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山东9岁男孩易怒暴躁,多次就诊病因未明确,最后查出这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17:06 3

摘要:资料来源[1]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3]赵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家庭暴力目睹儿童认知及心理问题的个

资料来源

[1]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赵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介入家庭暴力目睹儿童认知及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1.DOI:10.27037/d.cnki.ggxsc.2021.000406.

2020年,9岁的王墨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孩子,他的父母经过了一年多的艰辛备孕,好不容易才怀上他,怀孕期间保胎针都不知道打了多少。因此他出生后就备受珍惜和爱护,一家人对他格外疼爱,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满足的要求从不拒绝。这也让王墨在成长过程中,性格越发乖戾,整个小区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随着王墨逐渐成长,父母也发现他和别的普通小孩似乎的确有些不一样,王墨格外的没有耐心。每到吃饭的时候,爸爸都会提前将他抱到小饭桌等待,只要妈妈们装饭菜的时间稍微长了些,王墨就格外躁动,嘴里也“啧”个不停,眉头紧紧拧着,不停催促着“快点快点!”甚至还会双手不停拍打着桌子,似乎想要通过巨大的噪音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爸爸尝试过教育他,但每次爷爷奶奶就会上前打圆场,表示孩子还小,别计较这些,这样的情况也就一直持续着。

“隔代亲”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虽然会让小孩感受到更加浓厚的爱意,但如果没把握好边界,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没分寸。王墨有了父母双方老人的偏爱后,在家里越发肆无忌惮,每当他做错了事,母亲只要稍微教育几句,王墨就会恶狠狠地盯着妈妈,那目光让她都浑身不寒而栗。如果这时爸爸上来护住妻子,王墨甚至会大喊大叫,对爸爸又踢又打,仿佛他才是这个家的老大,绝对不许有人忤逆他。

好不容易将王墨送到了幼儿园,王墨的父母总算轻松了些,但入学一年后,王墨就再次闯了祸。他在幼儿园排队领课间的牛奶和零食时,因为被别的小朋友插队,王墨突然开始尖叫,并且用力的踢打同学,虽然老师及时拉开,但对方的身上还是很快就出现了淤青。老师立即通知了双方家长,在询问情况时,王墨依旧很愤怒,还自述当时是“控制不住生气”,老师见状也很是无奈。

母亲在给对方的小孩赔礼道歉时,对方家长的一句话深深刺进她心中:“小孩脾气这么暴躁,去医院看看吧,没准是个超雄,以后可能要进少管所的!”其实母亲内心深处早就有所怀疑,毕竟儿子在同龄人中身高突出,脾气又格外暴躁,为了不让儿子走上歧途,即便再不愿面对,她还是选择带着王墨去医院检查。

结果提示,王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正常男性核型)。脑电图(EEG):背景活动正常,无痫样放电。头颅MRI:未见结构异常。这说明王墨的身体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疾病,多半是行为出现了问题,得知这一结果的母亲不知是喜还是忧。医生突然说道,王墨这种情况最好去心理科看看,这句话却像是戳痛了母亲的神经,她拍桌而起,大怒道:“去心理科干嘛!难不成你觉得我儿子有精神病?”随后转身就带王墨回了家。

到家后母亲再次陷入了迷茫,既没有开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调整自家孩子的行为,她只能抱着侥幸心理再观察一段时间,总期盼着儿子长大后就会懂事。但事与愿违,王墨的情况越来越不对劲,他几乎每周都要因为一点小事暴怒两三回,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对父母动手和辱骂的地步。王墨的爸爸想过放弃他,妈妈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王墨却像是不知害怕为何物,脾气越发爆裂,妈妈整日以泪洗面,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变成这副模样。

好不容易捱到上小学,对于低年级的小孩来说,这时正是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专注力的最佳时机。但无论老师是好言好语还是厉声惧色,王墨连半个字都听不进去,每天上课不是摔文具就是撕课本,甚至还在整个班级到处跑,严重干扰了课堂秩序,其他的小朋友也隐约有些受到影响。

老师尝试了各种办法后,最终也只能无奈叫来了王墨的家长,委婉表示这个小孩他实在无能为力,父母只能暂时为他办理休学,先在家里培养好习惯和性格后再复学。妈妈整日陪在王墨身边,当起了家庭教师,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王墨在看书和写作业时非常容易分心,要么看看窗外,要么丢下笔满屋子乱跑。妈妈终于认清了现实,这样下去,儿子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更不可能步入社会,她最终还是带儿子来到了医院的心理科。

医生在了解完病史后,怀疑王墨患有ADHD,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并建议他住院完成系统的检查。办理好住院手续后,医生立即为王墨安排了一系列检测项目,ADHD评估量表(Conners父母版):注意力不集中维度得分临界(T=62),多动/冲动维度未达诊断阈值(T=58)。智力测试(WISC-IV):总智商(FSIQ)105(正常范围),无认知缺陷。儿童行为量表(CBCL):攻击行为维度显著升高(T=72)。以上种种检查都能排除ADHD这一猜想,事情似乎再度回归了原点。

此时王墨的爸爸也不耐烦了,指着主治医生就骂道:“你们到底能不能治!之前我来你们医院就开了一大堆检查就没治好,现在又检查了这么多还没查出什么来,光逮着我一个人薅钱是吧,今天必须给我一个说法!”爸爸越说越激动,骂得也越来越难听,主治医生都快被爸爸骂哭了

吵闹声很快就将另一个科室的主任吸引了过来,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示意爸爸稳定一下情绪,之后便拿起王墨的检查报告认真阅读了起来,又问起爸爸是不是有几个症状经常发生,爸爸一听还真的和自己儿子的情况对上了,连连点头。主任又写下几项检查让爸爸去完善,并让他再耐心等等,这个迫害他儿子身心健康的“凶手”应该很快就要被揪出来了。

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主任看着报告上的数值以及其他诊断结果,知道和自己预测的大差不差,于是将王墨的主治医生叫了过来,让他认真看一下王墨的检查报告,主治医生先是一愣,之后便恍然大悟,说道:“原来罪魁祸首竟然是它,我怎么早没想到是这个病!”

王墨很有可能患上了间歇性暴怒障碍,这是一种以反复、不可控的暴怒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这类爆发与触发事件的严重程度明显不成比例,例如因轻微批评而砸毁物品或攻击他人。根据相关手册记载,患者在12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言语或肢体攻击行为,且发作时完全超出自我控制能力。

间歇性暴怒障碍通常在青春期首次显现,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患者发作时肾上腺素水平可激增至正常值的5倍,但事后常伴随懊悔或困惑。该疾病与普通愤怒的区别在于攻击行为的频率、强度和失控性,且会显著损害社交或职业功能。

该病的成因涉及神经生物学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控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的灰质密度较常人低8%,而负责情绪处理的杏仁核活跃度高出30%,导致理性判断无法抑制愤怒。血清素转运体基因短等位突变者发病风险增加2倍,这类基因变异会削弱情绪调节能力。童年经历使疾病风险提升4.5倍,长期压力环境会持续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

目前较为常见的应对方式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家庭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通过识别“愤怒触发器”(如被忽视感),训练“暂停-深呼吸-理性回应”技巧,6个月治疗可使攻击频率减少70%。舍曲林等SSRIs类药物可提升血清素水平,降低杏仁核活跃度,普萘洛尔可阻断肾上腺素激增,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能在15分钟内缓解生理症状。

(《回顾:山东9岁男孩易怒暴躁,多次就诊病因未明确,最后竟查出这病》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杨Dr科普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