫之对杨龟山“人仕”持什么态度?其理由又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说明。(5分)

[答案解析]

10.BDG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天下虽无道,而以道相求,出而志不行,言不庸。

11.A

【解析】本题者笠古代文言知识的能力。“吾师道也”的“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不是意动用法、

12.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但晚年不再关心国事”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中“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王氏经学,排靖康和议,使邪说不作”可知,杨时晚年还是关心国事的。

13.(1)太学生跪伏在宫廷前上书,请求留任李纲,集结的军民有几十万。(得分点:乞,“请求”;军民集者,定语后置,集结的军民;各1分。句意2分)

(2)用道义来召用他,那里容许事先预料事情不可做与有所作为而放弃它呢?(得分点:相召以义,状语后置;用道义来召用他;奚,哪里、怎么;各1分。句意2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14.态度:王夫之认为杨龟山出山做官,不能怪罪杨龟山 指贾他的人太狭隘。(2分)理由:杨龟山出山做官的行为合乎正道。(1分)当时,民众痛苦得很,国家受到危险的逼迫,出山做官对国政改革能延缓民众死亡,提出谋咯能挽救国家危亡,这是杨龟山作为君子的上义。(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概括相关内容要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本题的主要信息在亦何足以病龟山哉”“当其时,民病亟矣,改纪一政而级民之死,即吾仁也”等处。

[挖空注释]

材料一: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颖异(特别聪明),能属文(写文章),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讲授)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一致)师(以……为师)之。时调官(选调官职)不赴(赴任),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相处)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学术思想)南(作动词,向南传播)矣。”

杜门(闭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历任)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时安(安心)于州县,未尝求闻达(声名显贵),而德望(德行声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游学),号曰龟山先生。时天下多故(变故),有言于蔡京者,以为事至此必败,宜引旧德老成(德高年老之人)置诸左右,庶几(或许)犹可及,时宰是(认为正确)之。会(恰逢)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提宾,在哪里),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

李纲之罢(被罢免),太学生伏阙(伏在宫廷前)上书,乞留纲,军民集(集结)者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时以靖(平息)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品行、道义)者为之长贰(主帅、副帅),则将自定。”钦宗曰:“无逾(超过)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授职)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推崇学习)为务。”除兼(兼任)侍读。乞(请求)修《建炎会计录》,乞恤(恤勉)勤王之兵,乞宽假言者。已而告老(辞职居家),以本官致仕(退休),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

晚(晚年)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论说列举)皆切于世道,而其大者,则辟(分析)王氏经学,排(排斥)靖康和议,使邪说不作(不发挥作用)。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正统),其源委(源头)脉络皆出于时。

材料二:

杨龟山应(响应)诏而出,论者病(以……为病,相当于指责)之,亦何足以病龟山哉?君子之出处(出仕与归隐),唯其道(正道)而已矣。召之者以道,应之者以道,道无不可,君子之所可也。徽宗固(原本)君也,进(进用)贤者,君之道也。蔡京固相也,荐(举荐)贤者,相之道也。相荐之,天子召之,为士者无所庸其(相当于不用)引避(引退,躲避)。天下虽无道,而以道相求,出(出仕)而志不行(推行),言不庸(用),然后引身而退,未失(过失)也。龟山何病(哪里值得怪罪)哉?当其时,民病(困苦)亟(急)矣,改纪一政(做一项改革)而缓(延缓)民之死,即吾仁也;国危迫矣,匡赞一谋(提出一条谋略)而救国之危,即吾义也。徽宗虽暗(愚昧),而犹吾君;蔡京虽奸,而犹吾君之相,相召以义,奚容(哪里容许)逆亿(事先预料)其不可与有为而弃之?病龟山者,将勿隘(狭隘)乎?

[参考翻译]

材料一: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做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考中进士。当时河南人程颜与弟弟程颢于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孟子绝学,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在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得很快乐。他回家的时侯,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

杨时闭门读书不去做官有十年,很久以后,才历任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知县,都有好的政绩,民众思念他始终不忘。杨时安心在州县任职,从没有想到寻求闻达显责,而他的品德一天天越来越好,声望一天天越来越高,四方各地的士大夫们不远千里都来跟着他学习,称他“龟山先生”。当时天下多变故,有的人跟蔡京说,认为国家事已至此,必然失败,应该引荐德高年老的人置之于左右,或许还差不多,当时的宰相认为此话有理。恰逢有使节去高丽,皇上问龟山先生在哪里,使者回话告诉他。杨时因此被召任为秘书郎。

李纲被罢免之后,太学生跪伏于宫廷前上书,请求留任李纲,集结的军民有几十万,朝廷想禁止他们集中。吴敏请求任用杨时来平息太学生的集结事件,杨时得以被召到朝廷谈论对策,他说:“各位太学生纷纷俯伏在宫阙之前,这是忠于朝廷,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要选择老成持重而有品行、道义的人担任主师副帅,那么这件事就会自然平息。”钦宗皇帝说:“没有比你说得更有道理。”于是任命杨时兼任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杨时担任工部侍郎,他与陛下论对时说道:“自发圣贤的君王,没有不以致力于圣贤之学为首要任务的。”投命兼任侍读。杨时请求修编《建炎会计录》,请求恤勉勤王的军队,请求宽恕敢于发表言论的人。不久告老,以本官辞职家居,优游于山林名胜之地,把著书讲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事务。

晚年居任谏省,才九十无;他所论说列举的都切中时弊世道,而其中大的,则是分析王安石的经学,力排靖康年间的和议;使邪说不能发挥作用。凡是绍兴初年崇尚元祐时的学礼的人,而朱熹、张栻的学问能够得到程氏的正统之传,它源委脉络相承都是出于杨时。

材料二:

杨龟山响应皇帝的诏书而出山做官,发议论的人对此加以指责,这哪里又值得怪罪杨龟山呢?君子的出仕和退处不仕,只是要合乎正道而已。召用他的人是以道来召用的,响应诏命的人也以道来应诏,按服道来说没有不可以的,那么君示就可以这样做。微宗本来是君主,进用贤人,是君主之道,蔡京本来是宰相,推荐贤入,是宰相之道。宰相推荐他,天子召用他,作为士人就不用引退和躲避。天下虽然无道,但跟据道来相求,出仕之后自己的志向得不到实行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应用,然后引身而退,也还是没有过失的。杨龟山哪里值得怪罪呢?在那个时候,民众的痛苦已经很丹业了,对国政做一项改革而能延缓民众的死亡,这就是我的仁;国家已经受到危险的遇抢提出一条谋略而能挽救国家的危亡,这就是我的义。微宗虽然忍昧,但还是我的君主;蔡京虽然奸邪,但还是我的君主的宰相,用道义来召用他,哪里容许事先预料事情不可做与有所作为而放弃它呢?指责杨龟山的人,岂不是太狭隘了吗?

来源:老谢语文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