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离世,根据周总理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向了全国四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5:16 2

摘要:1976年1月8日,伟大敬爱的周总理因病在北京去世,根据周总理的遗愿,周总理的骨灰撒在了全国四处地方,四个地点有何寓意?

1976年1月8日,伟大敬爱的周总理因病在北京去世,根据周总理的遗愿,周总理的骨灰撒在了全国四处地方,四个地点有何寓意?

周总理的一生为国为民,是人民敬爱的好总理,周总理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已经无法用文字来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周总理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周总理参加大会

上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繁忙的时期,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交,例如:日本、美国,1971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周总理亲自去机场迎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周总理还是亲自去机场迎接,彼时的周总理身体已经出现了病情,但为了新中国未来发展,周总理还是站在了一线。

周总理机场迎接尼克松

尼克松结束访华后没几个月,周总理就病倒了,在医生的检查下,确诊周总理患上了膀胱癌,这一消息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不幸的,但周总理似乎并不担心,经历过战争的革命家对生死早已看淡,即便周总理身患癌症但他还是尽心尽力地工作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周总理又接见了越南领导黎笋、范文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还有很多国家的领导,周总理可谓是尽心尽力,但病魔也困扰着周总理。

周总理接见外国友人

1974年,周总理由于高强度的工作,还不接受治疗彻底病倒了,秘书立即将周总理送到医院,周总理的身体已经恶化,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在医生的治疗下,周总理的身体出现了好转,但已无法再进行工作。

1975年,周总理被病痛折磨的只有61斤,但周总理还是忍着病痛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周总理知道毛主席正在挂念着他,信中周总理汇报了病情让主席不要担心,可生命就是那么渺小。

晚年毛主席与周总理见面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情复发再次进行抢救,这一次医生也尽力了,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离世的消息,一言不发眉头紧锁两眼流泪,老友的离世让毛主席很是难过。

而毛主席由于身体原因也无法去送周总理最后一程,当周总理离世的消息通过广播向全国民众告知后,全国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为周总理的离世默哀。

百姓送周总理灵车

1956年中央为保障生态环境和节约国家土地,决定在人死后进行火化,毛主席当时提议了两点,一、人死后进行火化,不报了遗体,不修建坟墓,二、人死后不大操大办节约改变社会风气,改造国家。

中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前往杭州视察时,发现西湖周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几块新的坟墓,这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环境,为了新中国未来发展毛主席决定改变这些行为。

毛主席早年视察杭州

而毛主席也是第一个在“火化协议”上签字的领导,在毛主席的带头下,151位党领导在协议上签字,而在周总理离世后,邓颖超就希望中央批准周总理遗体火化一事这也是周总理生前最后一个愿望。

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同意了邓颖超的请求,邓颖超非常高兴,而周总理骨灰撒在哪里当时非常保密,邓颖超觉得,一旦让百姓知道周总理的骨灰撒在那里,人民必定会去悼念,为了公共秩序,周总理骨灰这件事严格保密。

周总理与邓颖超

1月16日,中央派飞机带着周总理的骨灰前往了四个地点,一、北京上空,二、北京密云水库,三天津海河上空,四、山东滨州的入海口,之所以选择这四处地点也是有原因的,展现了周总理生前的博大胸怀。

撒在北京上空是想与中央和百姓心连心,周总理在北京工作了后半生,北京的发展也离不开周总理的呕心沥血,北京的火车站、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有周总理的身影,周总理希望在他离世后可以继续陪伴北京发展。

早年人民大会堂建造

撒在密云水库,是因为新中国成垢时期北京非常缺水,周总理为了保障北京的供水,决定扩张密云水库,在施工期间,周总理都会前往水库视察,在周总理的带领下,保障了北京的供水,养活了北京千万人民。

周总理与邓颖超在密云水库

撒在天津海河,是因为天津是周总理革命生涯的起源地,周总理早年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在此期间,周总理参加了很多“反帝国”运动,为革命生涯画上了浓厚的一笔。

此外,周总理与邓颖超也是在天津相识的,所以周总理对天津生活是非常怀念的,所以将骨灰撒在天津上空。

周总理与邓颖超相识

撒在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意义更大,一方面是因为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大海将周总理的骨灰带到台湾海峡,看着祖国统一。

周总理和毛主席的一大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看到台湾回归,而两位老人家为两岸统一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因为各种原因台湾并没有回到祖国怀抱。

黄河

但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的,到时候在“台湾海峡的周总理”一定能完成心愿,如今的中国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这盛世如老一辈所愿,相信在他们的庇护下,中国未来将会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报、人民网

来源:冯律讲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