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王志纲老师《文明的力量》洞悉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挡不住的国运;到俞敏洪老师《人生本自由,月涌大江流》拆解做人、成事的修心密码;再到新文旅、新消费、新质生产力和企业出海四大产业峰会,窥见行业发展之机。
从王志纲老师《文明的力量》洞悉中国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挡不住的国运;到俞敏洪老师《人生本自由,月涌大江流》拆解做人、成事的修心密码;再到新文旅、新消费、新质生产力和企业出海四大产业峰会,窥见行业发展之机。
2025 年,由钓鱼台国宾酒业冠名的第十二届智纲智库大会圆满落幕。我们收集了来自现场企业家朋友的精彩提问,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
智纲智库大会智库专家用手机查看嘉宾所提问题并现场咨询
1
问:
房地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作为一家还存活的小房地产公司,没有任何科技储备和制造业基因,在当前形势下,是强行转型好?还是继续聚焦专注深耕做一家小而精小而美的小型房地产公司好?周东春-智纲智库深圳中心总经理、企业战略突破与大消费领域咨询专家
答: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关于房地产下半场的问题。首先下半场会有几个深刻的改变:
第一个就是房地产从一个周期性到结构性调整,当前中国楼市总量是过剩的,而且中国的城市率已经相当高了,市场对于房子的需求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第二个就是未来房地产市场会从增量时代进入到消化存量的时代,房地产大型楼盘开发的时代也过去了,当前中国有非常多的存量物业是空置的,大量的商场、写字楼、景区需要去装入内容、去激活。
在这两个背景下,如果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有三个方面值得思考。
第一个方面就是轻资产、重运营,现在中国最缺的就是一个真正能把房地产存量物业运营到极致的企业,未来谁能够整合资源搭建起一家好的运营平台,激活、消化大量的存量资产,那就有可能创造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第十二期智纲战略书院班学员企业主理下的“良壤酒店”。良壤是中国原创高端生活方式品牌,融合了高端度假、当代艺术、设计美学和可持续有机生态,倡导“身心灵滋养”的生活方式,致力于无尽探寻和链接生活之美。
第二个方面,创新业态、打造特色商业综合体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之前的传统商场一层卖珠宝、二层卖服装、五层卖餐饮,现在的商场50%是餐饮、30%是快时尚、20%是亲子娱乐、10%是汽车。
房地产的内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比如沉浸式剧场单店投资500-600万,基本2年就可以回本,在商场中庭展销的快时尚快闪模式一个季度也能实现200-400万的销售额,这都是非常容易去实现的创新业态。未来我们有没有一种整合业态甚至创造全新业态的能力,通过植入体验性特别强、沉浸感特别丰富的业态,重新激活存量物业,打造代表未来新型消费方式的商业综合体,开出一个模具,这非常重要。
王志纲老师考察吉安市东固知青主题纪念馆
第三个方面,未来的主题地产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
其一是养生型地产仍有机会。中国人的养老生活方式是居家型养老,老人集中住进五星级的养老院、养老社区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刚需型的养老利润有限,因此中国一直做养老地产是做不起来的。养生型地产有别于传统文旅康养的养老型地产,这是给高净值老人提供生命保障,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延展相关产业链的市场,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
其二是小城市也有大市场。深圳一个开发商在兴国县核心区拿了两三百亩地,打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小城故事项目,很多小县城都缺乏能承载高端消费的项目,如果看准机会第一个介入,那就叫喝到了头啖汤。大城市的旧改和城市更新机会太少,如果能把小城市的潜力挖掘到位,在小的空间植入好的内容、好的业态,也是存在着大商机。
最后,还要结合企业的本身的条件去找到最适合的一条路。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但是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2
问:我是一家做减速电机行业的公司,叫XXXX,我们也是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因为每年有营收增长的要求,所以作为上市公司如何能更好的突破市场,做营收上的增长。
问:产品运营:新型直线导轨(滑块),产品特点:最新研发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结构,改变的原来产品弊端,具有高精度、超高刚性、静音自润滑、长寿命等特点。应用领域:自动化设备、新能源自动化设备、工业母机、半导体机械设备、医疗器械等。市场如何运营?
两个问题一起回答:
制造业的发展基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做产品,第二个阶段是做产业链,第三个阶段是做生态圈,然而中国80%的企业都是被锚定在产业链低端代工的位置,必须依托大客户,受到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所以第一个建议是企业一定要不断的进化,很多制造业老板工匠精神很强,很关注技术创新,但是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创新、渠道创新、产业链创新是不够的。
智纲智库助力传统B端企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企业一定要避免惯性思维的路径依赖,如果原本是做零部件的,是不是可以做整个产品或者解决方案,朝着产业链的高端去发展,甚至通过收并购把原本不关联的关联起来,打造生态圈,最后通过相互加持就可以实现一个很好的营收增长。
第二个建议是企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中国制造业企业基本上是没有品牌的,只是生产一颗螺丝钉、一个零部件,最后都是默默无闻,很难跳出红海竞争,如何通过孵化品牌把B端、C端这个链条打通,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第三个建议是任何一个企业要赚钱,必须首先要值钱。京东集团很多年都在亏损,但是京东非常值钱,让企业值钱是一门大学问,这个建议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尤为重要。
如何让企业值钱,必须考虑企业经营方向、企业战略、企业的未来如何能与未来的大势进行一个完美契合,值钱之后,还必须要找到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再通过扩展新领域、新区域,找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增长路径,开创新局面,再造一个企业。
3
问:
一家个人护理品牌厂家,产品涵盖洗发水、沐浴露和身体乳,专注于自有品牌的国内市场,目前销售体量仅1亿多,目标用户为30至45岁的女性群体。该品牌现遭遇增长瓶颈,若想结合新消费趋势或借鉴大健康企业的思路,应如何从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方面寻求突破?张蒙-智纲智库深圳中心高级策划师、新质生产力战略咨询专家
答:
先说结论:该个护品牌聚焦30-45岁女性对功效与情绪的双重需求,建议以“健康生活管家”战略升维,整合医学资源构建药妆级产品线及数字化护理方案,同时通过社群经济与疗愈式内容营销重塑用户心智,实现从产品功能到健康生态的价值跨越。
产品创新上:从基础清洁到健康管理
锚定“健康生活管家”战略定位
跳出基础清洁赛道,围绕30-45岁女性的“抗衰”“情绪疗愈”“家庭健康管理”三大核心需求重构品牌价值。借鉴百亚股份“大健康系列”占营收42%的成功经验,联合中医院/皮肤科专家推出“药妆级”产品线(如含中草药复配的防脱洗发水、助眠香氛身体乳),用医学叙事建立专业壁垒。
构建“场景化健康解决方案”
将单品升级为“周期护理包”(如“晨间抗氧化+夜间修护”组合),参考日本市场“预防性护理”理念,开发“头皮检测小程序+定制护理方案”的数字化服务,实现从卖产品到提供健康服务的价值跃迁。
品牌营销上:锚定情绪+创造内容
构建“她健康社群经济”
在目标客群聚集的瑜伽馆、私立医院等场景设立“健康驿站”,提供免费头皮检测+产品体验服务,沉淀私域流量池。借鉴“超级传播者”理论,培养40+女医生/KOL作为品牌健康大使,通过直播科普实现信任转化。
创新“疗愈式内容营销”
打造“情绪SPA”内容矩阵:与喜马拉雅合作助眠音频(含品牌香氛产品触发点)、在抖音发起“每晚8分钟自我疗愈”挑战赛。借鉴新东方直播间“知识带货”模式,用健康知识输出替代硬广,建立情感共鸣。
4
问:
作为一个国货香氛洗护品牌,目前国内年营收10个亿。如何结合当下的出海趋势,将国内优质的香氛品牌拓展到海外?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底层方法论吗?答:
先说结论:建议以东方文化为核心重构品类价值,通过双轨产品线(属地化改良+文化标杆)攻守兼备,并采取“线上造势+线下渗透”渠道策略,实现文化输出与市场拓展。
文化定位:以东方文化重构品类价值
通过"东方香道"概念建立差异壁垒,避免与国际大牌的符号化竞争。
案例参考:花西子以“东方彩妆”定位出海,通过瓷器纹理包装+国际调香师背书,平衡文化特色与全球化审美。
第十二期智纲战略书院班学员企业范日道餐饮,将东方美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餐饮相融合
产品线策略:双轨制布局攻守兼备
防守线:属地化改良爆品
如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开发“清凉薄荷檀香”系列,融合防蚊草本成分;面向中东市场推出高留香香膏,适配传统服饰佩戴需求。
进攻线:文化符号标杆产品
打造「东方香道大师套装」等标杆产品,融合中国非遗工艺及限量编号,通过稀缺性提升收藏价值。
渠道策略:先线上造势再线下渗透
建议优先试水东南亚,入驻Lazada/Shopee美妆TOP100榜单,同步联合Sociolla等本土美妆集合店,借其“韩流+医美”场景特性,植入东方香道SPA快闪体验区,通过嗅觉场景化传递文化价值。(完)
来源:王志纲工作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