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中院:创新机制筑屏障 多元共治护未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14:45 1

摘要:近年来,延边州两级法院始终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珲春市人民法院2

近年来,延边州两级法院始终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珲春市人民法院2019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两级法院多名干警获得全国家事审判先进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专业审判筑牢权益保护屏障

延边州法院通过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创新特色审判机制,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案件审理质效。

全州覆盖专业团队,“五快”模式高效解纷

目前,延边州已实现少年法庭全覆盖,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资源,集中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法院设立反家暴诉讼服务和涉未成年人案件“绿色通道”,推行“快立案、快送达、快调解、快审理、快执行”机制,为困境未成年人开辟快速保护通道。

特色审判彰显人文关怀

在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延边州法院利用圆桌审判推行法官、监护人、社工“三见面”方式,落实指定辩护、不公开审理、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益。图们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获2022年全省优秀司法课题奖。行政、民事案件审理中,注重平衡未成年人校园生活与社会交往需求,延吉市人民法院联合心理咨询机构、珲春市人民法院联动妇联等多部门,建立心理干预、家庭调查等机制,有效提升法院妥善化解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多元联动构建保护新格局

延边州法院积极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立足审判延伸治理,织密安全防护网

珲春市法院发出全省首份由居委会代为申请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获评吉林省“妇女儿童公共法律服务十大典型案例”。同时与珲春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珲春市辖区范围内实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联席会议纪要》,为正在遭受或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当事人筑起一面防护墙。安图县法院针对旅馆行业管理漏洞发出司法建议,推动长白山公安局制定专项规范;和龙市法院联合烟草专卖局开展校园周边禁售烟专项整治行动,多维度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协同教育压实责任,助力家庭学校履职

延边中院发布全省首部《家事审判改革白皮书》和《涉外家事审判白皮书》,联合州妇联发布典型案例,强化司法引领作用。敦化市法院设立“向阳花”家庭教育指导站,建立法官与涉诉未成年人“一对一”家庭教育帮扶机制;延吉市法院2024年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30份,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全州法院与妇联、教育局签订《家庭教育指导实施意见》,推动个案指导向体系化服务升级。

法治宣传播撒法治种子

延边州法院创新普法形式,推动法治教育提质增效。

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普法教育常态化

全州两级法院选派151名干警担任153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建立“菜单式”法治教育平台,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MV、案例讲解等多样形式开展校园普法。延边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朴永刚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走进校园,勉励学生“坚守法律底线,守护青春安全”。延边法院更是在全社会开展“关爱成长,守护少年的你”“未爱封存,让青春无痕”“德润少年,法护成长”等主题活动,累计进行法治宣讲2087场,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手册3.78万份。

科技赋能沉浸式普法,扩大覆盖面

延边州法院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旁听庭审、举办模拟法庭竞赛,让学生和家长零距离感受司法权威。珲春市法院首创抖音VR直播“模拟法庭”,吸引194.4万人次在线观看,有效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普法覆盖广度与互动深度的双提升。

社会联动暖心帮扶,传递法治温情

依托“法官进网格”机制,延边州法院联合基层妇联、村委会建立困难留守儿童帮扶档案,开展“微心愿”认领、助学圆梦等公益活动。通过个案帮扶与法治宣传相结合,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来源:平安吉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