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认知!这到底是公交候车亭还是公共艺术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20:17 5

摘要:在她的家乡——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和印象中不太一样的智能公交候车亭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便捷功能、温情设施和极具艺术感的造型重塑了公交亭乃至整个公交车行业的生态。这似乎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智能、便民、审美等多种需求可以叠加在一方小站中,让“公交候车亭”这个没那么

76岁的俞奶奶放弃骑了许久的电动自行车,重新坐上了公交车。改变出行方式的原因令人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公交候车亭变样了。”

在她的家乡——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和印象中不太一样的智能公交候车亭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便捷功能、温情设施和极具艺术感的造型重塑了公交亭乃至整个公交车行业的生态。这似乎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智能、便民、审美等多种需求可以叠加在一方小站中,让“公交候车亭”这个没那么起眼的元素,成为丛林中生长出的“赛博”驿站,编织一座城市的呼吸与心跳。

而这样的智能公交候车亭,已在浙江、江苏乃至全国各地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或许它就是打开行业的另一把钥匙,也是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工作中一方重要的元素。越来越多的乘客,也从这里,走入了绘制中的“诗画中国”。

竹林间候车亭,极具当地建筑特色。

转变思路 公交亭也是群众的温度计

天姥横黛,雾隐茶山。行驶在新昌县的大街小巷上,很难不被那些造型各异的智能公交候车亭所吸引,从车窗向外望去,城市道路上的候车亭造型现代、流畅,乡村路旁的候车亭白墙灰瓦,与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条条沿山道路上的好景色。

而在几年前,这里的候车亭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千篇一律的样式、乏善可陈的功能,有的站点甚至只是一块使用多年的路牌,在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的进程中,逐渐不能再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这些需求或许细小,但这座拥有43万人口的小城决心要改变。

候车亭已成为百姓“会客厅”。

改变源自于思想的转变。“公交候车亭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文化名片,也是群众的温度计。”新昌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昌交投)总经理石春松这样形容,“我们从2017年开始公交改革,几年间,村村通公交、老年人免费乘车、农村公交全程降价等措施都已经推行完毕,应该从候车亭方面开始改造了。”

一座理想中的公交候车亭应该是什么样?在石春松看来,这个问题得交给居民去解答。为建设出理想的公交候车亭,新昌交投一方面实地调研、现场踏勘,更重要的,是不断吸收群众意见,邀请街道、社区及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又征求多部门意见,逐渐搭建出理想中的样子。

“我们的原则是:样式上要简洁大方、易于维护,还能和城市建筑风貌、城市文化与环境融合。由于现在乘车的老年人较多,所以在增加各类功能的情况下,还要简单实用、方便操作。”石春松解释道。于是,在这样的构思下,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0月,再从2024年2月到同年6月,新昌交投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23条线路上的300余个公交站牌、站亭。一座座智能公交候车亭深入城乡各处,这座小城拥有了独属于新昌的“公交名片”。

外观的多样是城市规划与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功能的选择与配备则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细致。“你看,智能公交候车亭的功能里,没有一处是鸡肋的。公交站点多、路线多,群众出行又有知晓车辆行驶动态和到站时间的需求,传统的固定线路图已经容纳不下这些信息,我们就把车辆实时动态信息和线路图放进了这块屏幕里。”石春松指着候车亭中的显示屏告诉记者,这块屏幕不仅容纳众多信息,还有影音播放等功能。“其实这些信息,用手机下载相关软件也可以看到,但公交车乘客有很多老年人,用的还是老年手机,所以我们不仅要用屏幕显示信息,还要让他们可以触摸屏控制、翻页、搜索查看。这样,即使是老年人,也能随时获得乘车信息。”

“桐庐”字样候车亭。

除此之外,智能公交候车亭的某些功能,甚至在直观上与公交车没有联系。“我们增加、加宽、加长了候车亭内的座椅,长椅配备了两个手机无线充电口,群众能随时在候车亭应急充电。我们还在候车亭中加上灯光,不仅能提供亭内照明,也能让新昌的夜景更加绚丽。”石春松说,从乘客和居民的角度出发考虑改造事宜,是这项工作的原则。他举了一个例子,最开始的无线充电口是嵌入进座椅的,但考虑到当地多雨,嵌入式充电口很容易积水,便改成了凸出式,从而解决了积水问题,群众使用更方便,也更安全。“从人的角度出发,做智慧、美观的候车亭,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于是,公交候车亭不再是冰冷的金属框架,转而蜕变为城市乐谱中重要的音符。

相融相生 重构村民公共空间

如果城市中智能公交候车亭的特点是“显”,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智慧与科技,那么乡村需要的智能公交候车亭特点则是“隐”,将略带现代的外观隐去,融入那片青山绿水之中。

顺着新昌县城西南方向行驶上山,便到了后岱山村和下岩贝村。若非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山路边那带有浓厚江南风格的白墙灰瓦建筑是一座座智能公交候车亭,而村民已不感到新鲜。短短几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那普通且缺乏生气,藏在浙江东部深山里的村庄,迎来了诸多“新鲜玩意”——美术馆、手工艺术院、民宿、无边游泳池、咖啡厅、酒吧,甚至有一座酷似“鸟巢”的建筑纷纷出现在村庄。游客或自驾或乘公交车来到这里,民宿主人以指尖编织云端商路,扶持如春雨润泽茶园,大佛龙井的芬芳穿透游人鼻尖,脏乱街巷在茶汤涤荡中化作青石板上的苔痕——凤凰涅槃的乡村彻底火了。

智能候车亭夜间效果。

在变化飞快的村庄里,与其说智能公交候车亭是统一规划改造的结果,不如说是乡村内部自下而上的内生意志推动的。这里的村民,审美在一次次迎接中不断提高,作为服务村民日常出行的候车亭改造工作,也就水到渠成。

但乡村的智能公交候车亭,与城市中的还是大不同。难以接电的候车亭多使用太阳能板供电,电子屏幕也成了人脸识别,只有查看时才亮起,以节省能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设计上的巧思。位于后岱山村村口的候车亭,曲线的屋脊飞檐翘角,长椅被设计成了江南凉亭的围栏式,独属于中式园林的八角漏窗让古典与现代似隔非隔,充满着流景的浪漫,候车亭完美融入了山阴景色之中。

“今年,《新昌县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的实施意见》下发,其中明确提到‘迭代升级城乡共富公交’。”曾担任文旅部门负责人的石春松,深知乡村智能公交候车亭的重要意义。“把环境变美,把村民周边的一切变美,让村民有了追求美的动力,就是共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只有懂得美,才能创造美。”

但石春松没有想到的,是崭新候车亭给村民带来的新意义。下岩贝村村民梁大爷告诉记者,每当天气好的时候,他就会约着老邻居坐在村口的候车亭内,尽管并不乘车。因为眼前的道路另一侧,就是悬崖下的层层梯田,清晨时云海蒸腾,候车亭的长椅就成了绝佳的向阳景观位,这里俨然成了村里的CBD。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梁大爷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候车亭,全世界找不到一模一样的!”

距离新昌不远的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同样意识到了智能公交候车亭的重要性。作为拥有网红景点“龙鳞坝”的乡镇,湖源乡将候车亭几乎修建到每一个村落和景点。“乡村出行,多依赖公交车,车站修得密,既方便村民出行,也方便游客进乡。”湖源乡相关负责人举例,从侧面说明了候车亭的重要性。“我们这儿号称‘八山半水分半田’,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尽力在满足条件的路口,建设了港湾式的智能公交候车亭。”不仅如此,湖源乡乃至富阳区,都将校车站点融入进智能公交候车亭,让其具有多重功能。

在湖源,候车亭不仅有当地旧居的影子,又有新意且无断层感的现代建筑,极具富阳乡镇地域风情特色,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将富阳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乡土之美有机结合,在解决沿线老百姓出行的功能性需求之外,也为游客欣赏当地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一处悠闲的落脚处。

这些隐于各地乡村的候车亭像是静默的守望者,树木斑驳的光影与实时公交数据在等候的时光里共舞,人脸识别系统在暮色中亮起微光,太阳能板的叶绿素完成着现代文明的光合作用,让等待不再是枯燥的守候。这别样的景色在当代,与《富春山居图》完美重叠。

精雕细琢 候车亭的创新艺术表达

“符合地域的特色的候车亭”,云淡风轻的话语背后,是设计者、建造者苦心积虑的结晶。多地的智能公交候车亭,来自于上海帝邦智能化交通设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帝邦)的设计建造。

“为了打造适合不同地区、符合当地特色的智能公交候车亭,每一次设计,我们都会去当地实地深度调研,为当地量身打造与众不同的候车亭。”上海帝邦设计总监陶孙华告诉记者,每次在设计时,自己不怕慢工出细活,只怕出不了好产品。因此,每一款智能公交候车亭的设计,都是在团队的调研、争论、修改、沟通下诞生的。“给桐庐设计的智能公交候车亭,是我们拆解了‘桐庐’这两个字,用建筑之美,重现汉字之美,也代表了这座城市,这就是它的独一无二。而设计这款产品,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细细打磨。”

“海豚”式设计候车亭。

这样细致的工作思路,来自上海帝邦董事长胡迪新,这位年轻的企业家从海外归来,投身交通运输业,决心要带来一些创新。“一座公交候车亭承载的情感和事物可以有很多,它不能、也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能遮风挡雨的棚子而已,要让它像居民的会客厅,像休息区,甚至像一个家。”胡迪新说,“地域的文化、便民的设施、智能化的发展,都在这一个个亭子中具象化了。”

他所言非虚。走进上海帝邦的生产车间,能随处感受到这家企业对细节的把控。工厂这端是自动臂和履带,机器轰鸣声显示出工厂先进的工艺与生产线,而另一端,则是技术工人手工制作,细细打磨智能公交候车亭的部件。

工厂负责人万振兴解释道,出于产品细节的极致把控,还是需要手工制作,以确保万无一失。由于几乎每款产品都是定制款,有的智能公交候车亭甚至是纯曲面设计,必须全部由手工打造。“你能想象吗,即使在这个年代,我们有的产品仍然坚持手工制作。”万振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之前有客户说,我们有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其实,这句话并非夸大。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组装一款给浙江安吉设计的候车亭,其中借鉴了江南建筑的“月门”设计,而这月门则是由大片金属“竹子”搭建而成。“我们对‘竹子’的要求是必须把控细节,不能只是绿色的金属管,要有竹的骨节、竹的纹路、竹的色泽。”胡迪新抚摸着“竹子”,“甚至连竹节和竹筒的颜色也要按照真实的样子,加以区分。”

“西关武陵站”候车亭概念图。

究其原因,胡迪新表示,他想摸索出一条能够适合我国公交行业,也适宜我国文化的智能公交候车亭之路。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和上海帝邦设计制造的候车亭,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和有关部门的认可。“我们给新昌、桐庐设计的候车亭,甚至引得隔壁城市的主政官员来询问,能不能给他们设计独一无二的候车亭。说实话,我心里很自豪。”胡迪新笑着举了个例子。

在他的心中,末班车的尾灯划过街道,这些装载着智能的候车亭应该依然醒着,它们用数据流浇灌城乡的根系,但也固执地留存着原生的土木肌理,在这个时速40公里的时代,候车亭应该是让人能暂停片刻的逗号。“我始终觉得,智能公交候车亭不应该是工业品。”胡迪新顿了顿,“它应该是艺术品。”

协同共建 统一制定导则 打造“富阳模式”

当代《富春山居图》并非一蹴而就,从规划到落地,智能公交候车亭的建、管、养、运更需要多方协作,多方支持,多方行动。早在2018年9月,富阳区出台《富阳区公交候车亭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对职责划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定,并明确富阳区交通运输局、交通集团、公交公司、乡镇(街道)、规资、文旅、交警等部门职责,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智能公交候车亭建设。

“2024年12月底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在细化文章和细分赛道上找到法规依据,做工作有了信心和底气。条例出台后,我们更加注重城市公共交通基础性保障作用。”富阳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由衷感慨。

“有了上位法规,实施起来就有依有据。”该负责人介绍,“在统一制定的导则下,候车亭建设过程中,如果涉及土地制约,乡镇就可以落实政策处理。如果路太窄需要拓宽,乡镇街道可以有依据地破解土地制约。建设费用归在项目里,各方都比较省心。”他表示,资金在这样的实施框架下也得到了保障。“公交候车亭按照政府专项大计划管理模式执行,即公交候车亭的建设纳入政府专项,浙江省、杭州市‘四好农村路’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补助资金或其他上级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补助资金统筹使用。”

在该负责人看来,无论是城市候车亭的配套设施,还是乡村候车亭的因地制宜,关键在于各部门共同“下好一盘棋”。“目前的机制非常好,都是联审联批。无论是线路站点的新增调整优化、还是智能公交候车亭建设、公交首末站为枢纽的建设,我们都与乡镇紧密配合,征求老百姓或者属地企业的意见建议之后,全部现场查看,确定计划。”在这样的工作下,从2019年开始,富阳区将公交候车亭建设列入富阳区政府专项计划,累计投资7038万元,由富阳区交通集团承建,在全区20个乡镇街道进行全覆盖的提升改造,建成了800余个公交候车亭。

值得一提的是,在缜密的前期工作与调研后,富阳区在几轮改造中,足足选择了19种式样的公交候车亭。选择如此之多式样的原因,就是让当地人自己做主。

在前期调研中,每种式样的选择都充分征求了所在乡镇的意见,符合各个乡镇的特色。比如常安镇的环金线上沙地公交候车亭,结合当地飞翔小镇及红色之路的特色建设,而东洲街道烟舟街的候车亭则结合了亚运会的要求进行设计,外形和富阳区水上运动中心融合,体现出浓浓的亚运元素。

“多轮努力下,现在大家说候车亭是‘大风景’中的‘小盆景’,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深入思考谋划。如果说1.0版本的工作是建、管、养、运,那么2.0版本就是畅、安、智、享。接下来,我们要让一座座智能公交候车亭,成为递给城市的一张张金名片。”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海帝邦公司产品案例展示。

作者丨记者 阎 语 张博程 通讯员 罗俊峰

梁帅丽 陆林 王军华 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丨张梦怡

审核丨连萌

监制丨陈林

来源:交通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