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昨日,特朗普再一次抡起关税大棒,宣布将只对中国出口到美国产品加征的关税提高至125%,而暂时叫停了对其它70多个国家的贸易战,这分明是疯子的举动,是要与中国硬脱钩而毫无顾忌了。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我们也绝无退路可言,唯有奉陪到底。
就在昨日,特朗普再一次抡起关税大棒,宣布将只对中国出口到美国产品加征的关税提高至125%,而暂时叫停了对其它70多个国家的贸易战,这分明是疯子的举动,是要与中国硬脱钩而毫无顾忌了。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我们也绝无退路可言,唯有奉陪到底。
当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2010年超越美国,当全球产业链重构进入深水区,当数字经济革命重塑国际竞争格局,两个超级经济体在历史的激流中迎头相撞,注定就要经历这场不可避免的残酷博弈。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已有足够的耐心、定力与底气去应对特朗普挑起的这场贸易战并笑到最后。
一、经济结构与战略耐力的比拼
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构成独特的战略纵深。联合国统计显示,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强大的抗压能力。当美国对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时,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在短暂波动后迅速回升,展现出超乎预期的韧性。这种体系优势在新冠疫情期间尤为凸显,中国供应链的快速恢复能力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国内市场的战略纵深正在释放强大动能。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变革,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模式。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突破47万亿元,相当于美国市场的90%,且增速持续保持5%以上,这种由内需驱动的增长,将有效缓冲来自外部的冲击,使中国经济在贸易战中保持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
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构筑长期竞争力。2015——2023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8.6万亿元增长至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5G基站、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正在改写全球创新版图。这种基于科技进步的动能转换,为持久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的突围之路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突破。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良率突破95%,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闪存实现量产。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量子霸权,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这些突破正在打破技术封锁的围城,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体系。
新型举国体制展现独特制度优势。在光刻机研发中,上海微电子联合数百家科研单位、企业形成攻关联合体,突破双工件台等核心技术。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芯片、大飞机等战略领域持续发力,加速关键领域的技术突围。
数字经济的弯道超车正在成为现实。中国数字经济增速连续8年全球第一,移动支付普及率超过86%,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70%。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等平台连接设备超7800万台,正在重构全球制造业生态。
三、国际格局的动态平衡
“一带一路”倡议构了建新的经济空间。截至2023年,中国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6.5万列。这种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网络,正在形成去中心化的全球经济新格局,有效对冲单边主义冲击。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创造制度红利。这个覆盖全球30%人口、29%GDP的自由贸易区,推动区域内90%货物贸易零关税。2023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高于整体增速3个百分点,彰显区域经济整合的战略价值。
发展中国家集体觉醒改变力量对比。从非洲自贸区建设到拉美左翼浪潮复兴,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占比从2012年的31.1%提升至2023年的42.6%,这种南南合作的新范式正在重塑国际贸易秩序。
在这场世纪博弈中,时间站在变革者一边。当美国沉迷于关税武器的威力时,中国正在推进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当某些势力试图割裂全球产业链时,中国通过进博会、消博会搭建合作平台;当技术封锁愈演愈烈,中国科技工作者在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不断突破。这种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的结合,终将推动世界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贸易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经济文明诞生的阵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终胜出的将是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文明形态。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打下来,笑到最后的必定是我们。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