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能力强、耐湿耐热、抗病性较好,商品率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中早熟品种。石台县主推品种有我们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红椒品种新皖椒4号,高品质鲜椒皖椒177、皖椒178、皖椒789等;同时,红椒品种中椒106和丰椒4号,鲜椒品种中
辣椒越夏避雨栽培主要包括:产地环境、设施选择、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整枝搭架、肥水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控等。
一、产地环境
一般选择海拔500-800米的高山区,选择光照充足、排灌便利、3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或进行生物制剂处理过的田块。
二、设施选择
选择夏季通风散热效果好的棚型。钢架或竹木骨架材质;肩高1.2-1.5米,跨度 6-8米,长度依山区地势,25m-50m 之间为宜。
三、茬口安排
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至5月生中旬定植,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开始采收,8月中下旬至10月份采收结束。
四、品种选择
选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能力强、耐湿耐热、抗病性较好,商品率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中早熟品种。石台县主推品种有我们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红椒品种新皖椒4号,高品质鲜椒皖椒177、皖椒178、皖椒789等;同时,红椒品种中椒106和丰椒4号,鲜椒品种中椒Y216也是很不错的主推品种。
五、播种育苗
种子处理:第一步,阳光晒种:于辣椒播种前2天-3天,将待播种子摊开,置于阳光下暴晒4h-6h。第二步,温汤浸种:将种子在常温水中浸15min,再转入55℃-60℃的热水中,不断搅动并及时补充热水,使水温维持在55℃-60℃范围内10min-15min,再降低水温至28℃-30℃或将种子转入28℃-30℃的温水中浸泡8h-10h后催芽。
采用棚室穴盘集中育苗,地热线辅助加温。选择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育苗穴盘选择50孔或72孔规格。穴盘装满基质后,用专用机械或器具打孔,孔眼直径1.5cm左右、深10cm左右,每穴播1粒种芽,播后覆盖基质。出苗前,覆盖薄膜保湿,薄膜上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保温材料,适宜温度 25℃-30℃;出苗后,晴天早掀晚盖覆盖物、阴雨天采取补光措施,白天适宜温度25℃-28℃,夜间适宜 15℃-20℃:基质表面发白时补充水分,每次均匀浇透,宜在中午浇水,阴雨天、弱光、湿度大时不宜浇水,出苗后湿度保持在50%-70%。苗龄35天左右,6片-7片真叶,根系健壮发达为成苗标准。
六、定植(直接用视频里的)
定植前深翻土地,每亩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2500 kg-3500 kg、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各35kg; 整地做畦,畦面宽80cm-90cm,沟宽40cm左右,铺设滴灌系统,覆盖地膜,定植前1天苗床浇透水。每畦栽两行,株距 40 cm 左右,每亩定植约 2600 株-2700 袜。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深度以子叶痕刚露土面为宜,定植后浇足水。
七、整枝搭架
及时剪除门椒以下的侧枝。及时立支柱或搭设简易支架防止植株倒伏。
八、肥水管理
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学握“生长前期轻施、结果期重施,少量多次施”的原则。缓苗后至第1果彤大时,每隔7天-10 天随水追肥 1次(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 10 kg-15 kg 或茄果类滴灌专用肥 5 kg);结果期至拉秧期每隔 10天-15 天左右随水追肥 1次(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 10 kg-15kg 或茄果类滴灌专用肥 7.5 kg;视墒情及时滴灌浇水。
九、采收
6 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开始采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具体采摘时期。提早采摘门椒,每次采收间隔1天-2天;在早晨或傍晚采收为宜,采收后放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及时分级包装销售。
十、病虫害防控
生物防治:第一个是太阳能高压灭虫灯。太阳能高压灭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太阳能灭虫灯是不用少用化学农药,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对农业生物进行物理保护的首选生物保护机械。第二个是粘虫板粘杀:田间安插或悬挂黄色粘虫板粘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安插或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每亩可安插20cm×30cm的色板25张-30张,虫满时或粘性不够时及时更换。
辣椒生产过程中要重点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灰得病、病毒病、 青枯病、叶斑病、蚜虫、斜纹夜蛾、粉虱等。可结合中蔬根宝生物制剂进行综合防治。另外,还可以通过释放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药剂等联合开展病虫害防治。
转载自:安徽省园艺学会
来源: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