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开盒”频现,数字时代如何为个人信息“上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14:44 3

摘要:如果你突然频繁收到陌生人打来的骚扰电话、手机验证短信和社交媒体上陌生人加好友申请,与此同时,你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照片等隐私信息也被挂在网上“示众”——你可能被“开盒”了。“开盒”是指通过非法手段在网络上收集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导网民对被“开盒”者

如果你突然频繁收到陌生人打来的骚扰电话、手机验证短信和社交媒体上陌生人加好友申请,与此同时,你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照片等隐私信息也被挂在网上“示众”——你可能被“开盒”了。“开盒”是指通过非法手段在网络上收集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导网民对被“开盒”者进行网暴。“开盒”是“人肉搜索”的升级版,它把线上的骂战引向线下的骚扰,破坏公序良俗,突破法律底线,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人身伤害。近日,有未成年人在网络上因“饭圈”争执而“开盒挂人”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这个“开盒”低龄化的个别案例须高度警惕:个人信息泄露,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加强网络环境治理,维护个人信息安全迫在眉睫。数字时代,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有自己的痕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网络治理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涉及个人数据的企业、部门、平台和个人,要层层压实责任,堵住信息泄露的漏洞。在技术层面,应从源头上拧紧安全阀,采用更先进的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工具,保护用户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隐私信息的非法传播。在制度层面,网络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和建立快速响应处理机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工审核相结合,快速高效识别并过滤不良信息;建立畅通便捷的举报渠道,确保举报信息得到及时处理。在法律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开盒”行为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法惩处泄露、盗取他人信息用于牟利的“内鬼”,严厉打击涉嫌贩卖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形成有效震慑,让施暴者无处遁形。在个人层面,人人都是个人隐私的安全员,也是网络环境的守护者,应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在保护好个人隐私的同时,对“开盒”行为说“不”。2023年,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指出要坚决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等行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技术打底、制度托举、法律护航,也需要每一位网民加入网络治理当中,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表达权利,维护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原标题:《“网络开盒”频现,数字时代如何为个人信息“上锁”》

来源:晓加科技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