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圳南山区的核心地带,14.24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承载着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这里汇聚了超5.4万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3000余家,上市公司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1280家,腾讯、大疆、华为等全球知名企业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深圳市首批“
在深圳南山区的核心地带,14.24平方公里的粤海街道,承载着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这里汇聚了超5.4万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3000余家,上市公司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1280家,腾讯、大疆、华为等全球知名企业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深圳市首批“国际化示范街区”和“国际化产业创新特色示范街区”,粤海街道不仅是产业创新的高地,更是国际化的前沿窗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深入发展,辖区企业面临着跨境“出海”的新机遇与挑战。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粤海街道办事处以国际化建设目标为着力点,2023年6月,粤海国际化企业服务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启用,通过系统化服务与创新实践,中心书写了助力企业“扬帆全球”的亮眼答卷。短短两年间,累计举办120余场主题活动,服务企业超400家,覆盖人次逾1200人,成为链接全球资源、赋能企业出海、凝聚国际人才的核心枢纽。
政策赋能:破解出海难题,筑牢合规防线
在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出海”面临政策不熟、合规风险高等现实挑战。中心以“益企行”品牌为依托,联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南山区税务局、涉外律所等机构,构建起覆盖跨境金融、税务政策、法律合规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助力企业顺利“走出去”,中心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多场政策宣讲和答疑活动,涵盖出口退税、海关政策及国际化合规经营等关键领域。
出口退税专题交流会详细解读了退税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企业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海关专场交流会则聚焦通关便利化、关税优惠等实务操作,提升企业跨境贸易效率;企业国际化合规经营交流会深入探讨了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指导企业规避潜在风险。例如,在2023年,在粤海国际化企业服务交流中心举行的“政策桥梁,泰和共融”跨境金融政策宣讲会——泰国篇活动上,粤海街道办事处携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举办“泰国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交流”主题进行分享,打通辖区企业“出海”泰国、了解跨境金融政策和市场的渠道,得到与会企业的高度评价。
在此之前,粤海国际化“益企行”品牌项目已举办越南、马来西亚“出海”专场,展现了粤海街道持续推动企业“出海”的决心。为护航企业合规经营,中心联合南山区司法局打造“双创法律服务中心”,引入万诺、知恒等专业律所,定期于中心开展常态化涉外法律咨询。
2025年,某机器人企业因海外商标纠纷寻求帮助,中心迅速联动律所制定应对方案,仅用两周时间化解潜在风险。此外,中心与南山区税务局联合主办多场出口退税专题讲座,聚焦“一带一路”市场,结合相关案例详细解读针对跨境电商行业最新的出口退(免)税政策,让参会企业代表对出口退(免)税政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资源链接:搭建全球网络,激活产业协同中心充分发挥
粤海街道“总部经济集聚、创新资源密集”的区位优势,搭建起覆盖政府、企业、高校、国际机构的合作生态,推动本土企业与全球市场高效对接。
2023年8月,中心与新加坡创新加速器XNode联合举办“粤海潮声——中外企业对接会”,聚焦电子制造与金融科技领域,通过主题分享、交流座谈等形式,为参与企业打造了多维度的合作平台。“通过这次中外企业对接会,我们与新加坡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发现了许多此前未注意到的机会。”经过沟通,粤海街道本土企业深圳市震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与一家新加坡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愿。更具标杆意义的是,2024年11月26日,中心举办了“美墨市场导航”海外拓展与人才战略分享会,成功推动广东某科技有限公司与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资源对接,并最终达成合作。双方成功在美国设立分公司并开展当地业务。这也为中心助力其他企业去海外搭建平台,推动企业出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
与此同时,粤海国际化“益企行”系列活动的国别出海加持篇,聚焦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中东、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题服务,致力于搭建中国与全球的桥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不同区域国别的出海交流分享活动,中心帮助企业深入洞察新国际形势下的商机与挑战,并提供资源对接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顺利出海。
人才集聚:引育国际人才,构建双向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国际化人才成为企业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中心通过“引才、育才、留才”三措并举,构建起人才与产业双向赋能的生态闭环。2023年,随着跨境直播、短视频等数字营销模式的兴起,相关人才需求增长。为此,粤海街道与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合作,分别于2023年10月和2024年10月开设了“粤品出海”全球青年跨境电商数字营销训练营,培养具备实践经验的跨境电商人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该训练营不仅是学习交流平台,也是国际青年了解深圳和粤海街道的窗口,鼓励青年通过数字营销推动“粤品”顺利出海。为促进人才与岗位精准匹配,中心在“才聚湾区,南山引力”国际人才就业实习双选会上,邀请多家粤海企业向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学生和国际人才提供数十个就业实习岗位,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的机会,精准助力广大国内外人才在深就业创业。两期就业实习双选会,成功为3家企业招聘到合适人才。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心凝聚起一支覆盖40余国、300余人的国际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既是粤海链接全球的“民间大使”,也为辖区中外居民提供多语言便民服务,成为国际化街区治理的创新力量。
文化融合:以软实力助推硬合作,塑造国际街区新名片
企业“出海”不仅是商业拓展,更是文化价值的对外传递。中心通过“传统文化体验+国际交往活动”双轮驱动,为中外企业合作注入文化认同的深层动力。在“非遗手工艺体验坊”活动中,外籍人士亲手制作中式盘扣、扩香石等传统工艺品,从技艺传承中感知中国文化精髓。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跨文化交流,也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文化软实力的支持。
创新引领:深化技术合作,赋能企业“走出去”
2025年中心计划在粤海国际化“益企行”系列活动新增“产业创新”和“企业出海评估”两大服务板块。产业创新板块将聚焦技术合作与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企业应对技术挑战;企业出海评估板块则将提供数据跨境传输合规管理工具,为企业“出海”提供个性化咨询和建议。从政策桥梁到文化纽带,从人才港湾到创新生态,粤海国际化企业服务交流中心以“链接世界、赋能未来”的使命,让全球资源“流动”起来,让创新要素“碰撞”出火花。在这里,企业不仅获得“走出去”的底气,更找到“融进去”的智慧。未来,这座立足湾区、链接全球的“国际会客厅”,将持续以开放姿态书写中国企业出海的新篇章,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粤海样本”。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