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节刚过,已是耄耋之年的扈本询即从青岛赶往革命老区临沂,与离别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时春华、吕春惠、李士宾相见,并一同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良崮战役遗址。[赞][谢谢]日前,我(郭 磊)接连刊发了《扈本询 时春华 吕春惠 李士宾4位八秩老兵齐聚临沂参观纪念馆》、《扈
【战友美文】清明节刚过,已是耄耋之年的扈本询即从青岛赶往革命老区临沂,与离别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时春华、吕春惠、李士宾相见,并一同参观了革命纪念馆、良崮战役遗址。[赞][谢谢]日前,我(郭 磊)接连刊发了《扈本询 时春华 吕春惠 李士宾4位八秩老兵齐聚临沂参观纪念馆》、《扈本询 时春华 吕春惠 李士宾四名八秩老兵临沂欢聚》两个视频——即时播报哈![笑]今日刊发的是扈老的纪实文章[谢谢]共赏共享[作揖][玫瑰][谢谢]
汤华中 供图
王元良 供图
李士宾(左)、吕春惠(中)、扈本询(右)三位八秩老兵在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合影留念
游革命胜地
忆英雄风釆
一一清明节四个八秩老兵革命摇篮传承红色基因
文/扈本询
清明节刚过,我从从青岛踏上了前往临沂的旅程,这座被红色光辉笼罩的城市,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吸引着我前去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临沂有我三位临沂籍的老战友,有两位已离别55年未见过面。时春华是我原26军直屬14团曾在一条战壕里摸爬滚打、并肩守卫胶东海防前线的老战友。69年在烟台战备施工中曾一起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吕春惠,李士宾两位资深政工主官是70年后在78师直属机关共事多年的老战友。
扈本询(左一)、吕春惠(左二)、李士宾(左三)、时春华(左四)战友合影留念
我们先来到了沂蒙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文献资料,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沂蒙六姐妹”的感人故事。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不分昼夜,碾米、磨面、烙煎饼、做军鞋、送弹药、救伤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着前线。她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成为了战争胜利的坚强后盾,展现了沂蒙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无限忠诚。
还有“沂蒙母亲”王换于,她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收养了众多革命后代,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等原因夭折。她用自己的母爱,为革命战士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诠释了伟大的母性光辉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沂蒙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最后,我来到了孟良崮战役遗址。站在纪念塔前,那醒目的红色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爬到崮顶,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1947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山谷峭壁上留下的一处处遗迹,生动地再现了孟良崮战役的全过程。我站在崮顶远望,仿佛亲眼目睹了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的壮烈场景。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在这场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全体将士浴血奋战,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精锐部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扭转了华东战局,更是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临沂革命圣地之旅,新形式的战友聚会,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我们四位老兵离别半个世纪再相见,跨世纪的回忆啊!当年的小夥子,己成八秩老翁,相聚虽短暂,但心情愉悦,快乐永恒!我更感谢老战友和全家人的盛情陪伴!!!
扈本询与时春华(右)战友合影留念
扈本询与李士宾(右)战友留念
刘长林 供图
【作者简介】扈本询,字溯源,1945年生于濰坊。宋代文史学家扈蒙34世孙。1964年入伍,曾任战士、军械员兼文书、书記、政工干事等职。1974年转业至青岛房产局工作,曾任党委秘书、体改办主任、房产处长、青岛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主任等职,高级经济师。对书法和写意花鸟有深入研究,并吸收西方色彩,形成浓墨重彩独特风格。以“孙文莲”为体裁创作的丈二荷塘图在联合国展出后被收藏。已成为具有东西方文化修养和阅历的艺术家。
来源:山石6393