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振远|墨子这样做人、做事、做学问:047.墨子怒耕柱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09:09 1

摘要:墨子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他把掌握的知识,用在最恰当的地方;成就了他最有价值的“济民救世”事业。我们要读懂、读通、读透《墨子》,深刻理解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正意义。走进墨子真善美的心灵家园,诵

《墨子这样做人、做事、做学问》引言

墨子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他把掌握的知识,用在最恰当的地方;成就了他最有价值的“济民救世”事业。我们要读懂、读通、读透《墨子》,深刻理解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正意义。走进墨子真善美的心灵家园,诵读《墨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聆听墨子历史先哲的教诲,分享《墨子》意显语质的美丽;学习墨子终生受益的文化,感受《墨子》博大精深的智慧!

声明:《墨子这样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所有文章,欢迎各专业报刊、杂志、网站和其它媒体选用、发表,请提前联系作者;欢迎读者朋友转载、交流、引用,请一定注明作者、出处。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十分感谢!

蒋振远|墨子这样做人、做事、做学问:047.墨子怒耕柱

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委屈地)说:“我不是胜过别人了吗?”墨子问道:“我将要去登太行山,可以用骏马驾车,也可以用牛驾车,你将驱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回答说:“我将驱策骏马。”墨子又问:“为什么驱策骏马呢?”耕柱子又回答道:“骏马能够足以担当重任。”墨子说:“我也以为你足够担当重任,所以批评你。”

耕柱仕楚

寓意

本则故事选自《耕柱》。《墨子怒耕柱》,这则篇告诉记述了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耕柱子骄傲自满,自以为还有胜过他人的地方,墨子用马和羊作比的方式,告诫耕柱子,正因为马有能力上太行山,所以要策马。以此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责任。

耕柱是墨子的优秀学生,耕柱的学业胜过了其他众人。墨子却有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指出了远大目标,并还因之而怒责耕柱。为什么?正像上高山以良马而不以牛驾车,是由于相信只有良马能当此重任一样,向弟子提出更高一步的严要求,也是对弟子能够深造的信任。墨子的这种教人态度,体现了作为施教者要强教,即勉力从教的精神,也是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虽枯槁不舍的牺牲自我一救世的精神在教育事业上的体现。

墨子的语言,朴实无华,有时甚至是平铺直叙,没什么文采,也不像庄子那样爱讲寓言故事,但他的话语逻辑性很强。他认为“文采饰太胜”,反而会使听者“迷于其辞,失之其理”,这样不利于自己的表达、传播。本则告诉体现了墨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这也反映了墨子是一个光明磊落、坦诚直率的人。

墨子对工作的批评,使得耕柱子恍然大悟。读罢这则故事,深感墨子的批评艺术可谓炉火纯青,令人回味无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只有让自己的批评润物无声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激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朵朵浪花。可以说《墨子怒耕柱》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习的一个典范案例。

(《墨子寓言故事选》,1998年2月由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第一个从寓言角度对墨子进行研究,“该书应有开辟之功,填补了我国墨学研究的空白〈骆承烈语〉”。)

附:墨子怒耕柱

墨子怒耕柱①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②?”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③,驾骥与羊④,子将谁驱⑤?”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⑥。”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⑦。” (《耕柱》)

注释

①墨子怒耕柱:墨子对耕柱子发怒。②我毋俞于人乎:我不是胜过别人了吗?毋(wú):副词,不。俞(yù):副词,通“愈”;越、更加。这里是“胜过”的意思。③上(shàng):动词,上升、登上。大行:即太行山,山名;在今山西省境内。 ④驾骥与羊:可以用骏马驾车,也可以用牛驾车。骥(jì):名词,骏马、良马。羊:疑为“牛“之误。⑤子将谁驱:你将驱策哪一个呢?驱(qū):动词,驱赶、赶马前进。⑥骥足以责:骏马能够足以担当重任。责:名词,责任。这里用作动词,“担当责任”的意思。⑦我亦以子为足以责:我也以为你足够担当重任,所以批评你。亦(yì):副词,表示两者同样,可译为“也”、“也是”。这个意义古人只说“亦”,不说“也”。以:动词,认为,以为。足(zú):副词,足够。 (选自《墨子寓言故事选》)

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转发!

愿与君携手共赏更多智慧的光芒!

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2009新中国百位教育大家);墨子研究学者;曾任: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组长(课题编号:13010488B),中国基础教育学会“适合学生的教育”(中基课2016197)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课题组特聘首席专家;山东省滕州市教科所原所长。现任: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从教54年,精心致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悉心努力践行墨子的教育思想。“适时施教”理论的代表作《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是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用书。2007年8月国家教育部资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评审纳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育家成长系列、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教育部特级教师计划、中国特级教师文库”。2020年予以重印。墨学研究的代表作《墨子教育新论》,2023年11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墨子教育思想的著作,第一个提出墨子为世界首倡“义务教育”的观点(谷汉民语)。

来源:众嗨娱乐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