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先将积蓄投入口碑良好的贵金属平台,获得小幅收益后,开始频繁操作,并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况下,将房产和汽车做了抵押。
2022年1月,上海浦东,32岁的刘娜被警方逮捕。她涉嫌诈骗,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
此前,刘娜和丈夫在上海共同经营一家快递驿站,生活稳定,女儿年仅三岁,乖巧懂事。
2021年上半年,为了提升家庭收入,刘娜开始接触网络投资。
她先将积蓄投入口碑良好的贵金属平台,获得小幅收益后,开始频繁操作,并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况下,将房产和汽车做了抵押。
随后,她向亲朋好友借款,用于投资比特币、理财基金等高风险项目。短短两个月内,刘娜累计投入超过300万元。
但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平台集中爆雷,资金全数亏损,债务全面暴露。
为了应对催债压力,她将女儿送至老家父母处,自己开始尝试送外卖。然而送外卖不仅辛苦,每日收入还不足三百元。
闺蜜得知此事后,建议刘娜利用个人外貌优势,通过“交友方式”获取资金。
起初,刘娜仅在交友平台隐晦发布信息,标注“可交往,限已婚,无需稳定关系,愿意承担生活费用者联系”。
数日内,她收到十余位男性的私信。
首位回应者是A先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已婚。双方三次见面,地点均在酒店。
每次见面后,A先生按约转账2万元,共计6万元。刘娜将这笔钱用于归还高利贷账户,并迅速扩大目标群体。
2022年3月起,刘娜开始使用统一话术应对多个男网友:“父母生病住院,自己被前夫家暴,被平台冻结账户”,以此为借口要求对方转账。
她逐渐形成一套稳定流程:初次见面后确认关系,第二次便开始借款,借款金额在1万至5万元不等。
梁先生是其中转账最多的一位。通过社交平台认识后,刘娜告知其自己育有一女,婚姻破裂,靠直播维生。
梁先生对其产生感情,在两个月内转账21万元。刘娜每次都会在借款后发送定位、语音和视频,模拟真实情侣状态。
同时期,刘娜仍在与其他人保持联系。
据警方调查,其银行账户在2022年5月至11月期间,收到了来自33位男性的转账,共计100余笔,总金额超过120万元。
为掩盖操作,她经常使用借款后小额还款的方式,营造“有还款意愿”的假象。
如受害人B先生,在一个月内转账15万元,刘娜仅返还1.2万元,之后再次提出“急用”为由继续借款。
当部分受害人开始怀疑并要求归还时,刘娜以“抑郁症治疗、搬家换号”等理由搪塞,最后选择统一拉黑所有联系方式。
2022年底,梁先生发现刘娜与另一男性亲密同行,在尝试联系未果后报警。
警方接警后展开调查,通过对其银行流水、社交平台记录和宾馆登记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其存在利用恋爱关系实施诈骗的行为。
2023年1月,警方正式将刘娜拘捕。
审讯中,她承认自己在一年内与多名男子保持关系,并以虚假理由借款,但坚持“未明确表示不还”,认为属于私人借贷纠纷。
检察机关认定,刘娜在知晓自己无法还款的前提下,使用虚构身份、虚假理由获取财物,具备非法占有意图,数额特别巨大,已构成诈骗罪。
其丈夫在警方通报后首次到场。他表示,刘娜曾承诺靠自己还债,从未透露资金来源,自己已决定离婚,并争取女儿的抚养权。
截至目前,警方已确认刘娜诈骗金额超百万元,涉案人数33人,涉及多地男性公民。
案件移交法院审理,预计刑期将超过10年,刘娜需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继续承担未清偿部分的债务责任。
来源:乐以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