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新家庭形态:两个爸爸,一个孩子,一场革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0:09 1

摘要:2025年2月,ChatGPT之父,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当爸爸了,这位科技界的风云人物分享了一张孩子紧握大人手指的照片,画面生动感人。他在附文里写道:“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小家伙!他早产了,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

2025年2月,ChatGPT之父,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当爸爸了,这位科技界的风云人物分享了一张孩子紧握大人手指的照片,画面生动感人。他在附文里写道:“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小家伙!他早产了,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待一段时间。他情况良好,能在一个小世界里照顾他让我感到无比欣慰,我从未感受过如此深沉的爱(I have never felt such love)。”

奥特曼在今年1月的一次播客节目中提到,他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世界中。因为他相信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是“很自然的”,并表示“只有在当前这个过渡时期,我们才会感到奇怪”。这个孩子降生之初,便携带了太多科技的光环,甚至有媒体称之为颠覆性的“男男生子”,人类单性生殖的技术已经实现了吗?先说结论,这是否定的,然而细看之下,却又并不简单。

在自然界中,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大多数高级生物繁衍后代的主要方式。通过雄性和雌性配子(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生物的遗传信息得以交换并重组,产生具有多样性的后代,这种机制为物种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进化优势。单性生殖(parthenogenesis)——即无需异性配子结合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同样存在,且具有独特的生态意义。

单性生殖常见于无脊椎动物、低等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植物。例如某些昆虫(如蜜蜂)、爬行动物和鱼类能够在没有雄性参与的情况下产下后代。这种现象通常通过未受精卵自我发育(孤雌生殖)实现,其驱动力在于环境压力或种群延续的需要。2021年,美国科学家在加州水族馆观察到一条雌性斑马鲨通过孤雌生殖产下幼雏,这一现象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被首次发现,当雄性稀缺或生存环境恶劣时,单性生殖能确保物种的存续。

从遗传学出发,单性生殖的后代通常是母体的克隆,但在某些情况下,基因调控机制仍可能引入微小变异,而基因变异,正是动物进化的起点。20世纪以来,科学家在多种动物中成功实现了单性繁殖。

早在1920年代,科学家便通过化学刺激和温度调控,诱导青蛙和海胆的未受精卵,经过减数分裂后自我融合后直接发育成胚胎,这一过程全程不需要精子的参与,这些早期实验奠定了单性生殖技术的基础。

1970年代,研究人员尝试用电刺激让小鼠卵子分裂,虽能形成胚胎,却因缺乏来自精子的遗传印记,很快停止发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不能仅靠两个“母源”或“父源”基因组,必须有一组来自精子、一组来自卵子,且各自带有不同的“印记”。

直接编译配子是哺乳动物实现单性生殖的路径之一。2004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河野友宏率领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宣布,通过将两个实验室小鼠的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结合起来,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真正“没有父亲”的哺乳动物——辉夜姬“Kaguya”。

研究人员先是从一只新生的雌性小鼠体内提取了一个卵细胞。提供这个卵细胞的小鼠此前经过基因改造,体内缺乏一种名为H19的基因和一个可以导致Igf2基因关闭的基因片断。H19基因通常会影响形成遗传印记的过程,而Igf2则对生成某种促进胚胎发育的蛋白质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只有源于精子的DNA才能生成此种蛋白质。

经过这样的预处理,研究人员获取的卵细胞便拥有了类似精子的遗传印记。随后,他们把这个充当精子的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另一个取自成熟雌性小鼠体内的卵细胞采用核转移技术相熔合,经过人工催化,成功让两个鼠妈诞下了“Kaguya”。

2018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推进了实验,研究人员先是构建了携带20个印记区段基因编辑的孤雄(没有妈妈的遗传信息)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并将其与精子共同注入去核卵细胞,成功转化为可存活的胎儿和功能完整的胎盘,从而让两个鼠爸诞下鼠宝宝,小鼠创纪录地活到了成年。这些实验被称为“同源双亲重编程”,标志着哺乳动物单性生殖从理论走向现实。

而另一种实现哺乳动物单性生殖的技术路径是将体细胞“变成”配子。这需要先将体细胞(比如皮肤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PSC),接着诱导其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GCLC),再进一步诱导为卵母细胞或精子样细胞。

2022年,日本东京大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做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从大鼠的从体细胞获得多能干细胞(PSCs),然后把多能干细胞诱导出功能性的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PGCLCs),这些原始生殖细胞样细胞在体外培养后,移植到大鼠睾丸中进一步发育,最终生成了具有功能的精子。 通过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这些精子成功使卵子受精,并产生了健康的后代。

实验环节从体细胞 → 生殖细胞 → 配子 → 胚胎 → 后代,完成对整个生殖链条的构建,验证了体外制造配子的可行性和生殖能力,为哺乳动物单性生殖提供理论支撑。最新的进展是在2023年,日本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成功地诱导了灵长类动物的卵细胞。

山姆·奥特曼在2020年投资了一家科技公司Conception,其核心就是致力于利用干细胞技术从人体其他细胞(如皮肤细胞)生成卵子和精子,以实验培育人类后代的可能,但目前最新的进展只到此。开头提到的,他的孩子仍然诞生于“传统”IVG方式,即使用了来自第三方的配子,而非“男男生子”。

作为知名人物,山姆·奥特曼的感情生活相比他的事业显得低调许多。这位出生于1985年的美国“80后”在高中时期出柜,坦言“在中西部做同性恋并不是最棒的事情”。他的感情生活最初为人所知,是他与Loopt(一家他19岁时创立的地理定位社交网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尼克·西沃(Nick Sivo)的关系。两人在创业期间相识并相恋,两人感情持续了九年。

之后,奥特曼与澳大利亚出生的软件工程师奥利弗·穆尔赫林(Oliver Mulherin)相识并相恋。两人保持了相对低调的关系,但偶尔会在公开场合一起出现,2023年9月,奥特曼在《纽约杂志》的采访中透露,他和穆尔赫林计划要孩子并组建家庭,这表明他们的关系已经进入了更深的阶段。2024年1月10日,奥特曼与穆尔赫林在夏威夷举行了一场低调而亲密的婚礼,

尽管单性生殖在动物实验取得了成功,而将其应用于人类仍面临技术和伦理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越是高等的动物,其DNA所携带的信息就越是繁杂,即便成功诱导出配子,所产生胚胎也可能在表观遗传、免疫、发育调控上出现异常。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两性生育的基本原则,可能重塑人类的亲属关系和家庭结构,随着基因“定制婴儿”的出现,还可能加剧人类社会不平等。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在遭遇老龄化和生育滑坡,单性生殖的未来潜力不仅在于“替代传统生育”,更在于扩展人类自由、是有其进步意义的,这项技术已在科学上“看到了地平线”,但离真正变为现实尚需时日。

虽然奥特曼的孩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产物”,但他的出生依旧象征着时代的拐点——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不再依赖“传统路径”的生育时代。在这个时代,父母身份可以被重定义,家庭结构可以被重建,生命的开始不再仅仅依赖于自然的偶合。

或许正如奥特曼所言,我们只是正处于一个“令人困惑的过渡期”。科技正在改变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知,而我们也必须重新定义,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未来”。

来源:讲述彩虹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