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酒企引爆酒业,逆周期展现强劲发展动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09:33 1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春糖期间,沛华酒业、古井贡酒、中粮酒业和珍酒李渡四家企业都赚足了眼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生态型企业。这类企业由多家企业、多个品牌组合而成,每一家企业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品牌、品质,或跨香型、跨酒种、跨省份。



在刚刚过去的春糖期间,沛华酒业、古井贡酒、中粮酒业和珍酒李渡四家企业都赚足了眼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生态型企业。这类企业由多家企业、多个品牌组合而成,每一家企业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品牌、品质,或跨香型、跨酒种、跨省份。


从企业管理学来看,生态型企业是一种高度灵活,能够自我更新、可以进行新陈代谢的企业组织,这类组织在市场竞争中有显著的优势,当然也更加考验管理者的运营能力。





生态型企业闪耀春糖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糖是农历新年之后中国酒业最为重要的展会,虽然无数人吐槽春糖,但依旧无法撼动它行业第一的位置,很多酒企都把春糖看作是重要的发声平台,不遗余力地组织参加春糖,中小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 ▷ 沛华酒业


在酒业调整期逆势进入,沛华集团董事长王仁果两年“抄底式”收购了四家酒厂,横跨川黔两地的三种香型。


2025年春糖,沛华酒业旗下崇阳古窖、古恒酱酒和董宛酒首次集体亮相春糖,一城三展(泰合大饭店、泰合国际金融中心、崇阳古窖厂区),“明星职业经理人”张春新也是在履职沛华酒业董事长100天后首次公开亮相,亲自参与接待、推介。



同时,沛华酒业还宣布了扩产,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投资25亿扩充万吨酱酒产能和酒庄,在遵义市汇川区投资3.5亿扩充五千吨董宛酒产能。逆周期扩产,无疑是中国酒业极为正能量的故事,王仁果以切实行动证明了他对白酒产业的坚定看好和长期主义。


这个春糖,沛华酒业吸引了巨大的流量,三大特色酒厂+张春新+扩产,都是自带流量的话题。


▶ ▷ 古井贡酒:四品六香


连续十年,古井贡酒都在大成宾馆整层包租场地,精心打造古韵国潮的古井名酒大家庭展厅。


古井贡酒集团旗下除了古井贡酒外,还有黄鹤楼酒业、明光酒业、茅台镇珍藏酒业共四大品牌,涉及“浓香、烤麦香、古香、清香、明绿香、酱香”六大香型,“四品六香”构筑起古井贡酒的全价位段产品生态。



另外,依托安徽亳州“中华药都”得天独厚的中药材优势,古井贡酒构建起了“白酒+大健康”的产业格局。参展春糖,古井健康带来了复合发酵营养专利植物乳杆菌、梦保倍・小梦瓶、蓝莓花色苷胶原蛋白酵素三款大健康新品。


春糖的意义除了线下展示外,还在于线下互动、O2O线上线下联动。古井贡酒以直播探展、达人带货、云逛展组成了O2O闭环,以盲品挑战赛、闯关答题、沉浸式体验打造互动新体验。


▶ ▷ 中粮酒业


中粮酒业旗下有长城葡萄酒、孔乙己黄酒、酒鬼酒三大酒企以及名庄荟进口酒,糖酒会的主办方中糖集团本来就是中粮集团的子公司之一,因此中粮酒业在新会展有巨大的展馆面积和很好的位置,在展馆内外,多处可以看到中粮酒业的广告。


知酒君注意到,长城葡萄酒、酒鬼酒和名庄荟的展位面前,都是人来人往的,前来了解、品鉴的人很多,包括政府领导、协会领导、企业领导、国际友人。



▶ ▷ 珍酒李渡


3月20日晚间,珍酒李渡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指标连续四年保持增长。这份微增高质的财报,呈现出珍酒李渡在行业调整期下的稳健内核。


珍酒李渡集团旗下有珍酒、李渡、湘窖三大品牌,2024年三大品牌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发展韧性,李渡酒业增长18.3%,珍酒和湘窖营收稳健。业内人士认为,珍酒李渡集团表现出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渠道规模进一步增加、股东回报力度进一步加大等特征。



在春糖上面,贵州珍酒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与市场表现,斩获“2024年度中国酒业标杆品牌”,珍酒·映山红荣获“2025年中国酒业十大商机品牌”,第四代珍酒·珍十五荣获“2025年中国酒业金樽奖年度单品”。李渡酒业参加中国快消品创新大会,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李渡酒业总经理汤司令亲自解析李渡现象;在江西展区,李渡代表赣酒成为行业关注的C位。


此外,春糖期间,贵州珍酒还接待了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等政府领导;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等头部企业领导的视察。



成就生态型企业的路径


在中国当前最为著名的生态型企业,阿里巴巴算一个,旗下的1688、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阿里云等每一条业务线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也就构筑起了阿里巴巴庞大的商业帝国——2023年营收9411亿元,2024年有望破万亿。


阿里巴巴是供应链竞争催生的生态型企业,更多生态型企业则是兼并重组培育而来的。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的集中是必然趋势。现在大型产业,非大不足以致强,非强不足以致大,惟大且强者生存。具体而言,现代产业集中无非就是两种路径:


一是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如五粮液收购五谷春,古井贡酒收购黄鹤楼与明光、茅台镇珍藏酒业,泸州老窖收购诗仙太白与河套酒业、花冠酒业等。


二是多家中小企业合并重组,这种合并重组有资本力量的推动,比如王仁果收购的四个酒厂;早期联想投资的丰联酒业收购了武陵酒、文王贡、乾隆醉、孔府家酒,后全被老白干收购;华润啤酒收购金种子酒、景芝白酒、金沙酒业组建了华润酒业。


也有政府国资行为,比如泸州产区、宜宾产区、仁怀产区都在推动产区内的企业,从而形成更大的四川省酒业集团、四川省酒茶集团、仁怀酱酒集团,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整合中小产能与淘汰劣质产能,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升级。


四川酒业集团部分酒类品牌


中国白酒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没酒喝,到2016年产能达到顶峰1358万吨(折65度),再到2024年的414.5万吨(折65度),产能不止腰斩,这个过程必然会有很多企业面临淘汰或被收并购的情况,即出现行业“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行业集中度攀升,诞生更多的生态型酒业集团。




共赢是生态型企业的终极追求


收购不是目的,而是起点,收购之后的生态式发展更为关键。像珍酒李渡集团这样,能够实现多个品牌齐头并进的现象并不多见。


吴向东的金东投资集团于2003年、2008年、2009年分别收购了邵阳酒厂(湘窖)、李渡酒厂、贵州珍酒厂,三家企业在收购之前都面临一定程度的经营困难。金东投资集团收购以来,通过调整产品、组织架构、营销模式、运营策略等各方面的内容,三家酒厂都迎来了较好的发展,贵州珍酒营收突破40亿,李渡酒业和湘窖酒业都超过10亿。


具体到贵州珍酒,2009年-2023年间,金东投资集团累计投资120亿,厂区面积增长了11倍,由285亩扩大到现在的3100亩;酿酒能力增长了22倍,由2000吨上升到4.4万吨;员工人数增长了40倍,由200余人增长到现在的8000余人;销售收入增长300倍,由1600万增长到45.83亿;上缴税金增长340倍,利税增长430倍。


沛华集团收购的三个酒厂也都有各自的发展节奏,看得出王仁果是真的想要做好这三个酒厂,是真的坚持长期主义看好白酒产业。首先是为三家酒厂挖来了有从0到1经验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张春新;崇阳古窖是2023年3月收购的,2024年3月春糖期间,崇阳古窖就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大商签约仪式,2025年春糖已经在密集的推介、招商;古恒酱酒和董宛酒都在扩产,总投资高达28.5亿元,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古井贡酒收购黄鹤楼酒业以后,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包括资金投入、管理经验共享、市场渠道拓展等方面,开启了黄鹤楼的复兴之路。在资金方面,古井集团为黄鹤楼酒的产能扩充、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使其能够顺利实施各项战略计划;在管理经验上,黄鹤楼酒借鉴古井集团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在市场渠道方面,古井集团帮助黄鹤楼酒整合资源,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



知酒君也注意到,某些企业被收购以后并没有实现很好的发展,至少在业绩上没体现出来,出现了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形,没有体现多生态企业共生共荣的发展优势。一方面源于产业调整、行业下行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经营策略出现了问题,包括产品策略、营销方式、厂商关系、帮扶与投入等。


生态型企业与传统的企业集团还不太一样,在一个生态企业里面,每一个品牌都有不同的定位,会尽量避免母子矛盾、子子矛盾,不能内耗。珍酒李渡集团旗下的三个品牌,珍酒是酱香,李渡是兼香(一口四香),湘窖(含开口笑)是湘酒的浓香,三大品牌不仅香型不同,而且主力销售地域也不同,价格和产品定位更不同,既实现了优势互补,又避免了同质竞争。



一般而言,由多品牌组成的生态型企业,有更强的底气和动能面对行业周期。波士顿咨询测算,生态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单一企业高47%,估值溢价可达30%以上。


知酒君认为,生态型企业内的各品牌不应该是一枝独秀的风景独好,而是百花齐放的多姿多彩。中国酒业的生态型企业,组织构建只是第一步,更长远的未来在于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企业内各品牌是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伙伴,是由特种兵组成的特种兵部队。


从长远来看,我们更希望看到中国酒业出现如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之类的跨国生态型企业,从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增量。

来源:XN知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