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清明假期期间,嘉兴市重点关注防火安全工作,多向部署发力,构建“防-控-救-宣”立体防线,全力构筑“无死角”防火屏障,为青山绿野撑起“安全伞”,保障清明假期期间,全市无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清明时节,农林业生产性用火、祭祀用火、春游踏青活动频繁,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在清明假期期间,嘉兴市重点关注防火安全工作,多向部署发力,构建“防-控-救-宣”立体防线,全力构筑“无死角”防火屏障,为青山绿野撑起“安全伞”,保障清明假期期间,全市无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01 坚持预防,强化源头治理
下发《嘉兴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清明节前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结合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聚焦寺庙墓地、林缘地带、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对林下可燃物多、森林火灾风险高的区域清理枯枝杂草550余亩,设立消防蓄水池25个、储水桶78个。推行“文明祭祀+科技防火”模式,提倡电子香烛、鲜花替代焚香烧纸,实现“人防+技防”双管齐下,从源头掐灭火险苗头。
02 精细管控,织密巡防网络
通过“人机协同、空地联动”,确保火情“零漏网”。实行“卡口严查+空中巡护+地面巡查”立体管控,在进山路口设立检查站对上山游客进行火源管控宣传劝导,发放《森林防火和野生动物保护倡议书》,严查携带火种行为,累计劝阻违规用火行为150余起;启用无人机编队每日巡航,实时回传林区动态;组织489名护林员“分片包干”,重点时段加密巡山频次,防止火情漏网。
03 强化响应,提升处突能力
升级新增物资装备,配置高压水泵(含便携式)25台、灭火无人机10架、风力灭火机47台等设备以及森林防灭火服等装备412件(套)。组织开展“3·19”森林消防宣传日主题活动,模拟墓区火情蔓延、山地救援等场景,提升队伍协同作战能力,目前全市配有专兼职森林消防救援队伍10支共259人。同时,依托应急指挥平台,整合37处高空瞭望摄像头、热成像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巡视巡检,确保“1分钟预警、5分钟到场、15分钟扑灭”的快速处置机制高效运转。
04 扩大宣传,构建安全格局
紧扣我省第16个森林消防宣传日宣传主题“防患未‘燃’·‘森’生不息”,协同联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部门,采取“线上+线下”“典型案例+常识普及”等形式,在全市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重点场所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群众森林防灭火意识和法治观念。清明假期前夕,已累计在林区进山口、景区、主干道、公共场所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375条,循环播放警示宣传片586次,推送宣传短信13.36万条。
来源:浙江应急管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