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人中招!卫生间的小飞虫别看外表不起眼,它的危害超出你想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9:20 1

摘要:一到夏天的时候,在潮湿的卫生间角落、下水道口或洗手池边缘,总有一群不起眼的小飞虫悄然盘旋,而且它们体型微小,飞行时懒散笨拙,仿佛对人类的驱赶毫不在意。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一到夏天的时候,在潮湿的卫生间角落、下水道口或洗手池边缘,总有一群不起眼的小飞虫悄然盘旋,而且它们体型微小,飞行时懒散笨拙,仿佛对人类的驱赶毫不在意

但千万不能小看这些飞虫,不仅能够让人失明,甚至存在的危害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

那么,这种小虫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注意呢?

其实卫生间的常见的小飞虫,学名叫蛾蠓,也被称为蛾蚋或蝶蝇,而且它们个头很小,成虫只有2-3毫米长,像芝麻粒一样,这些小虫子全身灰黑色,翅膀上有细密的纹路,初看像小蛾子或迷你苍蝇

不过与蚊子、苍蝇不同的是,蛾蠓的飞行能力较弱,更偏好停驻于墙面、地漏等潮湿表面,也正是因为行动迟缓的“伪装”,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无害的装饰品”

而且它们的生存策略堪称“低调的繁殖机器”,雌虫每次产卵可达30-250粒,卵期仅需48小时即可孵化

幼虫以污水中的腐败有机物(如头发、食物残渣、粪便)为食,在排水管黏膜或积水中发育,14-20天便能完成卵→幼虫→蛹→成虫的全周期

这种高效的繁殖力使蛾蠓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虫口大军”,即便每日清理,仍可能反复滋生,而且要是用显微镜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蛾蠓全身覆盖着厚厚的绒毛,看起来毛茸茸的,与肉眼看到的形象差异很大。

但它们并非中国本土物种,而是原产于北美,后来随着全球贸易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它们一般晚上出来活动,白天就藏在墙壁、天花板这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虽然它们飞得不高也不快,但繁殖速度特别快,生命力也很强,也让人很是头疼。

这时候很多人就容易误解,反正蛾蠓不吸血,只要是不惹我高兴的话,那就不会对它怎样,但其实蛾蠓的危害远超人们的想象,它更是被称为“行走的病原体仓库”

毕竟蛾蠓幼虫栖息于化粪池、下水道等污秽环境,成虫体表密布细毛,极易黏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当它们停落于牙刷、毛巾或餐具时,病菌便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引发腹泻、肠炎等疾病。

而且当蛾蠓飞到食物、餐具或者人的身上,这些病菌就可能跑到我们身体里,引起各种疾病,轻的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瘙痒,重的就可能引起蝇蛆病、眼部感染等大问题

就比如央视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例子,那就是深圳曾有一男子因拍死眼角停留的蛾蠓,导致病菌侵入眼球,最终被迫摘除左眼

而且蛾蠓幼虫虽然不是专性的寄生虫,可入在特定条件下,就可能会引发“兼性蝇蛆病”,如果雌虫将卵产在人体开放性伤口或黏膜处,幼虫会钻入组织寄生,导致皮肤红肿、化脓甚至继发感染

就比如山东一名老人,就曾因面部蝇蛆病就医,医生从其伤口取出数十条活蛆,溯源发现罪魁祸首正是家中滋生的蛾蠓。

再加上蛾蠓尸体碎片,以及排泄物可悬浮于空气中,成为过敏原,长期暴露可能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尤其对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威胁显著

而且热带地区的吸血性蛾蠓亚种还能传播利什曼病,导致皮肤溃烂、肝脾肿大,虽然这种情况在我国十分罕见,但是我们也需要时刻警惕

对于这“行走的病原体仓库”,我们能做的就是加以防范,毕竟它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生存,那我们就可以让卫生间变得干燥,例如用刮水器清除台面积水,修复漏水管道,地漏可覆盖硅胶防臭芯阻断虫体上行。

而且每个星期还可以使用管道刷清理下水道内壁,这样就可以破坏幼虫依附的黏膜,甚至还可以使用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液可溶解有机污垢,从而减少幼虫的食源

或者就是安装孔径小于1毫米的防虫地漏,或者就是在地漏口覆盖细网纱布,从而物理阻隔成虫进出,然后对于家中存在的蛾蠓,我们就可以使用粘虫板或电蚊拍消灭零星成虫,不过一定要避免直接拍打,毕竟这很可能会导致病菌的扩散

而且在外出的时候,可以喷洒一些杀虫剂,这样不仅可以消灭成年的蛾蠓,还可以杀灭幼虫,更是不会损伤PVC管道。

通过科学防控与日常维护,我们不仅能阻断疾病的传播链,更是可以重塑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镇坪县人民检察院2024年06月17日关于卫生间的小飞虫到底是啥?别看外表不起眼,但它的危害超出你想象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2024年07月25日关于随手拍死小飞虫,男子被迫摘除眼球……你家洗手间就有!!!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半岛都市报2024年07月19日关于半岛涂图丨灭不完的卫生间“小飞机”,千万别小看它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杭州之声2024年08月04日关于已有人中招!见到这种小飞虫不要随手拍死,后果可能很严重的报道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