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上有个说法,称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了40万重兵,还拉着日本一起围堵中国,而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的一句话,又把这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亚太地区的局势这几年真是越来越热闹,美国、日本、中国三方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出大戏,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网上有个说法,称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了40万重兵,还拉着日本一起围堵中国,而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的一句话,又把这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根据美国国防部和其他公开数据的统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驻军总数大概在8.5万人左右,远没到40万这个夸张的数字。
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大约是5.5万人,主要集中在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横须贺海军基地等地,兵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
驻韩美军人数在2.8万人左右,主要部署在首尔以南的平泽基地,以陆军为主。
关岛和其他太平洋岛屿大概有1.2万人,主要是海军和空军,关岛还是B-2、B-52这类战略轰炸机的轮换基地。
这8.5万人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核心驻军力量,负责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利益,保护盟友安全,同时也盯着潜在对手的动向。算上这些,离40万还差得远。
除了常驻部队,还有航母战斗群定期巡航、军演频频上演,这些都让亚太的军事氛围显得很浓。
目的也很明确:一是维持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二是盯着我国崛起带来的变化,顺便给盟友打气。
美国在亚太的布局里,日本绝对是个重头戏。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日本不光提供了军事基地,还在安全政策上跟美国捆得挺紧。
日本自卫队虽然名字叫“自卫”,但实力可不弱。
日本的防卫预算高达6.8万亿日元(约合460亿美元),连续几年上涨,已经是全球防卫预算排名靠前的国家。
日本海上自卫队有4艘“直升机航母”(比如“出云”号、“加贺”号),还能搭载F-35B隐形战机;加上8艘“宙斯盾”驱逐舰,防空反导能力很强。
航空自卫队有200多架F-15和F-2战机,还在陆续接收美国F-35A。
日本跟美国共建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部署了“爱国者-3”和“标准-3”导弹,专门对付潜在的导弹威胁。
美国在日本的5.5万驻军,靠的就是日本提供的基地和后勤支持,比如冲绳的普天间基地、横田空军基地。
这些年,日本的防卫政策也在变。以前受限于和平宪法,日本只能搞“专守防卫”,也就是敌人不打过来,自己绝不出手。但最近,日本开始讨论“反击能力”,甚至想拥有能打到对方领土的远程导弹,比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
从军事上看,日本确实在配合美国加强第一岛链(从日本到台湾再到菲律宾)的防御。
比如,美日经常搞联合军演,像“利剑”(Keen Sword)这种,模拟海上冲突和岛屿防御,明显是在练怎么应对我国海军的扩张。
我国这些年在南海填岛、东海巡航,搞得日本挺紧张,尤其是钓鱼岛(日本叫尖阁诸岛)问题上没少较劲。
但要说日本一门心思跟美国联手“围堵”我国,也不完全对。
日本跟我国的经济关系太深了,我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500亿美元,日本出口的汽车、机械、半导体,很多都卖到我国。
反过来,日本也需要我国的原材料和市场。
所以,日本在安全上靠美国,但经济上离不开我国,这种两头平衡的玩法,让它不可能彻底倒向“围堵”一边。
石破茂是是日本政坛的老将,当过防卫大臣、自民党干事长,还当选了日本首相。
他是个出了名的“军迷”,对防卫问题特别上心,观点也偏鹰派。
他的一句话,也火了:“日本应该有自己的防卫战略,不能完全依赖美国。”
这些年,美国在国际上的表现让日本有点慌。比如2021年阿富汗撤军,乱哄哄的场面让盟友怀疑美国的承诺靠不靠得住;再比如乌克兰危机,美国虽然支援了不少,但也暴露了它精力分散的问题。
石破茂这话就是在敲打:光靠美国不行,日本得自己硬起来。
二战后,日本被和平宪法绑住了手脚,军事上只能当“小弟”。
但随着我国、朝鲜的军事压力上升,日本国内早就有人不甘心了。石破茂这种资深政客,早就提出过“拥核论”(虽然他后来收敛了),还主张修宪、建军队。他的意思很明白:日本得有自己的底牌,不能老指望美国给撑腰。
石破茂这话还透着对亚太局势的焦虑,我国海军这些年扩张很快,055驱逐舰、航母“福建”号下水,都让日本感到威胁。
朝鲜那边也不消停,导弹试射隔三差五就来一发。日本夹在这俩邻居中间,不可能不紧张。石破茂想的是,日本得主动点,别老被动挨打。
石破茂这话一出,日本国内国外都炸了锅。支持的人觉得,他说出了日本该有的志气,凭啥老当美国的跟班?反对的人则担心,这会让日本走上军事化老路,跟邻国关系更僵。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说过类似的话:“希望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别搞对抗。”
韩国也盯着呢,毕竟历史问题在那摆着,日本一加强军力,韩国就容易犯嘀咕。
但现实点看,石破茂这话短期内也就是个表态。日本要真甩开美国单干,难度不小。自卫队的装备、情报、训练,很多都靠美国支持。
修宪也好,造导弹也罢,都得花时间、花钱,还得过国内民众那关。日本老百姓对军事化挺敏感,冲绳基地搬迁这点小事都能闹半天,更别提大动干戈了。
我国对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和日本的动向,一直是眼睛瞪得大大的。官方态度很明确:反对任何国家搞军事同盟、集团对抗,认为这会破坏地区和平,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态:“亚太是合作之地,不是博弈场。”
我国觉得,美国在亚太的8.5万驻军也好,航母巡航也罢,都是在给自己上压力。
尤其是第一岛链的布局,从日本到台湾再到菲律宾,像条锁链似的,把我国海军往外推。我国这些年造航母、建远洋舰队,就是想突破这道“锁链”。所以,美国每在亚太多放点兵力,我国就多一分警惕。
日本这边,我国既警惕又克制。警惕的是,日本自卫队实力不弱,又跟美国绑一块儿,钓鱼岛问题上还老掰扯。克制的是,中日经济联系太紧密,真翻脸对谁都不好。
2023年,中日高层互访多了起来,比如日本外相访华、我国领导人会见日方代表,双方都想稳住关系。但日本要是真按石破茂说的,搞军事自主,我国肯定会更硬气地回应。
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已经下水,055大驱批量服役,目标是2025年能有更强的远洋作战能力。
我国“一带一路”搞了这么多年,东南亚、南亚不少国家都跟我国经济绑一块儿,美国想拉拢这些国家,没那么容易。
保持外交灵活性,跟日本吵归吵,但贸易、文化交流没停,留着对话空间。
美国、日本、中国三方的动作,其实是一场大棋局。核心问题就一个:谁能在亚太说了算?
美国在亚太放兵、拉盟友,主要是想保住老大的位置。我国经济起来了,军事实力也在追,美国不舒服,想通过军事优势压一压。
亚太这块儿对美国太重要,第一岛链控制住了,就能限制我国海军往太平洋跑,还能护着日本、韩国、台湾这些盟友。
美国还通过“印太战略”,拉上印度、澳大利亚,搞了个“四方安全对话”(QUAD),想织个更大的网。
日本夹在中间挺尴尬,安全上,它得靠美国,毕竟朝鲜导弹、我国军舰不是闹着玩的。但经济上,它又离不开我国,出口市场、供应链都指着我国。
日本还想当“正常国家”,在国际上多刷存在感,所以石破茂这种“自主防卫”的说法,能戳中不少日本人。但真要自主,又怕得罪我国、惹怒美国,走钢丝的感觉。
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日本的防卫转向,肯定会让局势更复杂。
但大战打不起来,毕竟三方都有核武器,真动手谁都吃不消。
金融界《日本制铁决定影响两国关系,布林肯访问日本》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