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789年美国诞生之初,《关税法案》便作为首部联邦立法奠定了经济保护主义基石。一个多世纪后,1930年胡佛政府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这一传统推向极端——其将2万项进口商品税率提升至历史峰值,直接引爆全球报复性关税螺旋:30多个国家在半年内出台报复措施
自1789年美国诞生之初,《关税法案》便作为首部联邦立法奠定了经济保护主义基石。一个多世纪后,1930年胡佛政府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这一传统推向极端——其将2万项进口商品税率提升至历史峰值,直接引爆全球报复性关税螺旋:30多个国家在半年内出台报复措施,世界贸易总量在两年内萎缩66%,美国出口骤降69%,进口锐减60%。
这场关税战争不仅将全球经济推向深渊,更成为压垮美国金融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大萧条从区域性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灾难。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在1934年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终止了《斯姆特-霍利法案》的恶劣影响。从此美国关税开始了历史最长的下降期,到21世纪平均有效关税甚至降到了2%的极低水平。
历史的回声在当代回响。当2025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再度袭来时,那些被遗忘的关税数字正从故纸堆中苏醒,预示着某种危险的周期性循环正在重启。
丨2025年1-4月中美贸易战关税政策时间线梳理
中美贸易战关税政策的时间线
1月1日:美国对华关税调整,太阳能硅片和多晶硅关税税率从25%提高至50%,特定钨制品关税税率提高至25%。
2月4日: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3月4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的10%的关税生效。中国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对鸡肉、小麦等农产品加征15%关税,对大豆、牛肉等商品加征10%关税。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决定对所有国家大幅加征关税,以“对等关税”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叠加前两次10%的关税,综合税率达54%。
4月4日:中国宣布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将生效时间精确至4月10日12时01分。
4月7日深夜: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最后通牒”,若中国不在24小时内取消对美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将自4月9日起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达50%的额外关税,并全面中止当前所有贸易谈判。
4月9日: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达50%的额外关税,并全面中止当前所有贸易谈判正式生效。
9日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对此,特朗普再次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立即生效,对除中国之外的国家,暂停征收定向关税90天。针对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中英文)。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系统阐释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阐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损害,展示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意志。
丨跨境电商卖家的困境与出路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以及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直接冲击以Temu、SHEIN、速卖通为代表的跨境平台。
过去,跨境卖家依托“小包直邮+低价倾销”策略迅速打开市场,而现在关税成本激增导致跨境卖家商品利润空间被压缩,或将迫使其调整定价策略,甚至放弃部分低毛利品类。
同时,物流清关费用也因T86清关模式的取消而上升,清关时效可能从原来的1-2天延长至5-7天甚至更久,极大影响了履约时效和客户满意度。美国海关还要求承运商预缴关税保证金,中小物流企业资金链承压,行业可能迎来新一轮洗牌。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能提供合规申报、快速清关服务的头部物流商将占据优势,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高。”
面对这些困境,跨境电商卖家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优化供应链布局是关键
卖家可以考虑布局海外仓,通过海运整柜运输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同时借助本土履约能力提高订单配送效率,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包括墨西哥、越南、迪拜等,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选择哪个国家作为转运地或市场布局,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稳定性、物流成本、市场潜力和合规要求等因素。以上提到的三个国家选项,如果企业主要目标是规避美国关税并快速进入市场,越南可能是短期选择,毕竟越南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成功避免了大规模关税的立即实施,并获得了90天的缓冲期;如果看重长期稳定性和广泛的市场覆盖,迪拜是理想选择;而如果企业希望深耕美国市场并拓展拉美市场,墨西哥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
2,调整选品策略也至关重要
卖家应选择利润空间较大的商品,以缓冲关税成本压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利润情况,优化产品组合,提高产品竞争力。
3、拓展多元市场是另一个重要的应对策略
卖家应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东盟、中东等,以降低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同时,加强本地化运营,针对不同市场特点进行产品推广和营销,提高产品在当地的接受度和竞争力。
此外,提升品牌竞争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卖家应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满意度,并通过社交媒体、广告等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管理中,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商标、专利和版权无疑是三大关键领域,也是企业必须重点攻防的战场。从专利申请到风险预警,从争议解决到制度完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执行。
专利申请与维护:确保专利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缴纳年费,避免因疏忽导致专利失效。
风险预警与监控:定期对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风险,提前预警并制定应对策略。
争议解决与协商:对于权属争议或潜在的侵权纠纷,积极与对方协商,寻求和解。通过谈判、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避免法律诉讼。
制度完善与培训: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专利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审查专利合规风险识别清单,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措施。
中美关税战虽然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为企业提供了重新审视和强化知识产权战略的机会。通过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措施,企业可以在这场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未来,谁能在知识产权领域占据优势,谁就能在跨境电商的赛道上走得更远。
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之际,唯有主动适应规则变化的企业,方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THE END
素材来源:单个国家或联盟知产局/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来源:波兰BIP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