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持人作为媒体的信息表达及传播者,是媒体“话筒”持有人,是媒体事业发展的核心人才之一。在当今愈发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方言对增强地方媒体主持人的传播力及影响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主持人作为媒体的信息表达及传播者,是媒体“话筒”持有人,是媒体事业发展的核心人才之一。在当今愈发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方言对增强地方媒体主持人的传播力及影响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方媒体加强培育主持人方言能力的必要性
(一)方言传播有助于加强地方媒体信息传播力
我国是汇聚多民族、多文化、多方言的人口大国,“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每种方言都有特定的受众人群,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不少只能听懂方言或只会用方言交流的人群,而这类区域往往相对偏远,信息渠道有限。地方媒体作为传达清晰、准确、权威新闻及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更需要触达这类人群。
(二)长尾效应说明方言受众之总和不可小觑
从“长尾效应”理论来看,所有非流行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还大的市场,套用在媒体节目的方言受众需求上同样成立。普通话无疑是国内音视频媒介受众最多的语言,但各种方言使用人群及方言爱好人群的总和在整体比例上不可小觑。收看家乡语言节目,可以增强方言地区受众的情感依归和忠诚度。
(三)方言赋予主持人语言传播中的个人魅力
方言不单单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如粤语文化,带有粤语人群天然的俏皮和宽容的风格。地方媒体主持人作为信息传导者,语言表达要适当遵循本土化要求。
1.让主持人语言更本地化,表达更精准。广东知名新闻主持人郑达一向以语言犀利、生动泼辣的粤语评论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爱戴,其主持的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粤语新闻栏目《今日关注》长居全省新闻节目收视榜首。方言点评有利于打造主持人亦庄亦谐、严肃活泼的鲜明形象。另外,粤语体育解说一直是粤港澳地区广电媒体的特色,如粤语足球解说有诸多特定用词,包括:炒飞机、拗柴、牛油手、摆乌龙、笠射、扫把脚、通坑渠、砍柴佬、绞剪脚、晒鞋底、脚趾尾拉西、炒芥蓝……都是粤语人群根据足球赛事里出现的动作及情景,结合俗语、比喻和延伸产生出来带有形容词属性的名词、动词及动宾词组,非粤语人群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但粤语人群却心领神会、拍案叫绝。
广东知名新闻主持人郑达
2.拉近主持人和观众的距离。在央视《我要上春晚》舞台上,任鲁豫用河南方言演唱《母亲》,李思思演绎东北方言版《双节棍》;撒贝宁在多个场合展示粤语、河南话、衢州方言等;康辉在Vlog里大秀唐山方言……方言是主持人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有效形式。地方媒体主持人面对相对集中的方言人群,如能灵活运用方言,更能有效贴近群众生活。
央视主持人康辉
3.有利于主持人在智能化产业环境中提升个体竞争力。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媒介领域开始大量进行AI虚拟人的试水,用智能化方式生产媒体“标准件”。但方言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根据特定语境进行多个同类型词汇的灵活转变表达,经常是一字多音、一词多义,还有大量隐含表达,是AI技术难以模拟的,导致方言表达的“非标件”暂无可取替,不过这也正是方言表达的魅力所在。尽管粤语AI功能已十分强大,可以模仿大量日常用语习惯,但很多“老广”的口头禅和语气都无法生动演绎,遑论其他使用人群更少的方言了。
(四)方言表达有助于地方媒体与“自媒体”在舆论场上的竞争
1.方言作品让主持人在争取本地流量上增加优势。“自媒体”创作者在表现风格和语言使用上有更灵活自如的表达,对粉丝受众有明显的吸引力。方言“自媒体”,如广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粤知一二”(全网粉丝超3500万)、“KC闹腾男孩”(全网粉丝超1500万)、“咩啊”(全网粉丝约500万)、“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全网粉丝200万)等,都是传统媒体主持人出身。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郑达本人的抖音号粉丝高达170多万,与其个人特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被粉丝称为“策神”(“策”在长沙话里是闲侃、神聊的意思),在多个综艺节目中可以看到他用各地方言与嘉宾插科打诨;广东省揭阳广播电视台的潮语主持人方圆将潮汕方言与节目内容巧妙结合,讲述潮汕故事,并成为抖音乡村守护人,坚持不懈推广“古汉语活化石”潮汕方言……这些地方主持人增加方言表达,有利于他们打造人设并提升吸粉能力,和本地“自媒体”KOL进行流量竞争。
2.地方媒体需要通过方言表达争夺更多舆论话语权。广播电视发布的新闻评论起到为民众解释时事资讯与新闻事件的作用,引导着社会的舆论风向。如果一个地方的大多数居民都以“自媒体”为重要消息源,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就被素质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左右。网红“一个人莎士比亚”杨皓然以点评时事热点在抖音与视频号走红,坐拥1500多万粉丝,后因直播中过激言论被指对事件片面解读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被平台封禁;知名粤语“自媒体”人“Thurman猫一杯”徐嘉艺,2024年2月因捏造虚假信息、恶意摆拍制造热点,账号被永久封禁。地方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中重要的一环,应通过争取更多的方言受众来挽回流失的观众,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
3.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决定传媒行业窄播化和分众化趋势。电视剧《繁花》发布了普通话版和沪语版两个版本,就播出效果来看,后者在东方卫视以绝对性优势取胜,在豆瓣热评中有网友表示“东方卫视将会因为方言版迎来台生巅峰”,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一定要看沪语版”;歌手周深在2024河南春晚用客家话演唱《若思念便思念》,大获好评;采用大量成都话对白的青春成长题材剧集《故乡,别来无恙》成为网络热剧……从互联网对方言作品和媒介产品的受众反应来看,方言并不是约制传播的桎梏,反而是促进到达率的手段、获取核心铁粉的有力抓手。
(五)多种方言并存体现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命力
多种方言并存且蓬勃发展正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球粤语使用人群约1.2亿,除了广东地区仍有大量的海外华人以粤语为母语;全球客家话使用人数约为1亿,吴语使用人数约为8100万,潮汕话使用人数约为2500万……机构媒体生产方言节目有利于在国际互联网上更广泛地传播。培育方言主持人应注意的事项
(一)培育“方言+”主持人
新时代的方言主持人,应是“方言+”主持人,即主持人除了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与技巧、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意识外,加强方言能力与方言文化特性,让方言表述成为特长为其赋能。在一些场合中可以普通话与方言结合使用,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灵活度。
(二)方言的标准化使用
作为地方媒体的主持人,在职务创作的视频作品中尤其是新闻、时政资讯等相对严肃的作品中使用方言,应采用具有一定标准的方言进行播报,如粤语主持人除了需要获得《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业务》口试成绩粤语A级外,还需对粤语的发音及用法保持学习,使用参考《广州话正音字典》《现代粤语词典》等正规出版社出版、经过相关语言专家认可的标准。主持人在方言文化领域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并保持持续的学习,才能让方言的使用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方言的个性化使用
对于非严肃时政新闻节目的出镜,主持人可以根据当地的方言特色进行个人风格化演绎,灵活使用当地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歇后语等约定俗成的表述。即便是粤语,也存在广府话与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口音的差异,用当地人们最熟悉的口音不会被认为不够专业,反而增加主持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方言使用的去粗俗化
节目中使用方言也要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方言保留了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沉淀,在诸多饱含民俗风情的俗称谚语、地方俚语中,包含着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宝贵经验与民族智慧,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杂糅着一些低俗粗鄙的与现代文明扦格难通的粗话词语内容。因此,主持人在进行节目播报时,应传承优良的文化表达,摒弃粗鄙低俗的词汇话术,选择性地进行接纳与运用。方言主持人更应加倍注意语言方面的把关与运用,做好个性化表达与规范表述间的平衡。培育方言主持人的路径探讨
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加大力度培育方言主持人是顺势而为,也是媒体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但不能只按照大屏主持人的要求进行培育,原有的主持人培养体系需要更新换代,培育方言主持人需要找到和地方文化的联结,利用好社会力量、新的媒体技术,大胆创新节目形式与培育形式。
(一)建设移动社交平台传播渠道,培育方言播音节目并扩大影响力
全媒体时代,移动社交平台成为流量聚集地,也成为培育方言主持人的重要阵地。地方媒体应促进方言主持人、方言记者的跨屏展示,有意识地要求旗下主持人开展多媒体平台IP建设。如“咩啊”(佛山电台DJ蔡嘉诚),以幽默粤语段子的方式演绎广东文化与生活,让外省网友了解广东的风土人情;“吾系罗记”(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融媒中心记者罗频洋),从开始用粤语解说一些安全知识到后来以粤语点评新闻事件。他们均通过媒体机构的资源投入和专业团队配合,加上自身媒体人素养,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地“网红”,同时身兼媒体机构的主持人职责,通过在新媒体账号上的影响力带动广播电视端节目流量,广播电视人身份也会为新媒体端的内容进行背书,实现主持人与节目有效的融媒体传播,最大效率地提升影响力。
(二)自主培养和民间发掘相结合,建立方言播音主持人培养与考核机制
目前方言主持人的整个培育系统并不成熟,尤其在高校培养方面,除了粤语播音和闽南语播音外,其他方言极少设置方言播音主持专业,且粤播专业在招生人数与教学规模上也逐步式微。为提高方言主持人的培育效率可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开展多种方言研究类的选修、辅修课,鼓励学生参与家乡方言文化的深入了解、学习和传承,并根据自己的方言特长和兴趣爱好在融媒体平台开辟“自媒体”账号,提早进入融媒传播环境开展摸索与锻炼。
其次,从民间方言达人中挖掘方言主持人,与其进行项目式或演艺代理式的合作。通过挖掘培养已具备一定网络影响力的方言达人为地方媒体的节目所用,可有效降低培育方言主持人的资源与时间成本;同时,为保证合作的方言达人在意识形态与语言水准上达到一定要求,上岗前要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能力与思想素养的培训,与其签署保障官方媒体权益的协议,以确保其与用人机构在意识形态和话语口径上的一致性。
再次,在三四线城市高校中物色、引入对本地文化、本地方言有研究或者感兴趣的教师,与其开展方言类项目的合作。高校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有其深耕的知识领域,具备作为融媒体知识和信息传递者的素养和能力,加上专业媒体机构的包装打造,可以作为地方媒体优质出镜人员的有益补充,投入高质量节目生产中。
(三)做好方言内容栏目品牌化垂直化,以项目运营带动内容品牌经营和人才培养
地方媒体可以根据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方言品牌栏目,以工作室方式运营管理,实行项目化运作。工作室有利于撬动主持人借助媒体机构所积累的社会资源,有效降低地方媒体在培育方言主持人与方言节目中所需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方言栏目进入的赛道,打造轻量化、易传播的垂直型新媒体栏目。例如潮汕地区民间文化甚为丰富,可以尝试用潮汕方言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潮汕文化科普节目。还要充分利用好商业化和新技术发达的新媒体平台,为方言品牌栏目造血、赋能,延长方言栏目品牌的生命力,提升方言主持人参与品牌打造的积极性,提高主持人对融媒发展趋势的适应能力。
(四)适应国际传播新形势新要求,经营方言国际传播新赛道
方言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变体,是一地民众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是新时代承载中国文化、体现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自信的重要载体,是“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精神的体现。海外华人众多,特别是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吴方言等的人群基数庞大,方言栏目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中话语创新的一个新赛道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扬眉,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4年10月号,原标题为《突破智能时代“标准件”,培育优秀方言主持人》,参考文献略。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