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年夏天特别热,热得连石头都要开裂。我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扇风,盯着手机上那条拒绝我贷款的短信发呆。奶茶店的装修款还差三万,再不开张,房租就白交了。
那年夏天特别热,热得连石头都要开裂。我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扇风,盯着手机上那条拒绝我贷款的短信发呆。奶茶店的装修款还差三万,再不开张,房租就白交了。
“小涛,想啥呢,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舅舅骑着那辆爬坡都费劲的破电动车停在我面前,车后座绑着两箱蜂蜜。他今年五十出头,脸上的褶子比我奶奶年轻时还多,晒得黑黝黝的,头发里夹着不少白丝。
“没啥,就是…”我本想说实话,又咽了回去。舅舅一辈子没走出过这座小县城,总觉得我在大城市打拼是”吃香的喝辣的”。他不知道我被裁员后租的地下室墙上全是霉斑,下雨天还会漏水。
“哎呀,不用瞒我,我知道你肯定是为钱犯愁。”舅舅从裤兜里摸出一根皱巴巴的烟,烟屁股都掉了烟丝,“你大舅这辈子没啥出息,但看人还挺准。”
我愣了一下,不知该不该承认。
“别不好意思,有事就说。”舅舅掏出火机,点了半天没点着,烟也断成两截。他骂了句,把断烟扔了,又摸出一根。
榕树上的知了叫得震天响,汗顺着我的脖子往下流。我心一横,和盘托出了我想开奶茶店但差钱的事。
舅舅听完,拍拍我肩膀:“你知道咱们老家这片山吗?”
我点点头。那片山就在村后,除了几棵老松树和灌木丛,没什么特别的。
“你跟我上山看看。”舅舅说完,骑上他那辆电动车就走,也不管我答不答应。
那天下午,我跟着舅舅爬了大半座山。他指着山上几个零星的木箱子说:“这是我的蜂箱,不多,现在只有十二个。”
木箱外面的漆都掉了,露出原木的颜色,看起来已经很旧了。每个箱子前面都有蜜蜂进进出出。
“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养蜂的时候,被蜇得眼睛都睁不开,肿得跟猪头似的。”舅舅笑着说,嘴角的褶子更深了,“你婶子以为我得了怪病,差点叫村里人把我抬去医院。”
“那您还养?”
“这不是没钱嘛,总得找条出路。”他蹲下来,拿出一根烟叼在嘴上但没点,“我想着,蜜蜂挺勤劳的,说不定能跟它们学点什么。”
我不明白舅舅为什么带我来这。
“小涛,你瞧,”舅舅摘下草帽,擦了擦头上的汗,“我跟你说实话,我有三万块钱。”
“啊?”
“都是卖蜂蜜这些年攒的。本来是留着给你表弟上大学用的,但他今年考上公费师范了,不用钱了。”
夕阳把舅舅的影子拉得老长,蝉声渐弱,只剩风吹过松树的沙沙声。
“你要是不嫌弃,这钱就借给你。”舅舅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包着一沓旧钞票,“不急着还,什么时候有了再说。”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舅舅把塑料袋塞到我手里:“别婆婆妈妈的,大老爷们儿,有啥不好意思的。”
说完,他转身走向一个蜂箱,轻车熟路地打开盖子检查里面的情况,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回去的路上,舅舅骑着电动车,我坐在后座。他的背影比我记忆中瘦小了许多,深蓝色的工作服在肩膀那里磨得发白。当电动车颠簸着下山时,我看到塑料袋里的钱大多是二十和五十的,有些都卷边了,估计是舅舅一点一点存下来的。
那天晚上我睡不着,翻来覆去想着要怎么才能尽快还上这笔钱。第二天一早,我带着舅舅的三万块回了城里。
我的奶茶店取名”蜜意”,店铺不大,但装修得温馨。我选了蜂蜜奶盖作为招牌,用舅舅的蜂蜜做原料。蜂蜜有股野花的清香,和普通奶茶店用的蜂蜜完全不同。
开业第一天,我专门做了个促销活动。没想到,蜂蜜奶盖茶意外走红,许多顾客拍照发朋友圈,店里顿时挤满了人。
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我心里比蜜还甜。
一个月后,我打了三千块给舅舅。电话那头,舅舅愣了几秒:“这么快就有钱了?”
“嗯,生意还不错。”我没多说。其实我一点没赚,这钱是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第二个月,我又还了四千。舅舅在电话里笑得合不拢嘴:“我就知道你小子有出息!”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的店越开越红火。我开始研发新品,制作了蜜桃乌龙、桂花蜜柚等特色饮品。很多顾客专门为了我的蜂蜜奶盖跑来,甚至有人开车从隔壁城市赶过来。
一年后,我还清了舅舅的钱,又给他寄了五千作为利息。舅舅打电话来骂我:“你这孩子,借钱还利息,把你舅舅当成什么人了?”
我笑着说:“那您收着买烟抽吧。”
电话那头传来干咳声,我才想起舅舅戒烟有段时间了。
“咳,我早就不抽了,”舅舅的声音有点哑,“你婶子说我年纪大了,得保重身体。”
我心里一酸,舅舅养了一辈子蜂,靠着卖蜜补贴家用,年过五十才攒下那点钱。
第二年春天,我新开了一家分店,又在电商平台上开了网店,专卖蜂蜜饮品冲剂。我的品牌逐渐打出名气,甚至有投资商找上门来谈合作。
忙碌中,我没怎么回老家。偶尔和舅舅通电话,他总是问我累不累,有没有好好吃饭。我每次都说挺好的,就是忙。
其实我瘦了十多斤,胃也不太好,经常喝奶茶都要加蜂蜜中和一下胃酸。
第三年春节前,我开着新买的路虎回老家。村口的大榕树被砍了一半,据说是碍着新修的路。舅舅家还是老样子,红砖房,院子里堆着各种杂物,只是多了几个簇新的蜂箱。
“我的天!这是你的车?”舅舅围着路虎转了好几圈,不敢摸,“多少钱啊这个?”
“也不贵,”我笑着说,“就四十多万。”
舅舅倒吸一口冷气:“我的乖乖,你小子真有出息!”
饭桌上,舅舅一直给我夹菜,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他的皱纹更深了,头发也几乎全白了,但精神比以前好。
“对了,明天陪我上山看看蜂箱呗,”舅舅喝了口酒,脸上泛起红晕,“我又买了几个新的。”
第二天,我开车载着舅舅上山。新修的山路比以前宽敞多了,但路虎的底盘还是时不时刮到石头。
“慢点开,别把你这宝贝车刮坏了。”舅舅坐在副驾驶,系着安全带,手却抓着扶手不放。
到了山上,我才发现舅舅的蜂箱从十几个变成了近五十个,整整齐齐地摆在山坡上。
“生意做大了?”我问。
舅舅笑着点点头:“去年我琢磨着,既然你的奶茶店用蜂蜜做特色,我何不多养点蜂,专门供应给你?”
我一愣:“您没跟我说啊。”
“想给你个惊喜嘛,”舅舅拍拍我的肩膀,“我这蜂蜜都是纯天然的,肯定比你们城里买的好。”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最近两年,舅舅总是寄来各种蜂蜜样品,让我尝尝哪种好。原来他一直在为我的事业默默付出。
“您养这么多,管得过来吗?”我有些担心。
“没问题,我都退休了,天天琢磨怎么养好蜂。”舅舅蹲下来,熟练地打开一个蜂箱,“你看,这是我研究出来的新方法,让蜜蜂产量提高了不少。”
那一刻,看着舅舅专注的神情,我突然意识到他从来不是我想象中那个落魄的乡下人。他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舅,我明天带你去城里转转,看看我的店。”我说。
舅舅站在山顶,望着远处的县城,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这把老骨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你好好干你的,我就在这山上养我的蜂。”
风吹过松树,发出沙沙的响声,跟三年前一模一样。舅舅看着我的路虎,突然笑了:“你知道吗,我借你那三万块钱的时候,就知道你会成功。”
“怎么知道的?”我好奇地问。
“因为你跟蜜蜂一样,”舅舅指着忙碌的蜜蜂,“勤奋,不怕吃苦,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笑了:“您这是夸我呢,还是夸您的蜜蜂呢?”
“都夸。”舅舅摘下草帽,擦了擦额头的汗,“我借你钱的时候就想,反正这孩子肯定能成。要是不成,那就当我这辈子看走眼了。”他顿了顿,“幸好,我没看走眼。”
我开着路虎下山时,从后视镜看到舅舅站在山顶,身影和山融为一体。我突然想到,或许我的成功,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舅舅的那份信任。
回城前一天,我去了趟银行,办了一张副卡,存了二十万,密码设成了舅舅的生日。
“舅,这是我给您的养老钱,”我把卡递给他,“您要是觉得我成功了,就拿去享享福。”
舅舅推辞不掉,最后还是收下了。但我知道,以他的性格,这钱他八成不会花,可能又会攒着给他孙子用。
临走那天,我去山上看了最后一眼。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蜂箱在雾中若隐若现。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三年前第一次来这里的情景。
那时候我身无分文,靠舅舅的三万块东山再起。现在我开着几十万的车,口袋里装着比三年前更多的烦恼。
“小涛,你知道蜜蜂为什么能酿出甜蜜吗?”昨晚舅舅送我回房间时突然问我。
我摇摇头。
“因为它们永远不会放弃每一朵花,无论多远,无论多小。”舅舅说完,转身下楼去了。
开车驶出村口时,我看到舅舅站在路边,挥手送别。他戴着那顶旧草帽,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样子和三年前一模一样。
只是这一次,我不再是那个走投无路的年轻人,而他,也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养蜂人。
在车窗后视镜里,舅舅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拐角处。我知道,他会继续在那座山上养他的蜂,过他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而我,会带着他的故事,他的信任,和那些来自大山深处的蜂蜜,继续我的旅程。
也许下一次回来,我会告诉舅舅,我现在明白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成功后的光环,而是在你一无所有时,仍有人相信你终将成功。
昨晚回到城里,打开店门,招牌上”蜜意”两个字在霓虹灯下闪烁。我决定把店名改成”大山蜜意”,让更多人知道,在遥远的大山里,有一位执着的养蜂人,用他的勤劳和智慧,酿造出最甜美的蜜。
我想起舅舅站在山顶,目送我开着路虎离开时说的那句话:“早知道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舅舅所说的”早知道”,不仅是对我成功的预见,更是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播种信任,收获希望;付出真心,得到真情。
这大概就是舅舅和他的蜜蜂们,用一生教会我的最宝贵的东西。
来源:百香果聊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