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20万的面积差,按说人口应该和面积一样成正比,但恰恰相反,两地在人口上处在同一水平线,日本约1.24亿人,广东省约1.27亿。
从板块面积上来看,日本37.8万平方千米,而广东省只有17.98万平方千米。
近20万的面积差,按说人口应该和面积一样成正比,但恰恰相反,两地在人口上处在同一水平线,日本约1.24亿人,广东省约1.27亿。
2024年2月,《每日经济》发布了2024年全球GDP排行前10名的国家,从数据上,日本最终以4.29万亿美元的GDP总值,位居全球第4。
回看广东这边,着实有些令人意外啊!
提到广东,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有钱”,没错,作为中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广东的经济实力毋庸置疑。
2024年1月,广东两会召开,在会上,广东省对2023年广东地区的生产总值做出了详细报道,报告显示,2023年其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3.57亿万元,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
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广东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的“南大门”,率先承接了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
大量外资涌入广东,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广东顺势而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以“三来一补”等模式迅速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一环。
在制造业领域,广东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集群,从电子信息到家电制造,从服装纺织到玩具加工,各个产业百花齐放。
就拿深圳来举例,这座曾经的小渔村,却在短短几十年间崛起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之都。
华为、腾讯等一大批科技巨头在此诞生,它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在国际市场上与诸多国际巨头展开激烈竞争。
还有东莞,电子制造业和服装制造业高度发达,众多工厂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广东一路高歌猛进。
特别是近些年来,广东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广东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了,广东的经济成就也离不开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东的年轻人多,创新力强,再加上政策支持和市场的开放,广东的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
比如2024年10月31日由青海省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各省GDP总值排名,广东省以99939.18亿元位居第一。
广东省的增长不只是一个城市在努力,而且一起努力的结果,比如佛山南海,它的增长速度有望成为广东第八个、佛山第二个经济总量超过4000亿元的市辖区。
因为近些年来,南海始终在坚持推进高农业水平、高技术制造业以及高品质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在2024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公布名单上,但广东一个省,就有10个城市上榜,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汕头。
其中惠州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早在2021年的时候,其工业总产值就已经超过了万亿,位居第五,而2024年全市GDP依旧稳居第五,总值为4196.93亿元,增长速度高达4.7%。
再来说说日本,虽然人口数量和中国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经济还是不错的。但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便陷入了长期的低迷。
近年来,日本经济增长的“疲软”态势越来越明显,2021年,日本GDP还有5.03万亿美元,可到了2023年,却降到了4.2万亿美元。
尽管是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这本应是提高经济的绝佳契机,但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增长。
就连2024年的GDP增长率也更为悲观,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多位民间经济学家对2024年的GDP进行了预估,他们算出来的平均值0.44%。
这些年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走在日本的街头,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年轻人的身影相对较少。
据统计,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8%以上,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创新活力不足,许多企业面临着无人接班的困境,一些传统产业的技术传承也受到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提高退休年龄、鼓励女性就业等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就日元贬值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物价上涨,老百姓的钱包也跟着“缩水”。
消费不振,经济增长自然就慢了下来,为了稳定汇率,日本不得不进行干预,但这又增加了财政负担。
在经济结构方面,日本虽在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依然保持着优势,但在新兴产业的布局上相对滞后。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日本的发展速度远不及中美等国。
曾经在电子消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日本企业,如索尼、松下等,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2024年,日本更是遭遇了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冲击。1月,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了7.6 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火灾,这些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估算,此次地震给日本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日元。这口气还没缓过来,紧接着就是8月,宫崎县又突发 7.1 级地震,引发社会恐慌和抢购潮。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当地的制造业、旅游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也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种种打击下,日本经济提不上去,导致一些百年老店也接连倒闭,仅仅上半年就有74家创立百年以上的“老字号”企业破产了。
再者就是日本居民的工资涨幅程度,和市场物价水平明显不成正比,截止到去年5月份,日本打工人的工资已经连续下降长达26个月,
6月份开始好转了些,但维持两个月以后又成了负增长,从2024年一开始,各种物价都开始上升,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比平常上涨了6.2%。
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大米竟成了涨价幅度最高的产品,高达58.9%。
去年7月份就出现了网络上流传的“大米骚动”。当时日本居民在地震预警的刺激下,纷纷跑到超市买大米,一时间,大米被洗劫一空。
这些被洗劫一空的大米还只是一些陈米,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日本也不上市新的大米,结果导致物以稀为贵,价格就日渐上涨。
此外日本国内格局的变化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2024 年,日本首相更迭,局势的不稳定使得一些经济政策的推行受到阻碍。
在国际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日本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国家,其对外贸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广东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而日本经济则面临诸多挑战。但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广东在未来的发展中,虽然拥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制造业的优势逐渐减弱,广东需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日本虽然面临着重重困境,但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在科技创新方面,日本加大了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日本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劳动,同时吸引外国劳动力。
广东省与日本的经济发展轨迹,展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面临的挑战。无论是广东的崛起,还是日本的困境,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它们将继续书写各自的篇章,而这场人口相近下的经济 “较量”,也将持续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在2025年1月8日发布关于“日本经济遭遇“内忧外患””的报道
《环球网》在2024年7月24日发布关于“日本下调2024年度GDP增长预期,日媒:主因是占GDP一半以上个人消费支出疲软”的报道
《羊城晚报·羊城派》在2025年1月13日发布关于“广东2024:新闻“粤”历看高质量发展”的报道
《南方新闻网》在2025年1月12日发布关于“佛山南海GDP预计超4000亿元”的报道
来源:情感大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