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奥蒂瓦坎,古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 40 千米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面积达 20平方千米。它曾是古代特奥蒂瓦坎人的都城,距今已有 2000多年历史。这座城市创造的文明,不仅支配着当时的整个王国,还影响了邻近
特奥蒂瓦坎,古代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 40 千米处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面积达 20平方千米。它曾是古代特奥蒂瓦坎人的都城,距今已有 2000多年历史。这座城市创造的文明,不仅支配着当时的整个王国,还影响了邻近的玛雅人的发展。居于城市中央的死亡大道闻名遐迩,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更是举世闻名。
众神之都:特奥蒂瓦坎,意为“天神降生的地方”,被誉为“众神之都”。特奥蒂瓦坎文化约形成于公元前 500年,公元1~6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公元9世纪时开始衰落。在它的全盛时期,它是全美洲最大的城市,拥有大约12万人口,面积达 20平方千米。实际上,特奥蒂瓦坎不仅是一个宗教中心,而且与玛雅及中美洲的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关系,组成了广阔的商业网。特奥蒂瓦坎和玛雅是这个庞大的商业网中的两个枢纽。近年的考古发掘表明,这座由数以千计的建筑组成的城市,有众多的街坊、店铺和作坊,还有专门的商业区或手工业区。
特奥蒂瓦坎遗址
特奥蒂瓦坎的羽 蛇金字塔
死亡大道:全盛时期的特奥蒂瓦坎是中美洲各民族向往的圣地,当时前来朝拜的人们对城中央那条笔直的死亡大道都会心生敬畏:它就位于特奥蒂瓦坎的标志性建筑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的脚下。死亡大道长约 2500 米,宽 40 米,呈南北走向,像是一条城市的中线。在大道两旁,神殿林立,高大的金字塔上装饰着精致的彩色浮雕。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被祭司送往神殿祭神。死亡大道的称呼由此得名。
日月诞生的传说:在阿兹特克人的传说中,人类的第四太阳纪结束于一场洪水。洪水过后的世界陷入了漫漫黑夜,众神中的两位神在特奥蒂瓦坎牺牲自己,分别化身为太阳和月亮,帮助人类复兴。所以,特奥蒂瓦坎是传说中第五太阳纪时太阳和月亮的诞生地。这里的所有建筑,包括宫殿和民房,都严格与太阳金字塔的方向保持一致,对应着太阳在天上运行的轨迹。城中街道的坡度被设定为 30度,每隔一定距离修建六级台阶和一个平台。从南向北望去,台阶和平台会隐没在精准的坡度差中,而且街道上的台阶与3000米以外的月亮金字塔自然相连,仿佛直抵天际。
月亮金字塔
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古代美洲的金字塔不仅数量多,而且各具特色。中美洲的金字塔往往用作神庙的平台,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金字形神塔或塔庙一样,而不是像埃及的金字塔那样用作陵墓。在建筑形式上,美洲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的空心式有很大不同,金字塔为实心,内填沙土外包巨石。在特奥蒂瓦坎,有两座著名的金字塔庙:城市北端的月亮金字塔和南端的太阳金字塔。这两座金字塔分别是祭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宗教建筑。
玉石面具
太阳金字塔:死亡大道的东侧是已经修复过的太阳金字塔。通常,人们认为它大致建于公元 1~3 世纪。这座接近四方锥体的建筑坐东朝西,逐层向上收缩,底边长 226 米,宽 223 米,占地约 5 万平方米,塔高 64.5 米,总体积达 100 万立方米。它被设计成古代印加人视为神圣符号的五点形,即在正方形的四角各放置一个点,正方形的中心是第五点,金字塔的顶点正好处于底座四角的中央。它使所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和解,并合而为一,象征生命生生不息的源泉。因此,有人认为,太阳金字塔的建造是为了迎合在阿兹特克的传说中,有“太阳从特奥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中心”的说法。太阳金字塔外部以琢磨平整的红色火山岩石砌成,其正面筑有数百级石阶通到塔顶,台阶两侧镶嵌彩石和雕刻图案,其余三面则平整光滑。在太阳金字塔塔顶的平台上曾建有一座供奉着太阳神的神庙,当年就在这里用人牲祭祀太阳神。据公元 18 世纪西班牙历史学家考证,当初这座神庙金碧辉煌,高大的太阳神像立在神坛中央,面对东方,端庄严肃,胸前佩戴着无数金银宝石饰物。当阳光射入庙堂时,太阳神像周身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使人肃然起敬。但后来,神庙、神像遭到了彻底拆毁,至今仍无法复原。
太阳金字塔
月亮金字塔:在太阳金字塔旁屹立的是月亮金字塔。它坐落在城北,是祭祀月亮的地方。月亮金字塔坐北朝南,底边长 150米,宽 140米,塔高 46 米,分为五层。它的建筑风格和太阳金字塔一样,但是规模较之小,修建时间也比太阳金字塔晚。外部叠砌的石块上绘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塔前的宽阔广场可容纳上万人。塔身的顶部也是一个平台,但建筑在平台上的神庙和其中供奉的月亮神像却不知所踪。
精美的羽蛇神庙:位于城市南部的羽蛇神庙,被古印第安人称为凯察尔考阿特鲁神庙。神庙由一个 365 平方米大小的平台和平台上的羽蛇神金字塔构成。塔高 21 米,其上所刻的羽蛇图案令人惊怵。庙的建成较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要晚一些,规模也较小,但造型精巧,外观华丽,铺砌考究。现存台阶表面由用石料一层层拼砌而成,每层都装饰着带羽毛项圈的蛇头和用玉米芯贴饰的象征羽神的假面。
恐怖的献祭礼:根据遗址考古证明,在特奥蒂瓦坎晚期,曾宰杀活人祭献太阳神。人们用剖取牺牲者的心脏献给太阳的方式以祈求太阳运转不息。祭祀仪式异常惨烈恐怖。祭司首先使被献祭者昏迷,将他们仰放在金字塔上的“牺牲石”上,然后面向太阳,开膛取出他还在跳动的心脏,供于祭台上。取出心脏后的尸体顺着斜坡溜到地面,一具一具地堆成小山。这种狂热而残忍的祭献活动,造成了当地人口的大量损失。所以,当有学者将这种无限度的牺牲祭献与特奥蒂瓦坎文明的消亡联系起来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奥蒂瓦坎出土的人面像三足杯
统治者的豪宅:与平民不同,统治阶层在城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分散居住在城里的许多地方。南北走向的死亡大道和另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把整个城区分为四部分。祭司和贵族占据了离金字塔最近的地段,那里远离喧闹的市场。在统治者富丽堂皇的房间和厅堂中有许多大石柱,上面装饰着精美的浮雕,色彩缤纷的各种雕像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厅的顶部。即便是在一天中阳光最刺眼的时候,豪宅的主人仍可以自在地享受阴凉和清静。今天,人们仍可以在那些损毁了的的豪宅遗址中看到华丽的壁画,想像当年那些大宅子主人非凡的气派。
精美的羽蛇石雕
城市平民生活:城中平民的住房是清一色的单层平房,院墙设有窗户。这种封闭的院落可以隔开外界的喧闹,并使居室白天保持凉爽,夜晚封闭的院子又便于防风保温。院子中央有宽阔的天井,天井的一部分被辟为祭坛,屋檐下和墙脚都挖有排水沟。那时许多人在城外有自己的土地,白天他们就外出耕作。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城里从事手工劳作,其中以从事黑曜岩加工的人为多。在当时,由黑曜石制成的工具和武器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其他的手工制造业还有制陶、玉石加工、纺织、皮革和木材加工等。白天,来自各地的人们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进行交易;晚上,人们回到自己舒适的寓所,外地人则只能住在专门界定的区域内。
民居中的装饰性壁画反映了人类诞生时 的神话故事
对出土文物的思考:从特奥蒂瓦坎的遗址中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雕刻和彩绘陶器,这是古印第安文化的瑰宝。其中尤以一种叫“薄橙”的彩绘陶器和石雕最为精彩。此外,还有其他声名远播的文物,如:三足鼎式陶罐,釉面光洁,造型粗犷而花纹精细;以几块巨石拼接成的水神雕像,头戴冠冕,耳佩饰物,表情严肃,双眼深邃有神,衣袍上装饰着几何图案。这些出土的文物向人们证实了那个已逝文明曾经的辉煌,也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从出土的文物里人们发现当时的特奥蒂瓦坎盛产黑曜石,甚至他们还把这种石头向其他地区出口。但对在那个缺乏工具的年代,人们怎样对它们进行精细加工,至今仍不知其详。同样让人费解的还有,这个辉煌的文明在公元 8 世纪的某个历史瞬间突然凋敝的真正原因。
特奥蒂瓦坎的鼎盛时期约为公元1世纪至6世纪,当时城市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人口可能达到10万至20万。特奥蒂瓦坎文化对后来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建筑、艺术和宗教方面。特奥蒂瓦坎的衰落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可能与内部冲突、资源枯竭或外部入侵有关。
特奥蒂瓦坎遗址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这里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考古学家前来参观和研究。特奥蒂瓦坎遗址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了解中美洲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