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春风暖,樱桃花似雪。4月10日,走进成县王磨镇陈庄村大樱桃种植基地,百亩大樱桃花迎风绽放,如云似雪,与青翠山峦相映成趣。田间地头,游客穿梭花间拍照打卡,直播间吆喝“云赏花”,春意盎然田园风光孕育着增收的新希望。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1日电(刘建军)四月春风暖,樱桃花似雪。4月10日,走进成县王磨镇陈庄村大樱桃种植基地,百亩大樱桃花迎风绽放,如云似雪,与青翠山峦相映成趣。田间地头,游客穿梭花间拍照打卡,直播间吆喝“云赏花”,春意盎然田园风光孕育着增收的新希望。
近年来,成县王磨镇把发展大樱桃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特色产业,引进甘肃鑫康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陈庄村流转土地170亩,种植大樱桃、黄花、水蜜桃等特色产业,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做足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科技赋能种出“致富果”
“我们经过多方考察,这里生态良好、地理环境优越,是大樱桃的天然适生区,流转土地建成大棚123座,从山东引进8个品种的优质大樱桃苗木1万多株,今年60%的果树都开花挂果。”甘肃鑫康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波说。
2023年底,在王磨镇的支持下,公司利用已建成的大棚采用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栽植矮化大樱桃5400多株,全部成活并实现了开花挂果。
大樱桃种植拓宽了群众务工就业渠道。 陈争强 摄
“我们在山东苗木供应商的远程技术指导下,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栽植和管护,同时高薪聘请当地技术专家在关键节点实地指导管护,让山东优质大樱桃在成县成功种植。”王波说。
大樱桃试种成功极大鼓舞了王波发展产业的信心,2024年,在新引进栽种4000多株,扩大基地种植规模的同时,公司和周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建成2500多平方米的智能温控大棚,采用一根棍矮化密植栽植新技术,栽植大樱桃新品种2100多株,不断丰富了大樱桃品种。
走进智能温控大棚,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温度、湿度监测设备。当室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大棚墙壁上的风机和水帘机便自动启动,为棚内通风降温,保障大樱桃在适应的温度下生长。同时,铺在地面的防草布能够有效遏制杂草的生长,为大樱桃树保温保墒,自动滴灌系统精准控制果树的生长的水分需求。
在智能温控大棚安放测温设备。 陈争强 摄
“智能温控大棚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早春霜冻、夏季防雹,实现旱涝保收,而且把上市时间提早一个月左右,让大樱桃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王波介绍说。
如今,智能温控机、水肥一体机等农业设施,使樱桃树生长光照充足、温度水肥适合,这为高品质、易管理、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樱桃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农旅融合增添“新活力”
走进大棚放眼望去,满棚“雪色”尽收眼底,成排的大樱桃树上一团团一簇簇雪白间粉的樱桃花缀满枝头,好似无数张开的白绢小伞,偶然间可见一颗颗绿油油的花苞正冒着头,呆萌地长在花叶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春日大樱桃花盛开,吸引着游客前来踏春观赏,王磨镇也借机深挖“花经济”潜力,推动“赏花+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模式,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乡村振兴新业态、民众增收新渠道和消费扩容新载体,做足“美丽经济”,将“花期流量”转化为“乡村产值”,绘就乡村振兴的春日新图景。
游客在大樱桃种植基地踏春赏花。 陈争强 摄
依托浪沟峡国家3A大景区,赏大樱桃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王磨镇在推动大樱桃产业发展的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合作模式,让群众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形成春天引游客赏花、夏天为游客提供生态采摘体验的农旅融合发展。
“我们始终围绕‘生态新王磨,康养会客厅’的定位,立足王磨全县北环线旅游区位、辖区生态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鲜明三大优势,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契机,努力打造集自驾旅游、旅游度假、民宿康养、农耕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垂钓观光、亲子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基地,实现农旅、文旅结合,推动王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磨镇党委书记杨寅说。
产业延伸拓宽“增收路”
樱桃树间,陈庄村67岁的王存元正在忙着为大樱桃疏花,科学管理花期,春管忙碌的身影让今年的丰收更有希望。
“这些活都是手做活,不需要力气,很适合我们老年人干。”王存元一边忙碌一边说,“我们年龄大了,想利用闲时间打工,既没出去有没有人用,现在在家门口就实现务工,我们夫妻两人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挺满意的。”
和王存元一样在家门实现务工增收的还有很多人,他们在实现务工增收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大樱桃种植技术,为大樱桃产业提供了人力和技术支撑。
“我们日常用工保持在16人左右,高峰期能达到50多人,根据活计的不同每天发放60到80元不等的工资,每年能为周边群众务工增收20万元左右。”王波说。
大樱桃产业的发展,让群众在实现增收的同时,加快了王磨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而且让周边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2027年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收益将达到2万元,每年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王波说。
为延伸产业链,增加大樱桃附加值,公司将开发樱桃果脯、樱桃饮品等大樱桃深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让大樱桃出山提速,探索“认养一棵樱桃树”的农旅融合新模式,让“王磨大樱桃”的名片更加闪亮。
如今在王磨镇,以观赏大樱桃花、采摘大樱桃为切入点,大樱桃经济链正不断被“延伸”,春赏落英缤纷,夏尝酸甜红果,秋醉红叶美景,冬观浪沟雪景的独特风情正在成为游客的新选择,农旅融合发展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完)
来源:甘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