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纳缺席CMEF背后:一家美国巨头在中国“消失”样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21:07 1

摘要:当2025年CMEF展会的镁光灯照亮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时,这家曾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美国巨头却悄然隐退。两个月前,中国商务部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指控其“中断与中国企业正常合作”并采取多项制裁措施,因美纳核心设备对华出口通道就此关闭。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上海报道

全球基因测序霸主因美纳(Illumina)的"中国光环"正在急速黯淡。

当2025年CMEF展会的镁光灯照亮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时,这家曾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美国巨头却悄然隐退。两个月前,中国商务部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指控其“中断与中国企业正常合作”并采取多项制裁措施,因美纳核心设备对华出口通道就此关闭。

从上海制造基地的本土化雄心到北京协和医院的紧急换装,从股价40%的断崖式暴跌到华大智造56%的市占率狂飙,这场由政策、资本与技术交织的产业变局,正在撕开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去依附化"的深层肌理。

当国产测序仪以补贴之手撬动万亿赛道,这场关于生命密码的话语权争夺战,已悄然划开新时代的序章。

缺席CMEF

2025年4月8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展会呈现两大显著趋势:跨国医疗巨头加速推进"国际品牌本土化"战略,而本土龙头企业则竞相展示"出海"新成果。参展企业通过全球首发展品、战略合作签约等多元化形式彰显技术实力。

本届CMEF展现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趋势,但处于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领先地位的因美纳(Illumina,股票代码ILMN.O)却未出席此次展会。

因美纳的缺席,或许与其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

2025年2月4日,中国商务部依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第十条,以“违反正常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正常合作,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为由,将因美纳正式列入清单。

根据该决定,中国对其实施包括限制进出口、投资、人员入境、罚款等在内的多项制裁措施,并于3月4日进一步宣布禁止其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这直接切断了因美纳在中国市场的核心业务链条——基因测序设备与耗材的销售。

《华夏时报》记者检索资料发现,因美纳最后一次露面是去年11月上海进博会上。

当时,这家公司携最新桌面式测序仪MiSeq™ i100系列进行全球首展、亚洲首秀。这一创新产品以其突破性的4小时测序速度、操作便捷和高质量数据产出,为科研与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因美纳还呈现了低、中、高通量测序“旗舰款”产品阵容,并展示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及基因组学人工智能技术产品——PrimateAI-3D。

同时,因美纳还在展会上宣布计划在北京设立全新客户体验中心,并将最新产品投入本土化生产,进一步推动本土创新及国际交流。同时,因美纳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西湖大学、昌平生物样本转化研究院以及中国罕见病联盟等中国顶尖科研、临床机构和行业合作伙伴签署了十余项重磅合作项目,围绕基因组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展开深入合作。

因美纳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逐步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服务与资本合作的本土化网络。

2022年9月,因美纳宣布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中国首个制造基地,初期投资5000万美元,计划从测序试剂生产起步,逐步扩展至仪器组装。该基地被定位为“辐射亚太的供应链枢纽”,原计划2028年前实现核心设备本土化生产。

同时,公司还在2021年11月,与红杉资本中国共同发起“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首期投入2亿元人民币,重点扶持肿瘤早筛、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的中国初创企业。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12家企业,其中3家进入A轮融资。

然而,随着因美纳被列入实体清单,这些项目或许存在变数。

股价“一泻千里”

因美纳被列入清单的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其股价在2025年2月5日至4月9日期间累计跌幅近40%。

这凸显出投资者对因美纳在中国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

资料显示,因美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从2020年的59%降至2023年的26.5%。

而且,这家公司在中国地区的收入继续下滑。

据年报披露,2024年,公司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3.84亿美元下降到3.08亿美元,减少了7600万美元,降幅约为19.8%。这已是Illumina在中国市场连续第二年收入下降,2023年其收入从2022年的4.72亿美元下降到3.84亿美元,减少了8800万美元,降幅约为18.7%。

因美纳在年报中指出,自2023年以来,宏观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和经济衰退的担忧,对其及其客户的行为产生了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客户在基因测序服务和设备采购上的支出减少,从而影响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

因美纳还表示,在中国市场,公司面临着来自其他基因测序公司的激烈竞争。以华大智造为代表的国产企业迅速崛起,在产品性能、价格和服务方面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因美纳还表示,被列入该清单后,公司可能面临包括限制进出口、投资、人员入境等多项措施,这对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因美纳的部分客户已开始转向国产替代方案。北京协和医院在2025年4月宣布暂停与因美纳合作的罕见病基因组计划,转而采用华大智造DNBSEQ-T20测序平台。

另一方面,国产企业取得了较快增长。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3年华大智造在国内基因测序设备市场的新增设备销售数量占比为47.3%,连续两年位居国内第一。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华大智造的装机量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56.41%。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十五五”规划将基因测序列为生物经济核心产业,2025年国产测序仪财政补贴占比提升至15%,进一步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