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农业发展,奋进农业强国新征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0:35 2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从古老的农耕文明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农业。在新时代,向着农业强国目标奋进的征程中,回顾农业发展历史,更能明晰当下发展路径,汲取前行力量。

我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从古老的农耕文明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农业。在新时代,向着农业强国目标奋进的征程中,回顾农业发展历史,更能明晰当下发展路径,汲取前行力量。

早在远古时期,华夏先民就开启了农业生产的探索。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证实了距今约 7000 年前,长江流域已出现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此后,精耕细作的理念在中华大地逐渐生根发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让土地开垦面积大幅增加,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兴建,灌溉了广袤农田,保障了农业丰收,使得农业生产进一步向规模化迈进。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农业技术持续迭代。从选种育种技术的不断优化,到各种农书的问世,总结和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推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良。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内忧外患,我国农业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传统农业面临诸多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土地改革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展开,在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20 世纪 70 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再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农业科技研发也稳步推进,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诞生,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

迈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建设农业强国成为新的奋斗目标。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2024-2035 年)》明确提出,要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在政策推动方面,《规划》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通过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制度体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为农业科技应用筑牢土地根基,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水平上,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这为农业科技在增产增收领域提供了明确的发力点。

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央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为相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在种业创新方面,政策积极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如设立种业创新专项基金,奖励在种业研发取得突出成果的团队和企业。国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同时给予农机制造企业研发新型高端农机装备税收优惠等支持,推动农机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政府还积极推动 5G 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并组织开展农业数字化应用培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助力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今年,我国将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孵化器,中央财政安排 6 亿多元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产业园区扶持政策,在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等方面为农业科技园区开辟绿色通道,吸引农业科技资源集聚。国家还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对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突破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农业科技相关企业超149.7万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农业科技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三个省市数量总和超过41.6万余家,占企业总数的28%。排在其后的是河北省和安徽省,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而现如今也都成为了农业科技大省。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农业科技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55%。

从古老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到现代科技赋能下的飞速发展,我国农业正沿着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迈向强国之林。在传承历史经验、紧跟时代步伐、落实政策指引下,我国农业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如意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