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拒绝学生欺凌 守护青春净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5:53 1

摘要: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肢体暴力:殴打、推搡等;语言侮辱:辱骂、取绰号、散播谣言;网络欺凌:传播隐私信息、恶意P图;财物侵害:损坏物品、

什么是学生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肢体暴力:殴打、推搡等;语言侮辱:辱骂、取绰号、散播谣言;网络欺凌:传播隐私信息、恶意P图;财物侵害:损坏物品、强行索要财物;心理压迫:孤立、威胁、恐吓等。

学生欺凌可不只是打打闹闹那么简单。它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有一种是身体欺凌,比如有的同学被故意推搡、踢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想象一下,你正在操场上好好地走着,突然被人用力一推,摔了个狗啃泥,是不是既疼又委屈?这就是身体欺凌的一种。

还有语言欺凌,那些难听的话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刺进被欺负同学的心里。像给别人起侮辱性的外号,不停地嘲笑、辱骂他人,这都是语言欺凌。比如,给戴眼镜的同学叫 “四眼田鸡”,或者嘲笑某个同学成绩不好,说 “你怎么这么笨”。这些话会让被说的同学心里特别难受,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另外,还有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社交欺凌就是故意孤立某个同学,不让大家和他一起玩,让他感觉自己被整个集体抛弃了。而网络欺凌呢,就是在网上发一些不好的言论、图片或者视频来攻击别人。随着大家使用网络越来越多,网络欺凌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案例一:某天网友在网上发布一条视频,视频中有多名女生在厕所欺凌另一名女生。有两名女生站出来扇某一女生耳光,其中一人连续击打20下,打完后还怂恿其他女生,并称“出了事我扛着”。过程中有女生帮忙计数,另有一名女生在旁拍摄。

案例二:小张因为没有按要求给宿舍两位室友购买零食,就遭到两人的报复。她们将小张带到宿舍楼顶层,对她进行持续殴打,包括踢踹、拖鞋抽耳光等。伤痕累累的小张不堪忍受暴力逃了出去,躲在了教室的桌子下面,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被找到。

小检普法

学生欺凌可能同时触犯民事、行政及刑事,具体罪名需根据行为性质及后果判定:

1、民事责任。《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9条: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对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散布隐私等行为,可处5-10日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43条: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15日拘留并罚款。

3、刑事责任。学生欺凌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以下犯罪:

(一)故意伤害罪(《刑法》第234条):造成轻伤及以上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或死亡的,最高可判死刑。

(二)寻衅滋事罪(《刑法》第293条):多次辱骂、恐吓他人,或强拿硬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侮辱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聚众斗殴罪(《刑法》第292条):组织或参与群体性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重伤、死亡的,最高可判10年。

(五)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条):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加重处罚。

检察官提醒

实施学生欺凌行为的同学们,或许你们觉得这些举动只是一时好玩,或者能彰显自己的 “厉害”,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道德层面讲,欺凌他人是一种极为不友善、不道德的行为,会让被欺负的同学陷入痛苦之中。你们的行为违背了友善、互助的学生准则,会受到同学们的唾弃和老师的批评,在大家眼中,你们不再是勇敢或厉害,而是蛮横无理之人。

从法律角度看,学生欺凌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哪怕是看似小小的推搡、辱骂,一旦造成严重后果,都可能面临法律责任。你们的行为可能会给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永久性的伤害,而等待你们的,可能是警告、处分,甚至更严重的法律制裁。这会在你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抹不掉的污点,影响未来的求学、工作和生活。

所以,立即停止学生欺凌行为吧,学会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学生环境,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与成熟。

来源:山村男孩小阿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