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电搞AI了,但我劝你买之前擦亮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7:07 4

摘要:比如TCL小蓝翼C7空调能给你播报天气,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接入DeepSeek帮你净化室内空气,就是AI空调;海尔冰箱不满足于保鲜食材,还想当你的AI语音管家,就是AI冰箱。

文|一财商学院

最近,AI这股风吹到了大家电。

传统“三大件”冰箱、洗衣机、空调,只要和智能有关,几乎都升级成为了“AI家电”。

怎么理解呢?

比如TCL小蓝翼C7空调能给你播报天气,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接入DeepSeek帮你净化室内空气,就是AI空调;海尔冰箱不满足于保鲜食材,还想当你的AI语音管家,就是AI冰箱。

继续看这些产品介绍,AI含量不尽相同:有AI省电、AI洗护这类实用功能,也有AI氛围灯这种花里胡哨的功能。

和空调聊天,让冰箱给你开夜灯,看起来很酷炫。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真的需要吗?用了这么多年的大家电要搞AI,怎么看都有点牵强。

但是品牌厂家不这么觉得。在国内最大的家电消费展AWE上,海尔、TCL、三星等知名家电品牌都打出AI牌,给旗舰款产品配上了“AI+XX”功能。

一时间,家电行业好像突然走入了“All in AI”时代,但另一方面,AI家电也并非宣传的那般全能。

出于好奇,我们研究了市面上的AI家电,看看这些“怪东西”都上了什么怪功能。

听得懂、看得懂,大家电开窍了

有100多年历史的“白电”行业,在AI语言大模型的驱动下又跑了起来,让原本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形态又有了创新点。

过去几个月,大家电迭代升级速度惊人:

在感知层面,大家电“听、说、看、闻”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听、说”AI语音交互,逐渐成为衡量AI家电的入门标准。

自从2月美的官宣接入DeepSeek以来,长虹、TCL、海尔等多个老牌家电品牌也都接入了语言大模型。

在3月的AWE上,海尔推出一款搭载了DeepSeek的AI冰箱,主打“AI语音管家”。“小优”语音唤起后,冰箱就像AI智能体一样给你建议——食材放哪个区域、最好多久吃完、怎么吃。

海尔空调“净省电”系列,也大都接入了AI语音交互。海尔空调电商负责人曾祥军告诉一财商学,还没有接入离线语音的部分产品,目前可以通过小优音箱连接,后期也有计划都配上语音功能。

之所以都配AI语音,品牌厂商有自己的考虑。

家电跨界搞AI,万丈高楼平地起,难度还是挺大的。借用目前成熟的AI大语言模型让消费者实现人机交互,可能是家电“AI化”最快、消费者获得感更强的一种方式——“哦,原来冰箱真的听得懂我在说什么”。

当然,光聊天不干活也不行。

除了听和说,更丰富的感知能力是AI家电执行自主决策的关键信息来源,要看、要闻、还要知冷热。因为感知更准确,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比如三翼鸟油烟机、蒸烤一体机、燃气灶合一智能厨房套组,搭配“AI之眼”,可以实时监测灶台上的油烟大小控制抽油烟机吸力大小,一旦锅开始干烧,燃气灶就关火断气。

还有主打AI轻干洗的COLMO干衣机,桶内丰富的湿度传感器和MEMS(微机电系统)像触手一样传回衣服干湿情况信息,交给机器大脑决定怎么烘、烘多久。

就这一点来看,AI家电跟以前纯功能型的家用电器相比已经有了本质区别,起码不是两眼一睁就闷头跑程序的机器了。

据一财商学观察,将AI作为主要宣传卖点的大家电,往往是在能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上某环节AI算法/功能。

比如追觅前不久刚发布的“驭风”机械臂空调X-Wind,主打AI全域感知、AI体感控风,也是在充分感知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才能挥着机械臂左边吹冷风,右边吹热风。

还有TCL空调旗舰小蓝翼C7,主打AI语音、AI睡眠、AI省电。

AI语音这块,TCL表示自己用的是行业“唯一自研语音大模型”——融合DeepSeek的伏羲大模型。AI睡眠是通过搭载毫米波雷达增强感知,再增加静音新风,一边探知用户睡眠状态,一边降低噪音送风。AI省电则是节能算法,最高可以节约40%效能。

不过尽管卖点丰富,也有真技术,这些AI家电大多还是只有某些环节上的智能,还在从感知跨越到决策、控制的阶段,而非真正意义上完整成熟的“AI家电”。

到了具体的使用场景,这一点就暴露得更加明显。

大家电接入AI,是刚需吗?

要说什么家电最称得上“AI家电”,可能还是之前我们分析过的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开始“长手”:这点破家务活儿,全被机器人抢去了丨怪东西

毕竟机械手、机械足、激光雷达,再加上AI加持的视觉算法、空间算法,让扫地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情况、自主决策(判断清洁程度、哪里要多擦几遍)、自主执行(自由移动、跨越障碍)。以机器人的标准来看,感知-决策-控制执行,都齐了。

AI大家电这边呢,功能也很全,打眼一看挺厉害,但老是给人一种“怪多余的”感觉。

比如一些AI功能不仅没啥用,还不合时宜。据TCL工作人员介绍,小蓝翼C7空调除了调节温度、风量,还能给人报天气、报汇率、播放音乐、播报新闻,甚至提供菜谱指导。

查天气还可以理解,咱们起床前都得先看天气再决定穿什么衣服。

但是一个空调在客厅、卧室里教人做菜,播报新闻,宣布今日汇率1美元兑7.33元人民币,确实有点抽象了。(to空调上的AI大脑:你知道自己是个空调吗?)

虽然原理很简单——接入AI语音交互之后什么都能聊,但是以往家里那个勤勤恳恳干活的大家电突然凭空开始说话了,说的内容还不符合“机设”,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毕竟作为普通消费者,也不是一定要和家电说上话,它能更好理解指令、更高效完成工作就够了。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电真的需要AI吗?

要知道,以往大家电不是没有“智能保鲜”“智能控温”“智慧调节风向”功能,即便是写好的程序,好用的功能就是好用。反过来,即便是有AI加持的花式功能,难用就是难用。

比如搜索某品牌洗衣机,消费者经常反馈的问题有:洗衣机和手机APP互联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智慧洗老是不断延长时间,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产品迭代解决,而不能诉诸于AI。

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电品牌搞AI,更像是品牌不想错过行业趋势的反应。有些品牌会投入AI研发,有些则强行往AI上靠。

比如三星,大家电直接搞了一个系列叫“AI神”。

有多神呢?

我们翻遍了这个系列的冰箱,从5199元的“AI神冰箱5系”到18199元的“AI神冰箱9系”,产品介绍里都只有一句和AI相关——AI节能。再就是可以通过三星智能家居SmartThings APP检查能耗。

但是随便一搜其他品牌冰箱,没宣传AI节能的产品,比“AI神”还省电。

敢情冲着AI节能去的消费者,就是花更多钱,买更不省电的产品。单看省电这一点,“AI神”并没宣传的那么神。

显然,大家电需要变得更好用,但不需要啥都往AI上蹭。

这不是代表要对AI家电说“不”,而是理性面对AI功能。

从需求层面来看,人们确实需要更智能的家电。因此在感知、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学习适应、协同工作层面,势必会出现很多新功能,它们有可能是借助AI实现的,也有可能是微创新实现的,最终目的都是制造更好用的产品。

所以与其过度宣传AI,家电品牌还不如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好,用货真价实、实用的功能赢得消费者。

AI家电不是刚需,好用的家电才是刚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AI家电?

从市面上AI家电的AI应用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两种:

首先,AI让大家电核心功能更好用,比如AI洗护、AI轻干洗可以把衣物洗得更干净,减少面料受损,空调传感器感知空间温度,AI调节风量,本质上是核心功能的升级。

其次,AI帮助解决大家电痛点,比如节能、降噪,主要提高经济性、实用性,本质上是对家电核心功能的查漏补缺。

以上两种更像是“家电+AI”,大部分家电能做到感知,但还无法做到自主决策执行,只能提示用户、给出决策建议,距离“AI家电”还有一定距离。

而大家电受制于功能单一、无法自主移动,注定不会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而是其中一环。

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分工也会更明确。

不是所有家电都要能聊天、讲笑话,提供情绪价值,也不是所有家电都得出现在不同场景。

相比花式AI功能,AI大家电更需要的是把自己那一环做到极致,再增加协同工作能力——在智能家居互联场景下,进一步实现即时响应“被唤起”,底层协议、芯片“更开放”,线上&语音交互“更方便”。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家电需要更聪明——能做什么很重要,知道不做什么更重要。

这对家电品牌和消费者来说,可能都是一件好事吧。

参考资料:

36氪研究院《2025年中国AI家电行业发展白皮书》

来源:蓝鲸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