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及其盟友白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两国在经济与军事领域的合作也随之深化。关于俄白可能合并的讨论再度浮出水面,这一设想既有历史基础,也面临现实挑战。
自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及其盟友白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两国在经济与军事领域的合作也随之深化。关于俄白可能合并的讨论再度浮出水面,这一设想既有历史基础,也面临现实挑战。
历史渊源与战略考量
俄白一体化并非新议题。1999年,两国签署《建立联盟国家条约》,旨在推进政治、经济和军事融合。尽管进展缓慢,但合作框架始终存在。2021年,双方更新了28项合作路线图,涵盖能源、工业、国防等领域。白俄罗斯甚至允许俄罗斯在其境内部署战术核武器,引发北约强烈反应。
经济上,白俄罗斯长期依赖俄罗斯。2021年,俄罗斯占白俄罗斯贸易额的49%,而欧盟仅占21%。西方制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依赖。2022年,欧盟对白俄罗斯实施全面贸易封锁,导致其钾肥、机械出口骤降30%。俄罗斯则以折扣油价和财政援助为其提供支持。
对俄罗斯而言,合并白俄罗斯具有显著战略价值。白俄罗斯与波兰、立陶宛接壤,是抵御北约东扩的重要缓冲地带。若将其纳入版图,俄罗斯可将军事部署前移,直接威慑东欧。此外,白俄罗斯的机械制造业(占GDP的25%)能弥补俄罗斯产业链的不足。两国合并后,将形成1.8亿人口、GDP近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规模接近印度。
外部压力与内部阻力
西方的制裁和北约的扩张是推动俄白走近的重要因素。自2014年以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超过6000项制裁,2022年更联合欧盟对白俄罗斯实施全面封锁,导致其GDP下降4.7%。北约的持续东扩也加剧了俄罗斯的不安。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后,俄罗斯与北约的陆地边界延长了一倍。普京曾警告,北约在乌克兰部署导弹将直接威胁莫斯科。
然而,合并的阻力同样不容忽视。白俄罗斯国内对主权让渡的抵触情绪强烈。2020年总统选举后,大规模抗议活动爆发,民众高呼反对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民调显示,仅18%的白俄罗斯人支持完全合并,62%希望维持现状。年轻一代更倾向欧盟,2021年赴欧留学人数增长40%,而赴俄人数下降15%。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将是重要变量。美国明确表示,若俄白合并,将视其为对欧洲安全的严重威胁,并实施更严厉制裁。北约可能重新评估东欧防御体系,甚至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波兰和立陶宛已在白俄罗斯边境修建隔离墙,并增派部队,防范潜在危机。
合并的潜在影响
若合并成为现实,国际格局将迎来重大变革。军事上,俄罗斯可将导弹系统部署至白俄罗斯西部,威胁北约东翼。北约现有防御计划可能失效,波罗的海三国的安全形势将更加脆弱。经济上,俄白联盟将控制全球13%的天然气出口和20%的钾肥供应,进一步钳制欧洲能源安全。政治层面,合并可能吸引其他独联体国家加入,削弱西方制裁效果,并推动国际秩序重塑。
然而,短期内合并的可能性较低。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军费开支已占GDP的6.7%,经济压力巨大。白俄罗斯经济连续三年负增长,卢卡申科政权稳定性存疑。两国领导人均面临内外挑战,合并并非优先选项。
来源:初恋谈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