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项目是涉及建筑、规划、计算机等领域的一年制授课型硕士项目。不仅对背景要求非常宽泛,而且雅思6.0就能冲!属实是晚申捡漏党的福利。
25fall都快结束了,香港大学又双叒叕开新专业?!
是的,你没有看错。
图源:港大官网
该项目是涉及建筑、规划、计算机等领域的一年制授课型硕士项目。不仅对背景要求非常宽泛,而且雅思6.0就能冲!属实是晚申捡漏党的福利。
不过25fall的申请日期截至2025年4月25日,想申请的可得抓紧了。
2025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建筑与建造环境 图源:qschina.cn
专业核心在于用技术解决城市问题。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数字时代的政策与治理,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
图源:港大官网
包含六门核心必修课,分别是:
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简单来说,这里学到的东西聚焦于将数字技术与建筑、城市规划与治理政策融合,用科技改造和规划未来城市。
举个例子:这个专业的学生可能会用AI分析城市交通流量,优化红绿灯系统;或者通过数字模型,模拟一座虚拟城市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汉艺学员L同学 获香港大学 城市设计与交通 MSc offer
除了必修课,该项目还有城市政策管理和城市技术分析两个方向的选修课程,能够满足理工科和商社科的不同转型需求。
这种跨学科的课程组合,打破了传统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边界,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设计与绘图能力,还能锻炼对技术逻辑、社会问题的综合理解能力。
汉艺国际23届学员D同学 “未来到过去”项目 获 哈佛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offer
对于艺术设计生来说,如果你擅长空间设计,却对参数化建模或数据可视化感兴趣;或者关注可持续设计,想用技术手段量化方案的环保效益,这个专业或许能成为你实现“技术+设计”的跳板。
不过,毕竟是新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到底如何,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
根据专业情况,MDUM本质上是在为未来城市培养“技术+设计+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这个专业毕业的同学大概率不会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或程序员,而是活跃在更广阔的交叉领域:例如智慧城市咨询公司、政府规划部门、科技企业的城市解决方案团队等。
以智慧城市为例,国内外的科技巨头(如阿里、腾讯、百度)早已布局城市大脑、数字孪生平台。
阿里云城市大脑项目 图源:aliyun.com
这些项目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城市运行逻辑的人才。
用AI优化垃圾清运路线、通过智能照明系统降低写字楼能耗、用AR/VR技术模拟未来社区......
这些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思维与技术,而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恰好覆盖了这些技能。
不仅如此,传统的建筑事务所、城市规划院,也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过去,设计师靠手绘和CAD制图;而以后,用生成式AI辅助方案设计,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模拟建筑性能,甚至用区块链管理建筑供应链都将成为常态。
像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就在招聘熟悉BIM的数字化人才。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招聘信息 图源:zaha-hadid.com
中铁建工集团也在招BIM设计师:
图源:BOSS直聘
对于MDUM的毕业生来说,就可以在这些地方担任数字设计顾问、可持续城市分析师等角色,帮助传统行业拥抱技术。
更长远来看,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可持续设计将成为刚需。像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欧盟的“碳中和城市”政策,都需要专业人士来研究如何用技术优化政策执行。
欧洲绿色新政 图源:The European Green Deal
而具备数字技术能力的设计师,在这其中可以参与碳足迹测算、绿色建筑认证,甚至主导“零碳社区”的规划。这类岗位不仅薪资可观,更代表着行业未来的方向。
总而言之,虽然是新专业,但因为涉及建筑这类刚需学科,还有热门的人工智能专业加持,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光明的~
先说说语言,像港大的这类课程式研究生学位,雅思总分6分以上,各单项成绩5.5分以上即可申请,在整个港三的商科专业中要求算是较低的,因此对语言方面有顾虑的同学也不用亚历山大~
港大MDUM入学语言要求 图源:港大官网
然后是专业背景要求,MDUM的申请要求中几乎没有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做出限制,但凡沾点边的专业:像商科、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数理统计类都可以申请,所以对想要跨专业的同学非常友好。
MDUM的申请要求 图源:港大官网
不过,申请要求宽泛不代表能够浑水摸鱼,毕竟门槛低了,竞争对手也变多了。
虽然官网申请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到需要学生提交作品集,但咱毕竟是艺术设计生,还是要尽可能争取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
像汉艺的Z同学,在申请港科大时,在申请过程中没找到作品集提交入口,不过去网上一搜却发现设计生个个都是交了作品集才录取的。
所以她联系到港科招生官后,以网页链接的形式提交了作品集,并成功拿到技术领导力和创业MSc offer。
汉艺学员Z同学 分享 获 香港科技大学 Technology Leadership and Entrepreneurship MSc
那作品集具体该咋准备呢?
首先,对这种涉及人工智能的专业,作为艺术生难免有技术短板。不过不用慌——可以拿设计思维来弥补。
例如,展示一个突破传统建筑设计框架,聚焦“技术+城市问题”解决方案的项目,展现对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等现实问题的关注。
像汉艺的D同学作品集中的项目《树的蒸腾器》,利用了仿生学技术,借用树的蒸腾作用,依靠大气压的差别,让水从地底往空气中被动输出,从而打造出一个垂直公园。这个公园可以仅凭自然给予的能量正常运作,展现了低碳建筑的设计思维。
汉艺D同学 《树的蒸腾器》 获 哈佛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offer
而对于在技术方面有优势的同学,则可以在作品中突出对AI、VR/AR等前沿技术的掌握。
汉艺L同学 虚拟游戏建筑设计项目 获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建筑联盟学院 offer
当然了,毕竟是交叉学科,除了设计思维与技术方面的展示,最好能选择一些涉及其他领域的项目,展现你的跨学科潜力。
汉艺学员F同学 森林火灾项目作品集 获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可持续建筑 offer
最后,目前距离申请截止日期满打满算还有不到两周时间,25fall想要捡漏的同学们抓紧时间查漏补缺!
26fall的同学们,也别觉得“时间还早,想要慢慢申”。毕竟面对这么一个门槛低、就业好的新专业,很多同学早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了。
而且港校普遍采用"滚动录取"的方式:越早提交材料,就能越早被审核。如果磨磨蹭蹭准备好材料再去申请,说不定专业早就录取满了。
所以,26faller们!拿奖、背提,赶紧提上日程!
最后,如果你对申请这类专业感兴趣,想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获提升背景,欢迎私信康石石老师。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