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王家贡米研究所实验田里,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传承千百年的水田育秧技术培育秧苗。一边是村民们用特制的木制"秧刮"起垄,一边是播种覆膜的忙碌景象,一幅浸染着农耕文明底色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朱映江 邹星雨
当前,水稻育秧迎来关键时节。在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的王家贡米研究所,新一年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在王家贡米研究所实验田里,村民们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传承千百年的水田育秧技术培育秧苗。一边是村民们用特制的木制"秧刮"起垄,一边是播种覆膜的忙碌景象,一幅浸染着农耕文明底色的春耕图正徐徐展开。
“此次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共有泰香优美玉、蜀香优636、王家贡米研究所自选自育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等水稻品种170余个。”昭化区王家贡米水稻研究所首席专家陈定全介绍,“通过试验示范、观察记载和采收后的米质鉴定,最终将筛选出适宜在我区生长的王家贡米主推品种和稻鸭、稻渔的主推品种,这些水稻品种将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聚焦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大力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近年来,昭化区还通过科技赋能,采用航天育种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培育更优质的王家贡米水稻品种。接下来,新一年航天育种即将启动,而这一科研项目预计也将在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是第六代航天育种试验,共有1600多个株系材料,预计可筛选出500余个材料。筛选后的株系材料在进行品质鉴定后,可以在明年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陈定全表示。
来源:四川民生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