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浙江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发布了《关于“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美丽厕所”优秀案例(第一批)的通报》,上城区6个案例荣获优秀案例称号,先进管理模式和环境品质获得行业认可。
近日,浙江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发布了《关于“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美丽厕所”优秀案例(第一批)的通报》,上城区6个案例荣获优秀案例称号,先进管理模式和环境品质获得行业认可。
“席地而坐城市客厅”优秀案例
杭州东站枢纽城市门厅
杭州东站枢纽作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杭城的“东大门”,高峰期日均服务客流达到100多万。为应对庞大的客流压力,上城区根据特殊区位和客流压力,不断创新精细化管养模式,实行“智慧机械、全面覆盖、长效管理”的运营模式,以东站协同平台和机械智慧云平台的“数字双平台”监管系统赋能日常监管,创新采用“庭院式保洁法”,以火车东站站体的候车层车行道、东西广场为“内围核心区”,以环站北路、东宁路、新塘路、新风路为“外围延伸区”,形成“环站体门廊+外部庭院”的“回”字形城市门厅格局,打造东站“城市门厅”高标准保洁示范区。
湖滨步行街城市客厅
湖滨步行街毗邻西子湖畔,是杭州市对外展示城市形象与传播宋韵文化的重要窗口。街区坚持以“席地而坐、手摸无尘”为标准,以“家居式保洁”作业模式为核心,深度融合由湖滨步行街管养团队牵头编制的国家级团体标准《城市步行街运维规程》,开创性地将室内保洁理念带入街区的日常保洁工作中,充分运用室内保洁作业机具,将环卫匠心融入街区环境品质。同时,街区首创的“东坡七步法”“区域链作业模式”“红黄蓝节假日保障作业模式”等高效工作法,能够快速解决街区内各类突发环境问题,有效提升了街区作业效率。
钱江新城商圈城市客厅
钱江新城商圈是集行政服务、金融商业、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核心CBD,日均通勤人流量超20万。在日常保洁工作中,钱江新城保洁项目组创新性地采用多样化的机械组合作业模式,全力达成保洁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凸显“机械化+快速响应”的特色。在作业标准方面,钱江新城区域大力推行“3+X”机械化保洁作业模式,深度践行机械化机具理念,将机械化机具作为保洁工作的主力军。针对快车道、慢车道以及人行道的不同路况与清洁需求,精准匹配相应的机械化组合作业。目前,钱江新城区域机械化覆盖率已达100%,全方位实现清洁作业的高效升级。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客厅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开放式街巷制的起源地,是目前杭州城内历史渊源最深厚、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在完整保留南宋御街历史肌理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三维立体保洁法”,建立“精致、精细、精心”的标准化保洁流程,全面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创新推行“多时段工作制管理”机制,根据不同时段人流量特点实施差异化保洁策略,针对特色石板路面,制定专项深度养护方案,切实保护历史风貌。依托“智慧环卫云平台”实时监控系统,实现游客高峰期5分钟快速响应,并配套“街巷管家”制度,实现专人专巷管理,确保各类环境问题得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全力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精细化管理的典范。
“美丽厕所”优秀案例
城市阳台公厕
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域的城市阳台公厕占地面积约356平方米,是一座备受关注的五星级公厕。作为杭州市的“网红厕所”,其全国首创设计的“潮汐厕位”,能依据男女如厕需求的动态变化,灵活将“潮汐厕位”调整至男厕或女厕,并同步锁闭另一侧通道,在充分保障使用者隐私的前提下,极大地满足市民游客的如厕需求,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如厕压力。其整体设计也极具特色,内外部采用现代化曲线型风格,巧妙打造半室外空间,内部设计巧妙地融入了江南水墨画元素,处处彰显着浓厚的宋韵元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为使用者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市民中心花园广场公厕
市民中心花园广场公厕坐落于钱江新城市民广场的地下室内,服务管理达到五星级公厕标准,曾荣获国家级“最美公厕科技奖”。公厕的入口通道顶棚采用玻璃材质,明亮通透。沿着台阶往下,楼梯一侧贴心地安装了一台全智能残疾人电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而言,可以一键直达厕所门口。在内部设施上,该公厕装有“真空厕位”,与常规用水冲洗不同,通过强大的真空吸力来清理污物并粉碎处理,最终直接排放到污水管网中,既有效节约用水,又保证了良好的清洁效果。
来源:上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