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秦良玉
秦良玉的父亲秦葵,是郡学贡生,平时喜欢研读兵法武技,休闲时爱四处游玩,寻幽探险。
这一天秦葵邀约了几位好友你爬仙印山。这仙印山不大却孤峰突起,四周如削,远远看去像一块玉印。传说是女娲娘娘路过此处时,发现有一海眼翻涌要为祸人间。
秦葵
女娲娘娘立刻拿出当年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神石,抛进了海眼。神石迎风而长,化成了玉印山。
秦葵一行到了玉印山下,仰望山顶,发现四周陡峭无法攀登。几位朋友摇头叹息说:“葵哥,上你当了,这山根本上不去。”
秦葵笑着说:“你看那突起的石尖,凹进去的石缝,山上垂下的藤蔓都可借力,怎么就上不去呢?”
秦葵
几位朋友冷笑着说:“葵哥,今天你若能爬上去,回城后我等好好请你喝一顿!”秦葵仗着自己常年练武身体敏捷,便说:“这顿酒我喝定了,大家瞧好吧!”
说完便攀着石缝石尖往上爬去,几十米高的小山,秦奎没费多大劲就爬了上来。
站在山顶,秦葵举目四望,只见古树参天,绿草成茵,好美丽的一幅山水画呀。
风景
秦葵陶醉在美景之中,他四处欣赏流连忘返。正在这时,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顷刻间大雨瓢泼而下,秦奎全身湿透,急忙寻找可躲雨的地方。
幸运的是,他发现离自己不远有一个小山洞,他毫不犹豫跑进了洞中。他把衣服脱下拧了拧,准备挂到洞壁上晾一会儿。这时他猛然看见,洞深处有两个发光的红点正向他游了过来。
下雨
秦葵心知不妙,这绝对是他惹不起的存在。他抓起衣服就往外跑,边跑边回头看,洞中窜出一条红色的大蛇,张着血盆大口向他直扑而来。
秦葵吓得失声大叫窜出了洞外,那大蛇随后也追了出来。碗口粗的红色大蛇有七八丈长,看着非常瘆人!
秦葵这时在地上捡了两块石头,用其中一块用力向那大蛇砸去。那大蛇非常灵活,轻易的就躲过了。
秦葵
眼看这大蛇就要扑到自己身上,秦葵第一反应伸出了右手,抓白大蛇的七寸。
就在这时,一声清脆的鹰啼从空中传来。一只彩色的山鹰从天而降,直扑那大蛇。
随后一鹰一蛇就斗在一起,秦葵站在边上看呆了!不久功夫战况突转急下,那只彩鹰虽然凶猛,奈何却不是大蛇的对手。一会儿就遍体鳞伤,被大蛇死死地缠住。
博斗
秦葵这一刻不再犹豫,猛冲上前就抓住了大蛇的七寸,然后用另一只手抓着石头在大蛇的头上狂砸。眨眼之间,那大蛇竟被活活砸死。
再看那彩鹰,身上多处受伤,躺在地上已经奄奄一息。这时候天空红光乍现,彩荷满天,从天空徐徐飘下一仙姑,落在了彩鹰身旁。
仙姑扶起彩鹰的头,喂了一颗仙丹,很快那彩鹰便苏醒过来,恢复的七七八八。秦葵傻傻的站在边上一语不发。
何仙姑
那仙姑看彩鹰没有了生命之忧,便转头对秦葵说:“我乃何仙姑,这彩鹰本是个采药姑娘。她心地善良,喜欢助人为乐。却不料被村中恶霸相逼,生死关头被我救下,最后把它化成彩鹰守护巡视这一方的安宁。今日那妖蛇作怪,彩鹰为救你差点丧命。你又为救他,不惜冒险把那大蛇打死,这就说明你俩很有缘分!所以就让彩鹰下凡历练一番,也了却你俩之间的因果!”
何仙姑
话音刚落,何仙姑和彩鹰同时不见。只留下秦葵一人呆楞在原地不动。
一年后,秦府上空忽现百鸟齐鸣。一只硕大的彩鹰从云中现身,一头扎入秦葵的卧室。“哇”的一声女婴啼哭,秦良玉出世了。
秦良玉稍大后,父亲秦葵打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导她与兄长们一同研习兵法、骑射与经史。
秦良玉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她嫁与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夫妇二人在石柱创立“白杆兵”——以白蜡木为杆、顶端带钩镰的特殊兵种,擅长山地作战与攀援奇袭。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秦良玉随夫出征。在邓坎战役中,她识破敌军夜袭计划,率白杆兵以少胜多,连破七寨,又以“枪梯”战术攻克天险桑木关,助明军平定叛乱。
秦良玉
总督李化龙赞其“南川路战功第一”,她却以女儿身婉拒朝廷封赏,获赠“女中丈夫”银牌。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遭宦官陷害死于狱中,秦良玉代领夫职,成为石柱土司。她率军三次北上抗清,两次万里勤王,谱写了满门忠烈的悲歌。
浑河血战(1621年):兄长秦邦屏、秦邦翰率白杆兵驰援辽东,在浑河与后金精锐血战,全军覆没。秦良玉亲率三千精兵入榆关,获明熹宗赐二品诰命,其子马祥麟授指挥使。
秦良玉
京师勤王(1630年):皇太极绕道喜峰口攻至北京城下,秦良玉散尽家财充作军饷,率白杆兵与清军激战于永定门外,收复永平四城。
崇祯帝在平台召见,赐诗四首,赞其“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死守石柱(1644年):张献忠入川,秦良玉发布《固守石柱檄文》,以数万兵力拒敌于境外。
秦良玉
面对劝降,她怒斥:“吾兄弟三人皆为国捐躯,我一妇人,受国恩二十年,怎能降贼!”张献忠忌惮秦良玉终不敢犯石柱。
秦良玉的军事才能体现在战略眼光与治军之道:
战术创新:白杆兵的钩镰枪可砍可拉,矛尾铁环相连可攀绝壁,在播州、辽东等战役中屡建奇功。
秦良玉
治军严明:白杆兵“队伍所过之处秋毫无犯”,连朝廷兵部尚书张鹤鸣亦盛赞其“浑河血战,首功非秦良玉莫属”。
政治清醒:她多次直言朝政弊端,如批评四川巡抚邵捷春不懂军事,预言其消极防守必败,不久果然被张献忠击溃。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72岁的秦良玉被封为“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封侯的女性。
秦良玉
永历二年(1648年),她病逝于石柱。后来清廷为其立祠,百姓将她比作“万寿山巅的守护神”。
来源:中条山上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