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快艇“大飞”到底有多猛?造价一百多万,拉冻品一周即可回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8:36 3

摘要:2021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报了一条消息: 广州海关下属的大铲海关缉私分局,于当日连续查获14艘涉嫌走私船只,包括1艘油船和13艘大马力快艇(俗称“大飞”)。

2021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报了一条消息: 广州海关下属的大铲海关缉私分局,于当日连续查获14艘涉嫌走私船只,包括1艘油船和13艘大马力快艇(俗称“大飞”)。

一、

事情的起因,是大铲海关缉私分局在当天的巡航中发现了一艘行动诡异的国内油船。一般来说,此类油船主要负责接收清理其他船只的污油水,并不从事货物运输,奇怪的是,该船在发现海关缉私艇后,突然调整航向加速逃离。

海关缉私人员感觉情况不对,随即开足马力追上油船进行登临检查。经查,发现船上藏有涉嫌走私的酒类、药品、电子产品、香烟、服装、音响、坚果等货物,初估案值30万元人民币。

正在大铲海关缉私分局在登记这批走私物品时,一艘形迹可疑的高马力“大飞”远远看见缉私船后,立即调头准备驶离。海关缉私人员感觉这艘大马力快艇十分可疑,立刻鸣笛要求其停船接受检查。“大飞”听到鸣笛后不仅拒不停船,反而加足马力加速逃逸,并多次绕行在附近锚泊的大船,企图给海关缉私艇追缉设置障碍。

这种小伎俩自然难不倒缉私人员。他们当即采取双艇战术,在地方水警部门的协助下,经过一个多小时连续不懈的水上追缉,最终在南沙水域将该“大飞”成功截获。

从央视播出的画面可以看到,缉私警察水上追缉“大飞” 的场景堪比大片。画面中,缉私警察乘坐的快艇拉着警报,“大飞”则加足马力加速逃逸,多次绕行在附近锚泊的大船,企图给海关缉私艇追缉设置障碍。缉私警察最后只能在地方水警部门的协助下,采取双艇战术进行包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水上追缉,最终在南沙水域将“大飞”成功截获。

经检查,这艘“大飞”配有6台发动机,马力高达1800匹。随后经过审讯,“大飞”的驾驶员交待出了一个走私窝点,缉私人员顺藤摸瓜,在该窝点又查到了十三艘用于走私的“大飞”。

二、

据海关人员介绍,近年以来,珠江口水域走私形势出现新变化,走私分子利用“大飞”进行走私违法活动时有发生。这些船只均为无船舶名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船舶。在破获这起走私案后,广州海关已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在重点水域集中开展巡航管控、清港清湾综合治理和水陆联动全链条打击,保持着水上打私的高压态势。

数天后,广东江门缉私部门,在台山下川岛附近海域巡逻时发现一艘大马力摩托艇。执法人员向其表明身份后,要求该摩托艇接受检查。但这艘摩托艇不但不停船,反而加速逃窜。执法人员立即进行追缉拦截,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海上追逐后,终于成功控制了这艘非法改装的大马力快艇,现场抓获嫌疑人3名,并查处一批涉嫌走私的冻牛肉等冻品。

“大飞”指的是经过动力改装的大型摩托艇,是走私分子常用的海上运输工具。由于它在海上高速行驶时,远远看去像贴着海面飞翔,因此俗称为“大飞”。一般每艘“大飞”都安装有6至7个马力达250匹的进口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超过每小时90公里,走私分子驾驶“大飞”去香港码头装一批走私货物再开回广东,一般不超过三个小时。

在广东海关和警方的大力打击下,广东的非法改装快艇走私活动才有所收敛,走私集团为逃避追查,纷纷把“大飞”隐藏起来,准备等风头过后再出来干上一票。海关和警方于是发动群众,鼓励大家举报这些用于走私的改装“大飞”,只要查证属实,将会给予举报人高额的现金奖励。

这一招果然有效。悬赏通告张贴出来不久,便有群众举报:在大埔三门仔对岸的滩头,发现两艘覆盖迷彩布网的神秘“大飞”,被人隐蔽地藏在红树林深处。

一直以来,大埔三门仔附近海域走私活动都比较猖獗,警方、海关与走私分子经常在这一海域斗法,甚至发生海上交火行为。 接到举报后,海关的同志果然在大埔汀角路犁壁山对出海湾的红树林深处,发现两艘盖上迷彩布网的神秘“大飞”。 这两艘“大飞”就藏在离公路约两三百米的泥滩上,周围有茂密的红树林可供掩护。

海关的同志穿过泥沼和茂密的红树林,发现两船被盖上迷彩布网,艇身不见有舷号,上载7个30公升容量的胶罐,罐内盛满电油,四周充斥浓烈电油味。两艇的尾部均安装3部各有400匹马力的舷外引擎,每艘输出动力高达1200匹马力,速度可达逾50海里,远远超过国家的规定,明显是非法改装。

海关的同志不禁感叹道:“ 这里如此隐蔽,要不是群众举报,就算缉私人员在公路上巡逻,也不容易发现藏在红树林里的这两艘“大飞”。

三、

为了不引人注意,大部分“大飞”外观都比较简陋,有的“大飞”为了达到极致速度,甚至连遮雨的雨棚都没有。一般人肯定不会相信,这种大马力快艇的造价往往超百万。艇上一般配备五个以上的发动机,每个发动机都价值20万以上,这还不算其他设备以及船壳的价钱。

虽然“大飞”造价昂贵,但仍然有不少走私分子挺而走险,利用“大飞”进行走私。据被抓的走私分子交代,如果能成功逃避查处,一艘走私冻品的“大飞”仅需三天便可收回成本,利润极为惊人。也正是这种高额的利润,引得一些人明知违法,也纷纷加入其中。

由于“大飞”长度有限,装载能力也不是很大,所以不可能走私原油、铜锭等大宗货物,所以走私分子将目光放在了国外的冻肉和电子产品上。走私者们利用这种被称作“大飞”的大马力快艇穿梭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几个小时便能往返一次,如果不加大打击力度,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去香港码头拿货之前,会先和上游的人约定货的数量、价格,然后约定暗号,一驾驶大飞往内地指定地点去拉货。

由于怕遇海关的检查船只,“大飞”一般都是利用晚上进行走私活动。此时的海面漆黑一片的,“大飞”也不敢开灯,这也非常考验“大飞”驾驶者的水平和经验。要知道很多时候,他们开的是一条装着十吨冻肉的快艇,以八九十码的速度飞在浪尖上,还要在注意前方有没有海关的检查船只,因此不少“大飞”的下场,都是船毁人伤。

四、

为什么走私分子喜欢用“大飞”走私国外的冻肉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背后的暴利。

日常生活中,鸡翅、鸡爪、牛肉等冻品,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品。我们平常从市场买到的这些冻品,都经过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因此可以放心食用。但走私进入市场的冻品,往往会存在安全问题,可能携带各类细菌、病毒的冻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安全。

根据《海关法》规定,凡是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管理,运输、携带、邮寄冻品进出境行为,都属于“冻品走私”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由于外国人普遍不吃鸡爪、翅尖和猪牛内脏,因此部分境外冻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内,比如印度产牛肉批发价只有国内终端市场价的1/4左右。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将大量低价冷冻食品走私进入国内,对国内肉制品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造成严重冲击。

猪脚、牛杂(如牛百叶、牛腩、牛肠)、鸡翅和鸡脚,是最常见的走私冻品。一旦走私进入国内,这些冻品的价格往往能翻上数倍甚至数十倍,让走私分子获取巨额利润。

以冻猪脚为例。市场上的价格约为20多元一斤。而欧美的猪脚,批发价格仅有五、六元一斤。如果用“大飞”将5吨猪脚走私进国内,一趟就能赚上近二十万元。一艘“大飞”就算一周只跑五趟,也能在七天内将“大飞”的本钱赚回来。这还不算走私分子为了追求更大利润,一艘“大飞”都要装得不能再装为止,重量远远不止5吨。

五、

诸位别以为冻品走私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很多走私分子在国内有着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下游批发商,他们能很快把走私进来的冻肉,以冷链运输的方式发往内陆城市的各个冷库,再销售到普通人的餐桌上。

这些冻品的害处,是会严惩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为用“大飞”走私冻品,根本不可能按要求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中,中途解冻极易变质腐坏,有的甚至已过了保质期,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走私境外冻品也会扰乱市场运行秩序,冲击本土养殖业。如果放任不管,国内养殖户养殖的肉制品,根本不可能与这些走私来的冻品在价格上进行竞争。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国内养殖户纷纷倒闭,我们的肉制品很可能会形成完全依赖国外的情况。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我们的食品供应链将会受制于其他国家,这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更严重的是,有些走私进来的冻品,来自境外疯牛症、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疫区,一旦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近年来涌现的利用“大飞”走私国外冻品的新情况,海关缉私部门也在不断调整打击策略,多次组织海上跨境走私系列专项行动,并研究出了多艇合围、水陆联动等战术,强化缉私警力在重点水域的巡航封堵,力争不让一艘走私冻品的“大飞”驶入国内码头,来危害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参考资料:

《法制日报》:《夜幕下“失踪”的快艇》

《南方都市报》:《6人涉嫌非法改装大马力快艇、走私被抓获!现场查扣8吨冻品》

来源:作家杨文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